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和下级要材料,下级给上级报材料,天经地义点事儿,其实没啥好说的。
但是,如果有意外情况,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今天在一个写作群里正瞎侃呢,结果一个群友“中奖了”:他们上级单位要他们紧急提供基层党组织、党员之间互帮互助典型事例。百十来个字的通知,能看得出这事确实很紧急,要求提得很直接:要求上午下班前交!
这种情况我也经历过。2007年的时候,上级来单位调研,级别很高,也是临时决定来的,但是最终要写调研报告。单位领导要我们准备案例,但是杯具啊,前期一点基础都没有。
领导一咬牙一跺脚,打电话,和基层要,一天之内提供上来。估计当时基层单位接到电话,肯定心里也是拔凉拔凉的。
这种非正常状态,咋样迅速完成任务,还能对上上级心思?个人有两点愚见:
一、凡是紧急要材料,特别是普遍撒网而非定点索要的,基本可以断定是要素材,要信息,要半成品。
如果一个单位有60个下属单位,那么就是60份材料。领导有的会浏览一下,有的会直接交给工作人员使用。具体使用者看材料时,基本上不会逐字逐句去研究品味,而是快速翻阅,找到他最想要的东西。
所以,报送的材料想多被上级单位使用,那就要直接递上“干货”。把上级点名要的东西写全写透,包括经验、做法、体会、数据、案例、效果等,能写的尽量写,但是不要啰嗦,要简洁明了,如果能达到别人写材料时直接引用的程度,那才是最牛的。其他相关的可以再提供一些,但是不相关的,即使在你单位再重要,也不建议写。
简言之,就是上级要用的,提供内容越快越好、越细越好、越准越好,当然,成熟更好。这类材料要点大面小,对总体情况高度概括,把有特色的点放大。
二、如果只是向个别几个单位要的材料,那也不用慌张,但是上报标准可能要相比之下再高一些。
要材料能想到你们单位,这说明在这方面你单位平时干得不错,只要是真干了,相信基础素材不会是问题。如果时间非常紧,可以在原来比较成熟的材料基础上改造,对事例、做法、数据、效果等及时更新。
原来的材料可能很全面,这样就要看上面要的是综合的还是专项的,根据上级要求,进行适当增删。
以上只适合紧急情况。因为凡事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是时间,所以在质量标准上必然会受些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时间不急、要成稿,这种材料必须保证质量。
如果上级统一组织的工作,比如报告会、交流会、评审会、汇报会等。这些会议材料通常是各单位各负其责,要打造成型,越成熟越好。
起草这类材料时,要考虑到整体布局。比如说一个经验交流会,组织者会对发言的几个材料的表达的“点”做一个分配。有的可能是“高大上全”的,这种基本上都有一个,叫做“拿总”的;其他几个可能就是“精细尖特”了,揪住一个方面展开说。虽然就一个材料而言是片面的,但是几个材料合在一起,是一个大材料。
如果就一个单位发言,那这种材料要点多面广,但是这种情况通常很少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