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入手《家书》一套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未曾认真详细品读,直到今年开始才断断续续看了500多页,算起来堪堪近半。越读下去,越觉得老曾的这套《家书》内容详实有料,很多细微之处特别耐人寻味。人们常说“看一个人,常常见著于细微之处,所谓以小见大”,这话很有道理。通过仔细品读老曾的家书,到处都可以看出老曾的人物性格、处事手段、想法见识、个人节操。
自古以来,凡是从平凡之家走出来的寒门子弟,大多都是“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们在终于功成名就之后,往往不忘记回馈自己的家人族人,会通过或物质、或信息、或精神财富等各种方式来报答对自己有养育、训导之恩的家人们,老曾也不例外。只要有机会,老曾就会给家里寄去各种物品或银两,以资家用,从中也能看出一代完人的孝悌之心。
1、安排事情条理清楚、细节明白。
①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致诸弟·喜述大考升官
兹因金竺虔南旋之便,付回五品补服四付,水晶顶二座,阿胶二封,鹿胶二封,母亲耳环一双...竺虔曾借余银四十两,言定到省即还,其银二十二两为六弟、九弟读书省城之资,以四两为买书笔之资,以六两为四弟、季弟衡阳从师束脩之资,以四两为买漆之费,即每岁漆一次之谓也,以四两为欧阳太岳母奠金,贤弟接到银后,各项照数分用可也。
②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禀祖父母·报告荣升侍讲
通共翰詹一百二十七人,告病不入场者三人,病愈仍须补考,在殿上搜出夹带交刑部治罪者一人,其余皆整齐完场。十一日皇上亲阅卷一日。十二日钦派阅卷大臣七人,阅毕拟定名次,进呈皇上钦定。一等五名,二等五十五名,三等五十六名,四等七名。孙蒙皇上天恩,拔取二等第一名。湖南六翰林,二等四人,三等二人,另有全单。十四日引见,共升官者十一人,记名候升者五人,赏缎者十九人(升官者不赏缎)。
金竺虔于昨廿一日回省,孙托带五品补服四付、水晶顶戴二座、阿胶一斤半、鹿胶一斤、耳环一双,外竺虔借银五十两,即以付回。昨天竺虔处寄第三号信,信面信里皆写银四十两,发信后渠又借去十两,故前后二信不符。
道光二十三年,老曾在一次朝廷的京官大考后荣升为翰林院侍讲,在给家人写的家书里详细禀报了这次大考升官的详情:参加考试的翰林院詹事有多少人,告病缺考几人,考试中夹带作弊几人,皇上如何阅卷及钦定名次,每个等级多少人等等,并且还详细提到湖南同乡的考试情况以及升官的详细情况,真可谓事无巨细。由此可见,老曾平时十分注重细节,做事很有章法。
老曾在这次升官之后给家人写的家书中还提到自己已托付朋友金竺虔给家里带去了很多物品,并详细述说了每样物品的具体用处。带回去的银两如何拆分使用也一并做了具体安排,可谓条理清楚、细节明白,这样的家书任何人读起来都不费力。反观今天,很多人留个言、发个信息尚不能把一件小事说清楚、讲明白,往往听得人一头雾水,甚至不知所云。由此可见,平时通过一些细微之处,足以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和性格。
但凡平常之家,迎来送往、人情礼份盖不能少,家中积蓄不够用借钱还钱都是常有的事,老曾家也不例外。道光二十三年底,老曾往家里寄了一千两银子,并在家书里指出其中六百两用于还债。值得注意的是,老曾要求将剩余的四百两用于赠送亲戚族人。其实,老曾出身于湖南湘乡一个普通的乡绅之家,曾家一门虽然说不上贫寒,但也不能算大富之家,如此情形下,老曾为何要拿出一大笔钱用来馈赠亲戚族人呢?
2、居安思危,懂得持盈保泰的道理。
③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
孙去年腊月十八曾寄信到家,言寄家银一千两,以六百为家还债之用,以四百为馈赠亲族之用...所存仅八百,而家中旧债尚多,馈赠亲族之银,系孙一人愚见,不知祖父母、父亲、叔父以为可行否?伏乞裁夺。
孙所以汲汲赠者,盖有二故: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二则各亲戚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资助,则他日不知何如...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此二者,孙之愚见如此。
在家书里,老曾说了急于送赠的两个缘故:一是老曾自己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后进京为官,这说明自己加的气运很盛,因此更要格外小心,要注意持盈保泰的道理。如果在家里气运正盛的时候马上还清旧账,将家里气运再推到鼎盛,恐怕就会月盈则亏,乐极生悲;二是现在很多亲戚家都比较穷,特别是那些年老的亲戚,如果现在不多多资助帮忙,再过几年亲戚们的日子可能更加难以为继,到时悔之晚矣!
