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记得彼得蒂尔在《从0到1》的前言中说,他在面试别人的时候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什么东西是你觉得别人都认为是对的,但事实上却刚好相反的?
按这个标准,当蒂尔碰到赫拉利时,一定会马上喜欢上他的,因为他就蒂尔口中说的这种人。
这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体现的证据多不胜数。比如赫拉利说其实认为人类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进入农业社会是极大进步的理论是“史上最大的骗局”;比如说其实国家,货币,公司,宗教等这些只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东西,当你不相信的时候,它们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又说人类是造成其他动植物灭绝的最大凶手、《独立宣言》其实并没有丝毫生物学的依据、历史从无正义、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以人类福祉为依据、21世纪的人类并不见得比一千年前的人更幸福快乐………
提出危言耸听的言论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是能提出这样的论断,并且有能经得起推敲的逻辑来支撑,这就不简单了。
我想,蒂尔在面试赫拉利时一定会一边面带微笑、一边饶有兴趣的听这个人掰来掰去的。
二,
还是得从本书开始说起。如果你觉得你在读这本书时并没有遇到很多的障碍,感觉读的很顺畅、很容易理解,那你可能就要小心了。因为就经验来讲,这本书绝并不像感觉上那么容易理解。
如果你对此还心存疑惑,觉得完全理解了,那可以试着回答一下如下的问题:
1,为什么作者认为人类其实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物种?
2,智人为什么会在所有人类中脱颖而出,成为仅存的人种?
3,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的意思吗?
4,其实作者倾向于认为帝国造成了世界文化种类的锐减,对吗?
5,为什么是在经济、政治、军事都不占优势的欧洲最先进行殖民和帝国扩张并几乎统治了全球,而不是在同时期处于绝对优势的中国和印度?
6,作者认为,相对来说,多神论者比单一神论者会更加宽容,为什么?
7,全书第三部分人类的融合统一为什么放在农业革命篇章之后而不是科学革命,两者有什么关系?
……
类似的问题还能提出很多,如果你不能很明确的说出答案并提出依据,只能说你只是读懂了书中的字,而不是这本书。
造成不容易理解的情况其实正是因为它的易读性。这听上去有些矛盾,但体会一下就知道了。正因为读起来不费力,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往往就会觉得自己懂了,而忽视了它的结构逻辑和真正的结论。这是在阅读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三,
想要用短短的四百多页就写完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这无疑是痴人说梦,历史再简也不会简到这种程度。所以不要被它的名字所骗,这不是一本单纯的历史书,甚至史实很少很少。我更倾向于赞同推荐序中所说的,历史写到这个份上,只能脱离历史,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了。更多的是截取一些史实总结出某些通用的规则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这就站在了相当的高度,让人读起来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有趣的是,赫拉利在得出很多结论时,却又显得非常的犹疑和不确定。比如在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认知革命时,就直接说“不知道”。这种率直的态度,比每天看到的心灵鸡汤中“我有一个朋友”,ta不拉不拉不拉的经历然后就得出一些貌似普世的真理给你要负责任的多。
四,
据说很多管理人士也从本书中得到了很多启发。比如去年很火的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领导力论坛上的演讲,主题之一就是强调保持组织敏捷性的重要性,其依据就是书中谈到认知革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人类的语言功能。
人类可以依靠语言来交流信息,也可以用来“八卦”,维持相互间的关系。研究证明,在不超过150人的群体中,仅依靠语言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维持群体的稳定运行,但是超过150人就不行了,沟通就会有障碍,必须要有新的沟通机制和规则。
张小龙是个明白人,至少他在看到这本书时能提出这样的担心,想必他在做腾讯邮箱时候的团队情况让他印象深刻。实际上,这个观点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甚至是显而易见的。组织越大,信息的交流会越困难,越显得没有弹性。然而组织灵不灵活、有没有弹性跟大小没有绝对关系。有很多不到100人的团队,沟通的氛围却跟官僚机构一样能把你逼疯;也有规模非常大的企业,能做到“大象也能跳舞”。决定组织灵活性的要素,还在于扁平的组织结构和清晰的指挥链,而不完全取决于规模。
五,
解决人类大规模合作,必须要靠“虚构的现实和故事”,比如宗教,某些信念,某些理论,某些主义。
国家和民族主义是我们比较看重的,因为现在是个讲爱国的时代,宪法规定人人平等,这个基本精神跟《独立宣言》的基点神似。这时候赫拉利说,醒醒吧伙计们,这些都是虚构的东西,人人平等并不真的存在,阶级的存在才是人类社会真实的境况。并且人类喜欢划分阶级,不论是用肤色,性别,民族,收入,消费等级等等。现在流行的粉丝经济和社群运营,其实也是把人分成了不同人群,这个道理和功能与阶级类似。
近年来,公司们对“虚构的故事”这件事可谓非常“拿手”。既然理念什么的可以让人更好的合作,体现在公司层面就是所谓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等等,现在流行的叫法是“企业文化”。公司们对制定自己的文化可谓趋之若鹜。无论是面试还是被面,你要不介绍自己的使命价值观等等都不好意思跟人谈话。
然而人们对于这个道理的理解又明显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使命,愿景可以有,但是你得能让人相信,而相信的最好方式是制定者本人要深信不疑、执着践行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加以验证。
遗憾的是没有多少公司能做到这样。他们以为让员工深入了解、认真体会、直至熟练背诵就达到目的了。
这样的使命和价值观只是让人听、让人看而不会被认可,仅此而已。
六,
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本书中讲述了罗马帝国的衰亡,也对基督教的兴起、传播进行了描写。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态度是有屡次反覆的,这时而打击时而赞同的反覆态度并不像人们认为的只是视是否有利于其统治那么简单。在对基督教进行打击的阶段,也曾进行过残酷的镇压和杀戮,包括把耶稣钉了十字架。
整个罗马帝国时期被杀害的基督教徒约有数千人。如果你觉得这个实在是充满血腥,那应该了解一下下面的数字:基督教后续演变、分裂成的不同教派为了维护各自坚守的“真理”相互攻伐、杀戮彼此的教徒,人数达数万人。
罗马人是多神论者,只要你认可和接受他们的神,他们也认可和接受你的神。而在唯一的神这个问题上,基督教徒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哪怕都无法证明彼此的正确性。
无知不可怕,无知+狭隘才可怕。
七,
培根有一句名言:读史使人明智。如果他是指能让人开阔视野、明白很多时候选择和可能不止一个,这话是有道理的。如果是说读史能让人更好的判断未来的走向,那他就错了。没有人能准确的预知未来。
从现在看未来,就如同过去看现在,只是充满了混沌。
“今日之事,后必再有。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话与上面一句并无矛盾,尽管知道历史是从一个路口走向另一个路口,你却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拐弯。
所以以历史的角度问一问“人类比之前更快乐吗”这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科学革命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高铁和飞机让人跑的更快,手机和互联网让人们随时随地联系彼此。只是很多人忘了问一句“然后呢?”赫拉利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尽管他自己也无法回答。
读史使人明智,在这件事上,《人类简史》这本书做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