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的局限性
“每个人都抱怨记性不好,没有人抱怨判断失误。” ——拉罗什富科(Francois Duc de la Rochefoucauld)
记忆具有选择性。 我们记住了一些事物,但歪曲或者遗忘了其他事物的印象。所以,每次回忆过去的事情时,大脑便对记忆内容进行重构。人脑保存的只是过去经历的大体轮廓,而这些轮廓受到知识、经历、信仰、情绪、期待、压力和偏见的影响。
有些经历由于夹杂着复杂的情感,更让人难忘。戏剧性或者恐怖的经历会久久地存留在脑海中。夹杂情感因素的事件将比那些没有感情投入的事情更为难忘。这也是为什么把信息与生动的故事相结合,学习效果更好的原因。学习也与情绪有关,积极的情绪促进学习,所以这是教学中倡导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大原因。
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沙克特在《记忆的七宗罪》这本书中认为,人类记忆力失灵主要是由这七宗“原罪”引 起的 :
(1)记忆能力逐步弱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失去有关内容的记忆。
(2)受其他无关事物的影响,会导致注意力分散,使得该记住的事情没有记住。
(3)有时候, 人竭力想把脑中的 信息激活(虽然清楚它们就储存在大脑中) 但出现暂时性遗忘。
(4)记忆出现偏差。
(5)在试图回忆过去的经历时,一些诱导性和暗示性的提问、 评价或者建议, 将导 致记忆移植。
(6)当前的信息影响对过去事情的回忆,常常导致我们修改或完全改写过去的经历。
(7)一些令人烦恼的事情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即一些事情很难从脑海中抹去, 即使我们希望如此。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 不同的记忆。我们甚至会回忆起从来没有发生的事情,还会把地点、时间或者人物混淆。研究表明,对夹杂情感经历的回忆常常同实际发生的情况有所偏差。我们会歪曲所见所闻,这也是目击证人的证词出现偏差的缘故。众多案例表明,目击证人辨认是导致误判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目击证人对陌生人辨认的准确度对审判有重要的影响。
“我见人过目不忘。”
澳大利亚 心理学家 唐纳德· 汤普森(Donald Thom- son)曾经出现在一个电视辩论赛的直播现场,就目击者证词的准确率发表观点。后来,有警察找上门,让他站在一群 强奸嫌疑犯中 接受受害人 的辨认。当然,汤普森有无懈可击的证据,可以证明那一天他不在犯罪现场,因为作案时间正好是他在直播现场的时间。结果水落石出,原来案发时,受害人正好在收看汤普森出场的电视节目。
研究表明,我们能记住一张脸,却可能记错与之相关的时间和地点。诱导性或暗示性的问题常常能够导致错误辨识,同时记忆还会受到后来信息的影响。
研究表明,证人很容易受到外部引导 , 相信并不存在的事情,只要在他们观察到的事实和提问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然后暗示他们相关事件的虚假或情感信息。心理学教授伊莉莎白·罗芙托斯(Elisabeth Loftus)的研究工作显示,在引导下,人很容易相信过去并没有发生,但在日常生活中熟悉和普遍的事件。比如说,她的研究表明,人会相信儿童时代一些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的事件。
研究还表明,陪审员比较信任证人,即使后来证明证人 辨认有误 的情况下同样如此。有时,证人在证词 缺乏准确度 的情况下,却表现得信心十足。而证人越是表现得自信从容,陪审员 就越加相信 证词 的真实性。如果对 场景记忆 的证词 越是具体和详细,则越容易说服陪审团。证词如果生动,同样显得可信。
在审判席上,儿童证人(child witness)总是可靠吗?
同一位受困扰的儿童进行交谈时,心理学家能够把从未发生的不幸的事件移植到他的脑海中吗?
受幻想和暗示的影响,童年时代的记忆并不可靠。有一 些实验表明 正常儿童是如何受到暗示影响的,而那些虚构的情节具有重大的影响。儿童会相信不存在的事件,或者做出错误的描述。长此以往,这些虚构的故事就变得越来越具体,并填充了生动的细节,显得更加可信。
注意点
·记录下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