发完一条说说,在收获的数个赞的满足下,有了想写点东西的欲望,而此起于想获得更多的关注(被打断了思绪,很恼怒,仅仅为此,好感无存。)
此时此刻,自我作祟,随性而为。 对的,“自我”回来了,这意味着痛苦与烦恼又将如影随形。在摒弃自我的这条苍茫之路又多了一次修行失败。这只是一时的失败,还是我将彻底的失去了与克里希那穆提的联系。 我惶然了,最近的一切包括此刻的种种无不表明着我离这位导师的教诲越来越远。将近一个星期通过阅读的形式来聆听这位伟大导师的教诲,权威,恐惧,孤独,喜悦,幸福,自我、教育........静默地聆听,专注地察觉,是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做的。
察觉你的每一个想法,追寻它直到消失,静静的体味这个事实,不要给它命名。以“孤独”为例,为了不给它命名,下文将用“它”代替。察觉,跟踪,当“它”出现的时候,你要立刻察觉它,而不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给它命名归类为孤独。通过觉察它,追寻这种感觉直到它消失,自然它就不会在你心里住下,也就无谓经验了。开始很难,但慢慢的你的觉察能力就会提升,以至于能很容易的觉察到你的每一个感受,最后这些将不留痕迹地消失。当孤独袭来的时候感到痛苦,就是以往的这种感受在你心里住下了,被命名为孤独,当再遇到类似的感受时,以往的经验就会跳出来告诉你这就是孤独,同时也带来了以往的痛苦,与此同时,这次的感受又会加深你“孤独”的经验,增加你的痛苦。如此反复,恶性循环。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诲不止于此,短短一周的聆听与实践,我体悟到的或许只是皮毛,甚至可能偏离了他教诲的方向。但那段时间自我好像真的离开了,内心平静得如死水,没有命名,只有觉察,跟踪,一切犹如过客,匆匆而去,不留痕迹。 大自然与你契合,因而你专注于叶子的飘落,鸟儿的叫声 。没有孤独,恐惧.......克里希那穆提在一次与人们的交流里谈及这些。夜晚,月光皎洁柔和,倒映在江面上,一阵微风吹过,涟漪泛起,美轮美奂。在桥上静静地蹲着一个乞丐,看着来往的行人。在这个环境下真正美的事物是什么?他的答案是那位蹲着的乞丐。真正美的东西是笼罩着整个世界的巨大的空虚!
聆听克里希那穆提的那段日子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我现在已忘了那种感觉,姑且用放松来替代吧)但与此同时,也变得极度的“敏感”,其实在这个自我修行的过程中,人是应该处于受保护的状态的,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精神会处于敏感的状态。就我而言,那段时间自我是在慢慢消失的,可是外在的种种让自我又回流。在阅读克式的书籍期间,我接受不了任何书籍,哲学书、经济学,读的过程中始终吸收不了,因为他们与克式的宗旨背道而驰,关于自我,克式主张完全摒弃,而安德兰,尼采,叔本华的书 谈论的恰恰是如何建造自我,分析自我等等。不带自我的读这些书,烦恼而生,觉察,追踪,消失,进入了死循环,书的内容到没有真正吸收。我一度认为我理解错了克氏的教诲,可在读了《克里希那穆提传》的时候,我的困惑也实实在在出现在了书中那些与克氏亲身接触的人身上。不知不觉,我成了克氏的崇拜者,(我是想带着克的“静默的聆听”的教诲去读的),权威由此而生。一切是否会返回原点,我不得而知。我感受到的是与克氏的联系在逐渐减少,现世的生活慢慢填满了我“空虚”的心。依赖,恐惧,孤独,悲伤.....似乎有以另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腐蚀着我。不过程度较于以前轻了。但这次的尝试带来的后果是同样长度的低迷期。
这次聆听之旅,于我,益弊如何?倒也能说一二,但其后效如何也只能静观了。那段时间的生活状态用几个词来形容—自然,干净,舒服。可事后再反思,自己那段时间究竟是理解了克式的教诲呢?还是在借此逃避现实的种种呢?或许都有吧!
今天去书店的时候翻到梵高的画册,其中有几张比较温和的画作,配上了这样的理解—这是梵高难得的清醒理智下的作品。对此,我不解。向日葵,星空等等名画,是梵高在孤独,痛苦等等情绪下画出来的。是不是表示着艺术是情感的产物?伟大的艺术作品必然是人性的?饱含着人的挣扎,痛苦,孤独.......其中的自我袒露无疑。
而克氏的教诲的伟大性无可厚非。我也相信倘若世人都能够接受克氏的教诲,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充满大爱。然而,对于个人而言,克氏的教诲又是那么难以追寻。克氏的一生都受着保护,而在他看来这一切的保护都是自然而然的到来的,并非刻意求之。 对于自我,我不知是否能这样理解,自我难以抛弃,所以就退而求其次的来直面自我,利用自我。因为自我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仅仅表面上的修修剪剪,也只是在迷惑自己罢了,痛苦仍在!
到这,自我似乎减弱了,心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