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号瓶,宝蓝色、蓝绿色这个瓶子的名称叫做有目的和平。 和平(平静)是一种用来架构的基础能量。我们都可以有朝向平静,创造平静的真诚动机。 鼓励平静而非冲突的信仰放入行动中。
宝蓝色和蓝绿色表现出第六个脉轮(高阶直觉)和阿南肯达(四又二分之一)的能量中心(个体化过程)的连结。这个关系释放出我们的创造力,让玩乐的伦理去发展。有创意就要玩乐,不必太严肃。嬉戏鼓励着我们感到内在的平静。
人类对于生存课题的挣扎,似乎降低了我们神经系统的连结,我们才会不断重复着思想模式。
我们都熟悉孩子们那种永无止境的好奇心:为什么会下雨?水是怎么到天上去的?水为什么会变成气体?为什么云不会掉下来?其实,有没有得到答案对他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当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时,他们会一直追问下去。得到答案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看重的是那句”为什么”。
有一个问题可以让所有人停止追问“为什么”, 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当被问到我们想要什么时,除了幸福之外,我们可以问出更多“为什么”。 比如,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工作?为什么要赢得世界冠军?为什么要致富与成名?为什么要买好车,大房子和游艇? 当问题转为“为什么要追求幸福时”,答案其实是简单而肯定的。 我们追求幸福,因为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
自然界给了每一个幸福的机会,人们都知道,却不知道如何得到它。
克劳狄
给朋友们分析以下四种人生模式
1.为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的幸福人生 -- 享乐主义型, 他们的格言是及时行乐,逃避痛苦“ 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任何负面后果。
2.只追求未来的快乐,承受着现在的痛苦 -- 忙碌奔波型。 这种人认为此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 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由之路。
3.有一种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与欲望,他们即不享受眼前的所有,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 -- 虚无主义型
4.生活幸福的人,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 感悟幸福型
想一想,你是哪一种类型呢? 什么是你自己想要的人生幸福呢?幸福是简单的心情快乐?幸福是成功?幸福是什么? 我们很多人都会觉得金钱代表着幸福,其实金钱除了可以提供基本的食物和居所外(不是指鱼翅和别墅),只是实现幸福这个目标的一种手段。 有趣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而往往以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手段)。 当我们以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手段)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会很容易像比尔默里在《土拨鼠日》那部电影中描述的,或者就像西绪福斯劳而无功,不停地爬山的遭遇 -- 不停地回到原点。
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这种解释绝不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 如果幸福可以量化成一种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自我和谐,是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 是从“整合自我“生发的“自我直接的选择。”这些目标必须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附加在我们身上的,必须是产生于散发自我光辉的愿望,而不是为了炫耀。 这些目标是有因果关系的:追求这些目标,并不是因为他人觉得你应刻这么做,也不是出于责任感, 而是因为它对我们具有深层的意义能够带来快乐。
为什么幸福难以追求呢? 拿人和动物来比较差异:动物的技巧总是能配合实际的需要,因为它们的心灵只容纳环境中确实存在的,并与它们切身相关,靠直觉判断的资讯。 饥饿的狮子只注意能帮助它猎到羚羊的资讯,吃饱的狮子注意力则完全集中在温暖的阳光上。。。。 动物中除了人以外,都不会自作自受,它们的进化程度还不足以感受沮丧和绝望,只要没有外来的冲突干扰,它们就能保持和谐。 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在于神经系统过于发达。感知和摄取更多的信息,无疑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对外部情况不感知,当然更危险。但感知更多往往也更苦恼。常言说:无知无畏,多知多忧。于是焦虑增长。刚巧一切平安的时候呢?神经系统过于发达的人类偏偏又会感到枯燥无聊。
进化为什么导致人类这种极难伺候的身心配置?自然选择出的生理机制只是服务于人类生存繁衍,没有增加幸福快乐的考虑。 幸福是你全身心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状态,这也是目前大家常说的心流。
大自然中的大多数运动包含能量转换,所以热力学的两个定律是最基础的理论。 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即发生的只是转移,总能量不增不减。若一个中间被隔开的容器中,一边装有热水,另一边装有凉水,发生的只能热水的温度下降,凉水的温度上升,不可能相反。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关注的。其主要内容有三:第一,凉的物体不可能向热的物体传递热量:第二,能量转化中心有损耗;第三,在自发过程中, 浓度趋于扩散,结构趋于消失,有序趋于无序。 无序的量度被称作为“熵”。 一切自发的物理过程中,都是熵增加的过程。 生命过程也是如此。 生命现象是一个奇迹,它将大阳能转化成生物能,并从无序中发展出有序。
心理学家米哈里在他的书《心流》里说到,精神熵”。他认为,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 专注是心流的关键。而它的反面则是精神熵。 米哈里说“精神熵是常态。”
而一个攀岩选手这样描述自己心流的感受:“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 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
生命想要通过自我直接的选择而拥有一个丰盈蓬勃的人生,我们要学会反熵增。 要学会克服我们比动物发达许多的神经系统,也就是控制你的意识。
有效积极心理学说的是我们大脑总是在想生活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却很少花时间去想生活中有多少福赐。为了克服大脑的负面偏好,我们要学会通过冥想练习去想美好的事情。
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有抑郁症!
