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万箭穿心》是根据方方同名小说改编的,2012年由王竞搬上银幕。电影很受好评,观影过程却颇多压抑,观影之后的感受也大不相同,许多人认为李宝莉是中国(武汉)女性的代表,敢作敢为、敢于付出、强势善良,但却败给了更为强势的命运。
所谓命运,对一个人而言,首先是,你投生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巨婴国》,武志红
看完电影不由得要问,李宝莉的悲剧来源于何处?
(一)控制与反抗
控制通常是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碾压的优越感。
用强势来描述李宝莉的性格还不够准确,更为传神和逼真的说法是控制。电影一开场就给出了几个细节,比如在家里所有事情她说了算,马学武没有一点发言权,喝杯茶也要和服务生争吵,对比之下,马学武的软弱、小宝向马学武的倾斜其实可以反证李宝莉对这个家的控制到了何种程度,逼得家里其他人都要一起抱团了。
电影在李宝莉与小景的聊天当中暗示了李宝莉与马学武结婚的原因,当时她优秀、她漂亮,而马学武一文不名,条件更好的男士她还不愿意选,最后选择了马学武,因为这种不均势才好控制嘛。
但这种不均势正在发生改变。马学武当主任了,并且厂里因此分了他一套房子,也就是说马学武的势正在上升中,而李宝莉却执着于结婚时的态势,对此视而不见,仍如当初那样控制他。
没有人甘愿被控制,即使如父母妻子亦不可以。在强控制之下的马学武一直都在反抗。最初他选择的是弱反抗,比如开场第一个境头,李宝莉求欢,马学武婉拒,这就是反抗的一种形式。因为这种事必须要两个人配合,你李宝莉不是想控制我么,我就是不配合,你能怎么样?
但他的反抗并没有换来李宝莉的改变,马学武提出了离婚。李宝莉这下有点震惊了,当初那个老实人今天竟要离婚?但她并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或是两个人的原因,她的归因相当简单,居然也找到了,是因为马学武爱上了别人。
马学武这个行为是一种强反抗。我要离婚你不同意,我就去和别人过。从这个角度说,马学武在高压习惯下选择的反抗方式都带着被动的意味。
(二)我对与你错
控制欲强的人追求的是“我对你错”这个境界,甚至你越错我就越对,我就越应该控制你。
马学武在和李宝莉的关系里从没有被看见过,所以就和厂里另一个女人相互慰藉。这对李宝莉来说是一个大好机会,要想更好的控制一个人,莫过于他有重大的把柄握在手里,何况现在伴随马学武各方面的提高,想控制他已经不容易了。
李宝莉报警了。她报警的目的并不是要害马学武,她要的只是一个她对他错的态势,他的错越大越好,不论什么样的错,她都会做出原谅的态度,这样他就会乖乖的听她话了。
事情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李宝莉成功挽回一局,马学武果然又可以控制了。
但周芬的一句话提醒了马学武,说马学武不了解女人。在周芬点播之下,马学武查出了李宝莉才是报警的那个人。
马学武万念俱灰,他觉得得李宝莉那么控制他也就罢了,但没想到李宝莉竟会害他,而害他的结果却是还要控制他,且是拿捏他做为男人的尊严来控制她。
马学武再一次做出了反抗,这次是最强反抗,你不是想控制我么,我就去死,我看你还如何控制?
马学武毅然决然跳了武汉长江二桥。
(三)拼命付出
控制的另一种手段就是利用拼命付出来营造一种优势,进而去控制。
马学武的跳江,对李宝莉来说是一个打击,同时,更重要的一件事是控制对象没有了。
李宝莉这一次把控制对象瞄到了儿子身上,但是却没能找到“我对你错”这种契机,于是就选择了拼命付出这个手段。
李宝莉十年如一日的在底层打拼(感动了多少观影人),最终还是发现儿子越长越大,越来越倔,拼命付出、忍辱负重所营造的不均势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终于儿子也开始反抗了。
小宝是在畸形家庭下结出的奇异果,他的反抗一开始就带着报复的意味。对于强控制欲的人来说,没有比这种最在乎的人用这种手段更让人伤心了。
李宝莉黯然离开了家门,选择了建建。
(四)茫然未来
李宝莉和建建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未来会好么?
基本可以肯定,不会好。
李宝莉控制的性格不会改变,而建建却不会像马学武那样由她控制,所以,他们两人在一起,一定是控制与反抗的斗争此起彼伏。
电影结尾的镜头也暗示了这一点,李宝莉上了建建的车,车刚一启动就熄火。
控制欲强的人通常很难自己做出改变,但至亲之人在被控制之下的反击造成的伤害会迫使他们做出改变。
但我们也看到了李宝莉做出了些微改变。当小宝的反抗开抬之后,李宝莉于痛苦之中还是放弃了对房产的争夺。
未来怎么样,谁说得好呢?
(完)
注:小说《万箭穿心》我没看过,检索后发现,小说更接近人生悲剧,而电影更类似于家庭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