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什么一直想要去做、却迟迟没有动手开始的事情?
我有!
而且还有很多!
我一直想好好的练练字,我的字写的“很孩子气”(昔日某领导评价),所以当杨成在群里召集手写祝福的时候,我很汗颜不敢主动报名。
我想好好学习英文,今天有挪威的客户来公司,听着坐在旁边的博士熟练流畅的翻译,我汗颜极了,我始终只能听得懂开端,永远处于:“我们下一步巴拉巴拉,所以我们决定巴拉巴拉,这是我们的巴拉巴拉,我们希望巴拉巴拉”,是的,关键的地方永远听不懂——文盲的感觉真的好难过。
我想学习画画,每次觉得词不达意的时候,每次脑海中有画面的时候,我就很想把它画下来,看着别人寥寥数笔就能够把心中想着念着的呈现出来,除了羡慕嫉妒,还是嫉妒羡慕。
我想学游泳,我想学做西点,我还想学钢琴,我还一直想着赶紧去好好练练开车不要做本本族。我想学的事情,很多很多。
可是以上这些,除了英语今年捡起来了——还处于弯腰去捡的阶段——其他的我都没有真正实践,我一直说你看我哪有时间。可是,自己也心虚的,是真的没有时间,还是害怕失败不敢尝试?
今天的晨读给了我新的思考方向,作者菲尔.奥莱在他的《目标感:28天养成卓越人士的思维和行动模式》一书中提出来,“目标感”,“感”其实比“目标”更为重要。
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全新的思路!我突然想到昨晚补课到十点半,就是因为这个月的计划之一是要完成秋叶PPT21天训练营的课程。因为各种原因课程的学习时断时续,月底将近我还有三节课没有完成。这种要把目标尽快完成的感觉一直在督促我抓紧一切时间去行动、尽快的完成课程。仔细分析感觉一下,这个时候在督促我完成目标的,明显已经不是目标本身——PPT课程学习——而是要完成目标的这个感觉了。
那么如果加以留意、合理利用,这一点不就可以帮助我完成我想要实现的目标了吗?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建立联系:将自己与成功实现时的样子联系起来。
设想整个过程,自己是通过怎样的努力过程,最终取得了目标的成功的呢?每一个环节,想的越清楚越详细越好,每个细节都设想的很仔细。然后借助外力,比如说一张随身卡片,一个特别的标志,假设这就是成功后的目标,时刻可以看到的,时刻可以将它与目标达成联系在一起。这样只要看到这个标识,你就会联想到你的目标,就会想到你目标实现后的样子。而为了早日看到真正的这个样子呈现,你就会不自觉的想要尽早的去开始。
张弛有度:经常跑步的人都会知道,每天跑步其实并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因为肌肉的微小损伤是需要24-48小时的彻底休息才可以完成修复,并在不断的损伤、修复过程中越练越强的。所以间隔一天慢跑一天,才是慢跑健身的最佳方式。
达成目标也是如此。一直紧绷着弦跑跑跑,人会很快的疲惫。适度的放松一下,再跑起来,才可以跑的更远、更持久。
写晨读其实也是如此,每天写每天写,难免会遇到没有灵感写不出的时候。遇到有灵感的时候就好好写,没有灵感的时候就简单写写,不刻意的强迫自己一定要写的怎样怎样非最佳不可,自然不会觉得很疲惫,也就自然不会觉得每天写是件压力很大的事情了。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适度的给自己安排休息的时间。在《刻意练习》中其实也有提到,我们需要适度的在大脑中进行思考修正,在我们以为自己放松、没有思考目标的时候,大脑其实在自动的给我们做调整修复,等我们重新开始目标实现之旅时,也许你会发现,你的进度比没有休息来的更快。
创造环境:在厨房自然会想找吃的,在书房自然想要翻翻书,在怎样的环境下,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要做相应的事情。当我们想要去实现某一个目标、而没有动力的时候,不妨试着,给自己创造一个适合实现目标的环境。
比如说,我想写一篇3000字的读后感,那么我就给自己布置一个环境,除了要写读后感的书和电脑,什么都不要留下——尤其是网络——除了看书和敲字,什么事都做不了,那么我只好乖乖的看书敲读后感了。
我有很多想要一个一个去实现的目标,我也知道不可能一下子所有的目标都实现。我只好给自己列一个又一个的计划。在小灶群,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其实不是写了多少字得了多少最佳,而是真的把以前一直停留在设想中的计划一个一个的列出来,然后又一个一个的想要去实现它们。在这个催促感的压力下,我才能真的逐一的去完成这些事情。当一个目标被分解为一件又一件明确的事情的时候,其实,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完成了很多目标。
目标感,最能督促人行动的其实并不是那个“目标”,而是那个“感觉”。这是很新颖的启发,我深有体会了。那么你呢?是不是跟我一样,也有很多想要去做的事情呢?试试看吧,这种感觉的培养,真的对实现你的目标,很有帮助哦!
赶紧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