你会玩俄罗斯方块吗? 你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很多人对游戏心存偏见,哪怕游戏玩家也不例外。这种偏见部份源自于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语言,甚至交织在我们日常使用“游戏”“玩家”这两个词的方式。 我们不喜欢“被人玩。”我们不喜欢有人跟我们玩计谋或者把操纵我们当作消遣。我们认为游戏鼓励并训练人们以不适合现实生活的方式做事。 一旦留心,你就会意识到,我们对游戏持有多大的集体怀疑态度。 我们对于游戏总是格外警惕的。 但是玩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已故的伟大哲学家伯纳德 苏茨对游戏下了一个定义:玩游戏,就是自愿尝试克服各种不必要的障碍。
一言而蔽之,主动挑战障碍为我们带来了游戏对现实的第一重修补。
玩游戏可以让你多活10年,你信吗?
人类第一部讲述游戏的历史书是希罗多德(HERODOTUS)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我们已知最古老的游戏是古代计数游戏《宝石棋》。 游戏成为人类文明的基本组成部分已经有好千年的历史了。 在《历史》,希罗多德写道:“ 大约3000年前,阿提斯(ATYS) 在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为王,有一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饥荒。起初,人们毫无怨言地接受命运,希望丰年很快回来。然而局面并未好转,于是吕底亚人发明了一种奇怪的补救办法来解决饥饿问题。 计划是这样的:他们先用一整天来玩游戏,只是为了感觉不到对食物的渴求。。。。 接下来的一天,他们吃东西,克制玩游戏。依靠这一做法,他们一熬就是18 年,其间发明了股子,抓子儿,球以及其他所有常见的游戏。
不管希罗多德笔下的通过游戏熬过18年饥荒的故事是真的假的,但它蕴涵的道德真理揭示游戏的部分重要本质。 我们常以为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是“逃避现实”,即被动地撤离现实。但通过希罗多德的历史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游戏也可以是有目的逃脱,经过深思熟虑的主动逃离,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是极为有益的逃生。对于吕底亚人而言,全天候地展开集体游戏,成了一种高度适应困难条件的行为。游戏把生活变得可以承受,它让饥饿的人群在无力的环境下生出了力量感,在混乱的环境下生出秩序感;让他们能够忍受本来完全不足以为生,不适合居住的环境。
今天的我们和古代吕底亚人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一样被巨大而原始的”饥渴感“正折磨着我们中的许多人,但只是这种饥渴感不是对食物的渴求,而是对更多,更好的投入到周围世界的渴求。和古代的吕底亚人一样,很多玩家已经想出该怎样利用玩耍的沉迷力量摆脱饥渴感:对更满意工作的饥渴,对强烈族群感的饥渴以及对更有意义的人生的饥渴。 现实已经破碎,而我们需要创造游戏来修复它。
希罗多德认为,游戏是一种介入社会危机的有效方式,它出人意料,极具创造性;游戏可以挖掘出人类最顽强的生存本能,能再次把人类进化优势发挥出来,游戏是应对当前最迫切共同问题的一种潜在解决方案。
很多人认为游戏是在消磨时间,重新来认识一下游戏吧: 游戏能提升人的幸福感 -- 俄罗期方块是有史以来最受人追捧的一个电脑游戏。 较之其他任何单机游戏,“上瘾”这个词用在它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当你看到一排以一排的方块“噗噗”地消失,屏幕上的分数不断上涨,你感受到了持续上升的挑战性。你可以从画面和记分牌的分数上直观地看到了你对游戏世界的影响,也可以感受到游戏系统对你的表现有多么敏感。 你打得好,它就变得更难。等你真的失败了,你不甘心又会产生一种重新攀登高峰的冲动。 这是因为人在能力极限下进行工作时所达到的投入状态,是没有什么比得上,这种状态就是游戏设计师和心理学家所谓的“心流”。一旦进入心流状态,人们就想长久停留在那里, 不管是放弃还是获胜。 两种结果都同样让无法让你心满足。 玩俄罗斯方块好像是无止尽的游戏,在这里,玩家希望探索,学习和改进,自愿从事心要的艰苦工作,真诚地看重自己努力得来的结果。