我们常常听说一句话“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句话出自《周易·丰》,原话是“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意思是:太阳升到最高的时候,就开始向西偏落下去了,月亮到了最圆的时候,也就开始缺损了。后来人们将这两句话概括引申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形容任何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走向自己的反面,走下坡路,也就是物极必反的意思,这也是万物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
④ 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致诸弟·取款及托带银
去年所寄银,余有分馈亲族之意。厥后屡次信问,总未详明示悉。顷奉父亲手谕,云皆已周到,酌量减半。然以余所闻,亦有过于半者,亦有不及一半者。下次信来,务求九弟开一单告我为幸。
⑤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致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去年寄家之银两,几次写信,求将分给戚族之数目,详实告我,而至今无一字见示,殊不可解。以后务求四弟将账目开出寄京,以释我之疑。又余所欲问家乡之事甚多,兹另开一单,烦弟逐一条对,是祷!
⑥ 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禀父母·取借款须专人去
前有信言寄金年伯高丽参二两,此万不可少,望如数分送。去年所送戚族银,男至今未见全单。男年轻识浅,断不敢自作主张,然家中诸事,男亦愿闻其详,求大人谕四弟将全单开示为望。
对于寄银子回家馈赠亲戚族人一事的后续结果,老曾十分关心挂念。道光二十五年三月至六月,老曾连续三封家书里都问到了这件事情,说自己多次写信询问馈赠银两给亲戚族人的具体安排情况,都没有在回信中看到,要求弟弟们下次来信务必开一个详细清单寄给自己。老曾为什么如此的重视这件事情呢?做这件事对于老曾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这里边代表着老曾为人处世的一种姿态:凡事谦虚谨慎,不过分追求完美。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家族荣辱兴衰,居安思危。不计较当下的得与失,看重长远的家族整体利益,这就是老曾了不起的地方。他在京为官、每天接触的都是高层权贵,所以能够及时看透人生百态、懂得物极必反的要义。可以说,老曾的眼光和智慧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与众不同了。
老曾自从进京做官后,进步神速,十年时间竟然七迁,从七品直接升到了正二品,曾任礼部侍郎、刑部侍郎等。在古代,做官是可以恩荫家人的,比如:祖母、母亲、妻子等等。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五品以上的官员如果工作出色,都有机会得到皇上的封赠命令,就是这里所说的诰命。根据《清会典》中记载,针对官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子,健在的给予封号就叫诰封。
3、做事有章有法、心细如发。
⑦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初三日,禀父母·请敬接诰封轴
今年诰封轴数甚多,闻须八月始能办完发下,男于八月领到,即恳湖南新学院带到长沙...求父亲大人于九月廿六七赴省...十月下旬新学院即可到省。渠有关防,父亲万不可去拜他,但在陈家接诰轴可也。
父亲接到,带归县城,寄放相好人家或店内,至廿六日令九弟下县去接。廿八日夜,九弟宿贺家拗等处。廿九日,祖母大人八十大寿,用吹手执事接诰封,数里接至家,于门外向北置一香案,案上竖圣旨牌位,将诰轴置案上,祖父母率父母望北行三跪九叩首礼。
按照礼制,老曾在朝为官,祖母、母亲等都可以获得诰封。道光二十六年是老曾祖母的八十大寿,正好这一年获得了朝廷的诰封。老曾提前给家里去了一封家书,安排如何将朝廷恩赐的诰封托人带回、家人如何到省城长沙去接收,以及接收到诰封之后如何在寿辰当天大摆香案,竖圣旨牌位,三跪九叩叩接诰封。可以说,老人家八十大寿当天再喜迎诰封,是千古少有、双喜临门的好事,老曾如此费心安排,足见是个孝悌之人,孝感动天。
⑧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廿五日,禀父母·请四弟送归封轴
十二三四日内诰轴用宝,大约十八日可领到...祖母大人于出月廿九大寿,若赶紧送回,尚可于寿辰迎接连轴,是以特命四弟束装出京,专送诰轴回家...四弟到省,即专人回家,以便家中办事,迎接诰命。
见事难以逆料,恐四弟道上或有风水阻隔,不能赶上祖母寿辰,亦未可知。家中做生日酒,且不必办接诰封事。若四弟能到,廿七日有信,廿八办鼓手、香案,廿九接封可也。若廿七无四弟到省之信,则廿九但办寿筵,明年正月初八日接封可也。倘四弟不归而托别人,不特廿九赶不上,恐初八亦接不到,此男所以特命四弟送归之意耳。
我们说老曾做事情很有章法,是个心细如发的人,文中多处都有体现,这封家书更是体现出老曾精于谋略、善于思考的性格特点。为了让祖母能够在八十大寿时收到朝廷诰封,老曾特意安排自己的四弟从京城出发,亲自护送诰封卷轴回湖南老家。家书中详细安排了弟弟的具体行程,以及如果遇到意外,不能按时赶上祖母寿辰时,家中可以不安排迎接诰封的事,但要做好两手准备以防万一。这种心思缜密、通盘考虑的做事风格,实在令人佩服至极!学习了!收队!
< 第十一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