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1-7天會需要十分刻意改變,還會覺得有點不自然不舒服, 7-21天,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但是一不留意就會回復到從前, 因此我們還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變.
這是我加入高效閱讀營的第7天,每天5:30am起床上課,每天輸出作業,從一開始的疲累,進展到現在喜悅有所學習有所收穫的狀態,透過每天冥想讓心情平靜,思緒清晰;透過幾次感恩儀式和孩子先生互相表達感激,家裡的氛圍也變得更好更有愛.很幸運來到宇宙公民這個強大的感恩生態,我一定會堅持下去,終生學習共同成長,做為世界提供價值的人!
今天也是高效閱讀的實地演練,我選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次40分鐘約讀了60%的內容,閱讀速度有提升,但因為書的訊息量很多,在提取關鍵詞和主題時覺得很難斷捨離,這也是需要再多多練習的部分.會接觸阿德勒的正向教養,主要是在半年前兒子四歲我生二寶時,突然在學校和同學相處上出現一些偏差行為,我希望不用「處罰」對待孩子,卻尋無合適理念教育孩子紀律,最終依舊吼罵身心俱疲。後來老師建議我去參加正向教養工作坊,開始接觸到這樣的教育方式及工具, 希望與孩子建立愛與尊重的關係.
孩童3-6歲對父母來說是既忙碌又混亂的階段
在學齡前孩童身上被認為許多的不當行為,其中更多來自於情緒、生理和認知發展以及適齡行為有關,這時孩童需要的是引導和愛,也就是阿德勒說的『正向教養』
阿德勒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想要尋求與他人連結的渴望,行為不當的孩子正是內心受挫的孩子,挫折感來自於「沒有歸屬感」的信念,但這樣一個最需要被鼓勵的孩子,往往最少獲得正向支持。換言之,改變行為的最佳途徑必須由內而外,透過鼓勵的內在動力,賦予孩子權力和責任,進而協助他們找回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改變行為背後的信念。
正向教養與傳統管教不同
傳統『管教』指的通常是用懲罰,像是父母常說的抱怨:「我已經用了所有方法,如罰站、把玩具拿走、禁止看電視、打手心…但是都沒用!孩子無法控制,我該怎麼辦?」這即是父母想用傳統管教讓孩子聽話的寫照與思維。
正向教養的八大基礎原則
一.相互尊重
父母必須尊重自己;父母也尊重孩子。用尊重教孩子尊重,當你試圖用不尊重他的方式對待他,如在任何地方打罵孩子,孩子感到羞愧不受尊重,他將同樣不尊重你。溫和而堅定才是父母該用的方式~
二.理解行為背後的信念
處理信念與行為一樣重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信念,才能有效的改變孩子的行為。
三.有效溝通
父母和孩子都需學習好好傾聽,尊重的話語提出需求。當孩子不是被命令,而是受邀參與和思考,孩子較願意『聽』你說話。邀請孩子參與思考,如『接下來,我們要一起做____』
給予孩子幫忙機會和有限的選擇,如『我準備出門囉!你來決定要幫媽媽按遙控鎖、開門還是找路?』
話不能隨便說說,讓孩子感受你的認真,否則你最好不要說!
四.了解孩子的世界
了解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和任務,也別忘了考量孩子的獨特性,包括出生順序、氣質、情緒和社交技能等。進入孩子的世界,認識孩子的能力與侷限,你將更容易理解孩子的行為。
五.教導性的管教
『不縱容也不懲罰』的教導生活和社交技能 善用非懲罰性的『積極暫停』,讓孩子有機會冷靜、讓孩子感覺好一點、才能重新回到思考、負責和正面解決。
六.專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懲罰
責備從來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陪孩子找出解決方法。
七.鼓勵
鼓勵慶祝的不僅是成功,更多是努力進步,鼓勵培養孩子對自我能力的信心。
八.當孩子感覺良好時,她們會做的更好!
為了讓孩子表現好,傳統教養習慣讓孩子感到痛苦和羞愧。但正向教養讓孩子獲得正向感覺,被愛、被尊重和有成就感,讓孩子願意自律,做出對自己有以益的事,建立正向循環。
正向教養工具
1: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正向教養」創始者美國教育學博士珍.尼爾森(Jane Nelsen)提出精闢見解:「孩子在感覺良好時,會做得更好,大人也是如此。」
有時候,我們必須先停止處理問題行為本身,透過情感連結,營造親密與信任,療癒彼此的關係;一旦重新連結情感,孩子能感覺被理解、被傾聽時,他才有可能傾聽我們說的話。
2.建立彼此的「積極暫停區」
過去大人最常使用的隔離冷靜法,屬於「懲罰性暫停」。「積極暫停」目的則在協助孩子找到一個讓他們感覺更好的場所,獲得自我調節,而非一個受苦與反省作為的地方。
不妨在孩子心情好時,與他一起建立專屬的「積極暫停區」,讓孩子決定這個區域要設在房間或是家中哪一個角落?以及決定這個區域的擺設,可以放心愛的娃娃、繪本或畫具等,甚至請他為這個區域取一個特別的名字。
當孩子受情緒困擾時,詢問他:「如果去_____區,對你有幫助嗎?」或邀請他到這個空間畫畫、閱讀繪本、玩玩具,幫助自己平撫情緒。更重要的是,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需要我,我會陪著你一起去。」當然,有時大人比小孩更需要這個冷靜的空間。當我們自己感覺快爆炸時,主動跟孩子說,我需要去我的「積極暫停區」一下,等情緒平復後,再來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3.讓孩子參與
不要老是告訴孩子應該去做什麼,而要找到方法讓孩子思考並參與解決方案,他們會願意做得更好。對三到六歲的孩子,提供「有限的選擇」及「給孩子幫助你的機會」,通常更容易獲得他們的合作。
「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感覺被賦予權力,例如:「地板上有些玩具,你願意和我一起撿起來,還是你自己撿?」要確保這些選擇都是孩子年紀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且也是大人樂意接受的。當孩子想做別的事情時,可以說:「這不是其中的選擇,你可以在A和B之間選擇。」
此外,孩子通常對一個「必須服從的命令」容易心生抗拒,但對於一個「請求的協助」會較願意做出愉快的回應。例如:催促孩子快點上車都不願意配合,換個方式說:「我需要你的協助,你願意幫我把車鑰匙拿到車那裡嗎?」又或者是運用我們的幽默感與創造力,將容易演變成權力之爭的事情變成一場遊戲,例如說:「我們來比賽看看,誰先到媽媽的車那裡?」就能化解不少親子衝突。
4. 鼓勵而非讚美孩子
鼓勵和讚美間有著微妙差異,卻可以改變孩子的觀點。舉例來說,當我們稱讚孩子考試成績優異時,與其說:「你考到一百分,我非常以你為榮(讚美)。」不如試著說:「恭喜!你很努力,值得這個分數(鼓勵)。」讚美指向的是結果,而且往往是以大人角度出發,唯有達成父母的期待才值得被肯定,容易讓孩子成為「取悅者」;鼓勵則看待付出的努力和過程,是以孩子為中心,無論能否獲得好結果,只要積極參加過程,就值得被看重,能驅使孩子自我肯定。
「讚美孩子並沒有錯,但要小心不要總是只給讚美,」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高級導師謝麗爾.歐文(Cheryl Erwin)比喻,讚美好比垃圾食物,容易上癮,長久下來不僅造成虛胖,也危及健康;但鼓勵卻像是維他命,才能真正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