杰出的游戏心理学家布莱恩 萨顿史密斯就说过:玩的对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郁。游戏让我们集中精力,从情绪上来说,游戏正跟抑郁相对。 米哈伊在超越《无聊和焦虑》里说到“创造性成就和能力的提高带来的满足感和愉快感。”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最能体能它,我们如何更多地创造这种感觉? -- 答案是游戏和游戏类的活动,下棋,打蓝球,攀岩和跳双人舞:这些都是有明确目标,行为方式有既定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和技能水平也提高的挑战胜活动。 米哈伊认为, 在这种高度结构化,自我激励的艰苦工作中,我们有规律地实现了人类幸福的最高形式:紧张,乐观地投入到周围的世界。 我们感到活得更完整了,充满了潜力和目标感,也就是说,我们彻底激活了身为“人”自己。
和游戏相比,现实是疏离的。游戏建立了更强的社会妞带,创造了更活跃的社交网络,我们在社交网络用于互动的时间越多,越有可能产生一种积极的“亲社会情感”。 在FACEBOOK 上, 有超过500万人玩着在线填字游戏LEXU-LOUS, 而大部份玩家都是跟自己的母亲玩。 2007年,这款游戏发布时,成为FB 上第一款获得大规模受众的应用程序,用户对它的喜爱, 也成了FB主要吸引点。
我隹在亚特兰大,我妈妈住在得克萨斯。我们爱死了跨越千时的游戏之夜。不过我相信,因为我都是赢她,她得休息一阵子了。 我爱你,老妈!” 对很多玩家来说,玩LEXULOUS 意味着每天能找个理由跟妈妈聊天。 LEXULOUS 里大部份聊天内容都跟游戏有关,但琐碎的日常对话也不少, 从FLICKR 的截科里可见一斑,“你开始实习了吗?进展如何?膝盖还疼着。 下班之后你干些什么?。。。。。
玩LEXULOUS 就是有意识地跟自己的亲人签到。LEXULOUS 提供了一种动力,温柔地提醒你们保持联系。 独立记者《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的作者埃里克。韦纳,调查了全世界的幸福发展趋势。 他的研究确认:我们的幸福完全和其他人交织在一起, 家人,朋友,邻居。。。 幸福即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而是一个连词,是结缔组织。。。
幸福最大的来源是其他人。
希罗多德写到,玩了18年的骰子游戏后,古吕底亚人发现饥荒仍然看不到头。 他们意识到, 只是袖手等待,分散精力,恐怕还是无法在饥荒里存活。他们必须乘势而起,直接克服障碍。 因此,他们决定一起玩最后一回游戏。他们把王国的人口为分两半,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哪一半人留守本国,哪一半人出发寻找新的定居之所。 这最后一轮游戏让古吕底亚人实现了华丽制胜,以出乎意料但效果显著的方法,胜利解决了饥荒的问题。 事实证明,古吕底亚的粮食资源能轻松维持全国一半的人口渡过饥荒。 我们从其他历史文献中知道, 古吕底亚王国不沅继续存在了好个几世纪,而且蓬勃发展。同时,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愿意出海寻找新家园的古吕底亚人,在如今的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地区成功定居,并发展出日后高度发达的伊特鲁里亚文化。
我们再也不能抱残守缺,固执地认为游戏独立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游戏并不会让我们从现实里分心,它们用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活动,积极的体验和积极的优势填补了现实生活。
不管我是在哪儿得到幸福
在哪儿成就伟业
在哪儿了解真正的秘密
在哪儿拯救世界 在哪儿产生强烈感觉
在哪儿助人为乐 我也都能在现实里做到
未来学家 艾利泽 尤多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