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一旦过去就不再重来。而童年时期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于性格的养成有重要作用!
案例:
今天班里有三个学生(其中有一对双胞胎男孩儿)周末作业又一点没写,我内心巨浪翻腾却也不敢违规,虽然已多次苦口婆心的谈话教育,却仍不见成效,甚至不写作业的理由一次比一次充分,让我顿感有心无力。于是不得已致电家长,没想到家长把所有的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
(1)把扑克带到学校,聚众打扑克,她说因为平时不让他玩手机,就让他改玩扑克了,听后我欲哭无泪,我反问她:“你是想培养孩子赌博吗?”她不好意思的笑了!
(2)孩子不写作业,她说:周末带孩子出去玩了,回来问他们写完作业了没有,都说写了。而当我告诉她:他们一点也没写,她又笑了:“赖我!赖我!”亲爱的家长,孩子是您的,我没有赖你的权力呀,我只是想和你探讨下一步该怎么做。孩子不是这么宠的呀!于是,我放下电话,又苦口婆心的劝说一番让他们回去了。
一个孩子的正向成长,除了他自身的自制力外还有外部环境的监督作用!
“当代李清照”——武亦姝
2017年2月7日晚,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的节目中,成功夺冠的上海才女“武亦姝”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看完节目的我成了铁铁的武粉,掀起了一股读书潮,奈何自觉脑容量有限没坚持多久。
武亦姝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她的聪明的大脑,不得不重点提一下武亦姝的父母,尤其是她的父亲——武雷。
武雷是上海当地一名知名律师,原本工作十分繁忙,然而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每天下午回家之后,他都会主动关闭自己手机,在客厅默默看书。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武亦姝也变得喜欢看书,也能看得进去。因为父母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培养孩子并不是让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读书可以说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一种。你只需要给他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空闲时,实时的读书陪伴即可。可有多少家长为了怕孩子打扰自己,扔给孩子一个手机,甚至就像我提到的家长一般,把扑克牌扔给孩子,美其名曰“防止玩手机”,这相当于把孩子从一个陷阱推向另一个陷阱!
2.诸葛亮教子“志存高远” !
诸葛亮一生为国为民,克己奉公,为后人树立了楷模。他教育子女要有远大的志向,五十四岁时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著名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他对子女的要求: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告诫子女:想要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首先要静心静思,不断修身和自省;要自我约束,不放纵自己,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节操。实现理想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只有静心、刻苦才能学到真知,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不能成功。
家校共育观念提出并实施以来,持“教育是老师的事”观念的人特别不适应,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不愿去学习,加上个别教师的大放手,致使家校矛盾不断激化,学生深受其害。
3. 学习是老师的事,但是好习惯,责任心则是家长的事,但毕竟家长能力有限,那么该从哪方面下手呢?
1.榜样。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身上有家长的缩影。比如: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如果在身边,也要保持学习状态,可拿出报纸,或者孩子的书看一看,创造一个书香的氛围,孩子一看家长都在学习,自己自然不会松懈!
2.统一。家庭教育要和学校统一,既包括时间管理又包括学习习惯,否则孩子无所适从。每次周一上课,同学们的精神状态都特别不好,很难调动起情绪来,有的学生眼睛呆呆的,如果不管周末还是平时,都保证孩子按时起床,让他有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假期,学会自立,独自解决问题。
3.沟通。有些家长,孩子稍微犯点错误,一蹦三尺高,或者毫不关心,让错误不断扩大,其实有时候孩子犯错不过是想引起你的关注而已,他们是有情感需求的,家长一直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心理距离会越来越远。其实哪怕孩子没有问题,你也可以就听到的社会问题同孩子展开讨论,听听他的想法,说出你的想法,你们情感共鸣,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可以提高他的责任心,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小结:“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走完全部人生旅途。在孩子问题上,劝各位家长——长点心吧!
个人拙见!欢迎批评指正
关注胡思八想小小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