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性无殊,而见性有先后,成性无异,而致行有初终也。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说参禅有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岂止于参禅?
对事情的态度,觉得能无所不及到困难重重排到谷底到再次相信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对事物的理解,从小小愤青觉得说什么都对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到再次相信自己,这些模式不都是相同的吗?
每过一个阶段感觉找到一丝光,而每过多久再词怀疑这光是不是真实的,仿佛又被扔回了黑暗中,当能再次寻觅到阳光时,就会觉得这一次又亮了一点点。
何为成性?
“性无殊”是儒家默认了“人性本善”的假定,默认了人性体现的极致是所做所为都是符合道。在没读《中庸》之前,也不知道有“性”这个东西,而读了《中庸》后增的一个烦恼是我的性是什么?我怎么能找到它?但是为什么要找到它?找不到又怎样呢?
书中画的大饼致诚成性后顺风顺水的状态真让人心之向往,而这个向往的背后还是想偷懒,想取巧,想省力,想要速度,想舒舒服服,想走捷径。
性和道一样,就是那样一种存在,你可以选择信它在或不在,但无法准确去定义它是什么样子,什么表现。而能表现一个人的性的,也只能是我们看见的一部分。你写文章的风格,你的穿衣风格,你的产品,你负责的项目,你组织的活动,你把家里布置成什么样子,你更愿意做哪些事情……
成性在成。你可以找到性,再顺着它去成物成事;也可以成物成事,在这其中认识到自己的性。
把自我隐匿在事物中,让他们去定义你是谁。
何为致行?
明白,懂了,做了,做的不错,做的好,做到位……从明白到能做到位,从致行到成行,中间隔得可能就是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做完)
如果承认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上升的等级,就不会再有什么完美主义,不会因为达不到终极目标而停滞不前。就像一副很烂的画但它也是一副完整的作品,总要好于那些浮现在脑海中而无法落实在画布上的景色。
回到问题的本源为何儒家鼓励人们致行?为何要做事?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个人的得失,高低,喜怒,成败,这些主观的感受都会成为浮云,但通过致行能达到的终极目标是成物,它会客观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也许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它被时代抛弃,也被人们忘记,但当时因为它的存在发生的环境、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大小)无法抹去。
个人因为自己一次次的迭代实现自我,时代因为一个个人的迭代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