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差回家,听见儿子在背古诗,背了几次都没能完整地背下,于是把儿子叫到身边,帮他一起背。几遍后,他就顺利将这首古诗背下来了。下面,就将我如何帮孩子背古诗的方法浅谈一二,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年级的孩子年岁尚少,理解力较差,古诗中的一些意境,并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理解精妙之处的。所以我从故事感、画面感、声音感、行为感四个方面来辅助孩子记忆,帮忙他掌握古诗的大致意境,并熟练背出古诗。
下面就以今天帮孩子背的古诗为例,来谈一谈这四感背古诗的方法。
诗的原文如下:
送灵澈(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下面,直接将我对孩子讲述的原话记录:
来,站我旁边来,爸爸和你讲一下,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
我们先来看诗的名字——送灵澈。灵澈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到诗人那里作客,然后他要回家了,那我们出于礼貌,是不是要送一下他呢?(等孩子回答)对,你说得非常正确,客人要回家了,我们作为有礼貌的人,都要去送一送客人。这首诗,就是诗人在送灵澈回去的时候,看见的各种美丽景象。
那么,诗人在送灵澈回去的时候,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象呢?我们一句句来研究!
第一句,苍苍竹林寺。竹林寺是一个寺庙的名字,它为什么叫竹林寺呢,因为寺庙里种了许多的竹子。下面,请告诉我,竹子是什么颜色的?(等孩子回答)对,竹子是青色的。苍苍就是深青色的意思。寺庙里都会种很多的竹子,我们的兴福寺是不是也有很多的竹子啊?所以请你想象一下,你现在就是诗人,你就站在我们兴福寺的门口,看见很多苍苍的竹子。所以,请记住第一句,苍苍竹林寺,它描述了一个叫竹林寺的寺庙,种了很多深青色苍苍的竹子。(请反复强调,深青色苍苍的竹子,通过画面和色调来加深孩子的印象)
第二句,杳杳钟声晚。你站在兴福寺的门口,耳朵里听见了远远传来的钟声。(此处引用声音感,用嘴发出铛铛铛的声音,告诉孩子这是听到的钟声)我们在兴福寺门口听到的钟声,是不是也是远远传来的?杳杳呢,就是远远传来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会传来钟声呢?因为天色晚了,寺庙就要敲钟了。就好象你们放学打放学铃一样,天晚了,就要敲钟了。铛铛铛。所以第二句的意思就是天晚了,寺庙里敲钟了,铛铛铛的声音远远传到你的耳边。(请反复模仿钟声,通过声音加深孩子的印象)
第三句,荷笠带斜阳。来,请告诉爸爸,你夏天喜欢采了荷叶干什么?(等候孩子回答)对,你喜欢把荷叶盖在头上当帽子。这个笠,就是帽子的意思。荷笠,就是荷叶做的帽子。(此处不得不误导一下孩子,荷,发第四声,其实是背着的意思。一年级的孩子无法深刻理解这个荷花和背着有什么关联,所以只得先引导他背下来,精妙之处,等他长大了,再去逐字研究吧。)
刚才我们已经讲了,快放学的时候才敲钟,那么,黄昏的时候,是不是就有夕阳了?夕阳就象一条带子,斜斜地照射在帽子上。所以这个一句诗叫:荷笠带斜阳。
第四句,青山独归远。放学的时候,你是不是和小朋友要分别,各自回家了?现在呢,我们的诗人送了客人,也要让他的客人独自回家了。他的客人住在哪里呢?住在山里面。想想看,我们的虞山是什么颜色的?对,是青色的。所以客人一个人向着青山回家,越走越远越走越远。所以叫青山独归远。
我们总结一下,整首诗呢,讲述了在一个种了很多苍苍竹子的竹林寺门口,你的耳边听见了远远传来铛铛铛的钟声。黄昏的夕阳象一条带子照射在荷叶做的帽子上,客人和你告别,一个人向着青山回家,越走越远。
经过我一番讲解后,孩子基本上对整首古诗有了画面和声音的存在感,我对他说,你背不出来的时候,就想想爸爸讲的这个故事,就能够熟练的背出来了。
在这首古诗中,我将诗句转化成了孩子平时生活中所能够接触到的画面、声音、行为,并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诗句连在了一起,这样避免孩子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事倍功半。
在孩子古诗的学习中,涉及到一些通假字、多音字的解释,由于超过这个年龄段的理解范围,例如:荷在此首诗中的意思,如何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让孩子掌握,目前我缺乏较好的办法,请各位高人一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