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天,我们温暖相聚,2018年11月14日,我们来到了东城区实验学校开展了一场以“东城区阅读教学课例研究”为主题的研讨会。
首先上课的是来自东城区邓庄乡马庄学校的赵艳艳老师,她讲解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中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导入阶段采用了图片复习导入的方式,边看图边让学生背诵李白所写的古诗《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引入今天所学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二阶段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读找出单元主题和目标。从诗题中体会本诗为送别诗。
精读阶段的第一步老师提要求,让孩子们初读读通顺;第二步提示部分要求掌握的字(指导“孟、唯”);第三步指导孩子按节奏朗读即二读有节奏;第四步三读知诗意,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理解作者的送别之情,此时补充关于本诗的写作背景,补充其他诗人所写扬州美景,体会李白此时的向往之情;四读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跟着音乐唱一唱;五读巧积累。
课后作业:发挥想象,把古诗改编为一则小故事;读一读其他送别诗。
思考一: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教学目标三者统一。 教师教授每节课时要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与单元目标的结合下,组织、教授每堂课。课堂中,在导入之后呈现教学目标更容易让孩子们明确本节课的要求与学习主题。
思考二:教师提示语要精炼、明确。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用语要简洁、明了,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本节课中赵艳艳老师用了“初读读通顺、二读有节奏、三读知诗意”等把整首诗的教学连接在一起,简单明了。
思考三:课堂小游戏、示意图的引入。 语文作为一个“大”学科,需要融汇贯通各学科的特点,结合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堂游戏、示意图的引入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孩子们注意力,另外也可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本节课中运用的是拍手读古诗,使我们眼前一亮。
思考四:语文课有时需要把课本读薄,有时也需要教师引领孩子把课本读厚。而这读厚的就需要教师把相关内容补充到课堂的教学中。本节课中,教师补充的有与本诗相关的诗句、有背景资料等内容。
第二节课是兴业路小学梅琳老师所讲的《鹿和狼的故事》。
这节课梅老师从课题导入,鹿在你心中有什么印象,狼在你心中有什么印象?引入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提示方法一:浏览概括内容,引导同学们用大屏幕上的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回顾单元学习目标。根据阅读提示找出学习目标。提示方法二:明确主题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完成表格。提示方法三、四:默读圈画关键词、前后对比阅读。补充《被误解的麻雀》《澳大利亚的兔灾》,提示方法五:分享展示交流。
思考一:方法指导很重要。教师心中有方法,学生才能有所获。本节课中梅老师运用“浏览概括内容、明确主题目标、默读圈画关键词、前后对比阅读”等让孩子们学习有了抓手与方向。
思考二:表格运用效果好。语文课堂教学中,表格的运用,一可以锻炼孩子的概括能力;二可以整合课文内容。本节课三个表格,提高了课堂效率,加深了孩子对文本的理解。
思考三:群文阅读效率高。六年级教学我有了这样的思考,教孩子教什么,课本太少,学生“吃不饱”怎们办,群文阅读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指导。本节课,梅老师加入了两篇文章,深入理解了单元主题,效果甚好。
赵蕾校长总结:1.语文教学前钩后连,注意用教材教方法;2.语文课注意要有动笔的时间,中高年级关注不好写、易出错的字,画一画圈一圈、小练笔等;3.课堂更多要放手给孩子,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如何练。学、扶、放三者结合。
两节课无不渗透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着“渔”这样的方法理念,关于阅读教学的探讨,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