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可以养育出一个独立自主,可以自己面对并解决问题的孩子。可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当孩子遇到问题,哭着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往往又束手无策。有的家长可能无意中就替孩子包办解决了,而有的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却又不管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不是非常可取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并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逐渐的自己独立起来呢?
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并解决问题,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看到并接纳孩子的情绪,也就是与孩子“共情”。然后去引导孩子积极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就是落实到行动中,鼓励孩子在行动中去检验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个步骤要做到的是“共情”,也就是看到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说,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因为既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又要面对自己无法有效帮助孩子的挫败感。其实,在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长能够看到他的情绪,帮助他表达出来,并耐心的陪伴。比如,家长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妈妈觉得你有点不高兴,有点委屈或者是很生气……当家长可以准确的看到并表达出孩子的情绪,孩子在这一刻感觉到的是理解和被看到,他可能会把内心的情绪用哭泣或者其他的方式表达出来,家长这时候要做到的就是陪伴和支持,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被接纳和允许。
当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以后,家长可以进入到第二个步骤:引导孩子积极的想办法。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说:现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想怎么办呢?每当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到了一个办法,家长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非常好,还有吗?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不断的想到办法,并且在家长的鼓励中增加了自信心,也锻炼了孩子独立思考,自己面对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积极的想到解决方案以后,就是家长鼓励他将办法落实到行动中的好时机,也就是第三个步骤。每次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以后,他的自信心增强一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加一分。长此以往,孩子逐渐会变成家长所期望的那样:独立自主又可以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
以上这个方法:共情、引导孩子想办法、鼓励孩子落实到行动中,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面对现实的状况,从而更加的独立自主。并且还可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释放出来,情绪不积压,孩子的心理也就相对健康。
爱孩子是需要智慧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也是有方法的。智慧的家长,当你学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时,育儿也可以变的轻松愉快起来。孩子成长中不可能不遇到问题,家长也不可能陪在孩子身边一辈子。最好的教育其实是家长逐渐的放手,孩子学会了独立。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每一次问题,也都成了孩子走向独立的好机会。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希望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帮助各位在育儿的路上省心,省力,有效的帮到孩子。智慧的家长们,请大家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