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学习小结
一. 学到什么
M1是教练之道,讲的是教练者与被教练者一起,让被教练者不断向内探索,驱动自我成长的旅程。
首先有三个基石假设,
第1人是有盲点的。
第2人是会成长的,(成长性思维)
第3人的行为反映了一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 (ABC)。
如果被教练者想要成长,他要面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价值观,相信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和改进,自己是会成长的。它是从无知无觉到正知正觉的过程。
接下来讲的是如何跟被教练者一起探索?
教练步骤CDCAS
在开始教练之前,根据被教练者的能力和意愿,区分他是否适合教练。在能力高,意愿低时,才用教练技术。
C 与被教练者建立信任和明确目标
D 通过区分思维模式和干扰, 让被教练者发现盲点
C 激发被教练者的信念,让他作出自己的选择
A 让被教练者制定行动计划,达到可衡量的成果
S 适时的停顿,关注被教练者感觉,让他赶感到被同理
教练的能力包括LDQF
L 关注被教练者讲话的内容与表情,行为,语音,语调,语速的关联
D 关注多种干扰项的区分
Q 关注两个要点,1. 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必须要放下教练的批判欲,增强无知欲...所谓的放下不是指没有批判欲,没有批判欲是不可能的,教练要做的是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批判,使其不被表露出来。2. 问题一定要简洁易懂,最好不要超过10个字。
F 所有的反馈是以利他为前提,并成熟的应对被教练者对反馈的态度。
两个工具,第1个是时间轴,第2个是平衡轮,都是用来帮助被教练者发现自己盲点和明确目标。
二. 感悟什么
1. 哲科思维 vs. 教练思维
这次上课由于和另一个学习冲突,第2天请假参加了哲学科学思维的训练,第3天再回来上课的时候,明显感到了两种授课方式的不同。在哲科思维中,我们强调的是逻辑,基石假设...结论都是可以被推导和求证的唯一答案。而在教练课时,我们强调的是感觉, 自身的感悟和发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哲科思维像冰冷的戒尺,它无情的丈量着世间万物,而教练思维像冬日的阳光,赋能世间万物,期待万物的成长。
这让我想到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区分场景来应用哲科思维和教练思维。哲科思维关注事,明辨是非,讲道理。教练是关注人,赋予人能量。试想一下,在处理家庭关系问题时,用哪种思维模式更好呢?
2. 关于教练的分寸和时机
刚刚开始学习教练的时候,大家都希望提出很棒的问题,能够把被教练者问住,因为这样,既可以帮助被教练者发现盲点,也能够证明自己很厉害。
在我们做教练时,必须清楚的知道,被教练者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成长,他的成长应该归功于他自己,不是教练。
教练的品德在于恰如其分。不仅要适时的提出适当的问题,还要根据被教练者的情况,适时的保留那些不合时机的问题,即使教练已经发现了那是被教练者很大盲点。
3. 关于教练能力
1). 教练他人, 先从教练自己开始 读懂自己,修炼自我,才有可能读懂别人;
改变自己,放下自我,才有机会给别人照镜子。
2) 一切皆因果
时间轴是分析因果,平衡轮是分析因果,一切事情都是通过时间和资源作用后种的因和收的果; 相信因果,缕清因果,才能帮助自己和他人正视,接纳因果,以致将来的改变; 因果循环,动态发展,要改变果,从自己这个因开始。 价值观主宰了信念,信念推动了选择,选择区分了行为,而行为造就了结果...结果又反过来强化或颠覆了价值观,如此循环往复;所以要想改变结果,必须追根溯源,褪去表像看内核(价值观),评估行为,选择,和价值观是否统一,有意识的向内看,做出修正...而推动改变的力量来自慈悲心和爱,是对世间万物的慈悲之心和对自己及芸芸众生的无私的爱。
3).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探索
教练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被教练需要开放,坦诚,有意愿,教练需要放下自我,聆听和引领; 放下自己的七情六欲很难,如果放不下,有意识的放下控制欲,评判欲,提升无知欲来控制自己; 聆听说的不是听,是全方位观察,从声音,语速到表情,配合说的内容去判断对方的状态,情绪,事情,以及背后的选择,信念和价值观; 引领需要演绎加布局,根据前面的聆听,迅速判断各种可能性(这里是演绎),找到进一步验证的问题(这里是布局),问题的背后是对人和对事物客观的思考逻辑。没有客观,逻辑是偏颇,执于一端的,没有逻辑,问题是分散,无力的。在与被教练的问答中,用问题的方式帮助对方看到自己未发现和未思考过的盲点,帮助被教练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探索过程。
三. 改进什么
1. 需要更加熟练的运用提问达到CDCAS各阶段的目标
2.多关注被教练者的微表情,微动作,语音,语调,语速与谈话内容的关联,更好的帮助被教练者发现盲点。
3. 在教练之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了解被教练者的背景,从他身边人那里得到反馈,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被教练者。
4. 永远记得被教练者的成长应归功于被教练者自己,而不是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