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6号,第二课内容:
哈喽,大家好!我是张奇老师,很开心,和大家再一次在群里一起来学习。
您看到的这张图片是今天晚上课程的思维导图,望大家提前熟悉!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第三把刀和第四把刀。第三把刀叫做打骂。第四把刀叫做讽刺。〔打骂会砍掉孩子的自尊,把孩子逼向崩溃〕。
那么各位,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张奇老师经常讲到的一个问题。我每次去做演讲的时候,讲到这个话题我都会去问。我说,我们孩子犯错之后能不能打?有的父母举手说可以打。那有的父母就说不能打,有的父母不知道到底能打还是不能打。但是各位,在这里我明确告诉大家,在孩子犯错之后,能不能打?取决于三个因素:
1.性格2.原因3.场合
三个因素是性格,原因和场合。那关于孩子的性格分四大类,第一种叫做和平型,第二种力量型,第三种完美型,第四种,活泼型。
1.和平型2.力量型3.完美型4.活泼型
给大家讲和平型,力量型,完美型,活泼型,可能大家不是很理解。那举例说明,西游记大家都看过,那在西游记当中师徒四人的性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沙僧,他就是和平型的一个人,那你在唐僧取经的路途当中,他任劳任怨,很少去讲话,他讲的我们大家记得住的无非就是那几句,大师兄,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对吗?你看他,这一路上和平型的人就是沉默寡言的一个人。那我们再来看力量型,在师徒四人当中,谁是力量型呢?悟空,悟空就是属于力量型的。在唐僧刚刚说不收孙悟空为徒的时候,孙悟空听他的话吗?在西天取经的路途当中,孙悟空有多少次想回花果山。那每当唐僧念起紧箍咒的时候,孙悟空就会怎么样?就会臣服。
所以说,关于力量型的孩子,我们能不能去打?各位,我明确的告诉你,力量型的孩子,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你打他(她),或者你骂他,他(她)一声不吭,也不解释,也不哭,但这样的孩子,我跟你讲,他(她)记仇。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力量型的孩子,如果你让他(她)感恩你,信仰你,崇拜你,那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随便打他(她)都无所谓。但是各位有多少的爸爸妈妈能让孩子去信仰他(她),能让孩子去感恩和崇拜他(她)?几乎很少。所以说,孩子是力量型的,我们也不能去干嘛?不能去打骂。
那完美型,谁是完美型呢?唐僧是不是完美型?从西天取经,这一路上,他都尽善尽美的去做任何一件事情。稍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他自己都会过意不去。所以说,完美型的孩子做事情对自己要求是很严的,做事情,他(她)犯了错,他(她)自己内心都是很不舒服的。我们再对他(她)进行批评,进行打骂,他(她)的内心更加的不舒服。所以说,完美型的人也不能去打。
完美型和和平型,它们是有点类似的,就是不怎么喜欢去讲话。那不怎么喜欢去讲话,相对来说比较内向,对于内向的孩子,我们本来就不知道他(她)想什么。那我们再骂,鲁莽地去批评他(她),去打骂他(她),更会让他(她)把我们推得更远。我们更加的走不到孩子的心里去。
那活泼型,在西游记当中谁是活泼型?八戒是活泼型,对吗?你看,孙悟空每次打完他或者骂完他,过不了多久,他又是嬉皮笑脸来找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没有一类孩子是这样的,就是你刚刚批评了他(她),刚刚打了他(她),然后一转脸,他(她)又是该干嘛干嘛。所以说,这个孩子是活泼型。活泼型的孩子大大咧咧,那不怎么会记仇。但是你打了多了之后,他(她)也会变得越来越怎么样?越来越内向,为什么我们孩子小的时候都那么的开朗。越大,他(她)就越沉默寡言呢?各位,就是我们长期的打骂或者唠叨或者比较造成的。
那这是性格,我们说完性格之后,我们再来看,再说〔原因〕。有的时候孩子犯错,我们只看到了表象,没有看到孩子犯错背后的真相。所以说,我们不分青红皂白的,就会干嘛?去批评孩子,那这个也是不允许的。
那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场合〕。有的时候我们生气了之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不管在怎样的场合,我们都会对孩子进行批评,打骂,唠叨等等等等的。对吗?所以说,如果在很多人的这个公共场合,你对孩子进行打骂,进行批评。各位,孩子的内心会不会受伤?
各位可以写下一句话叫做:教育的起点叫做自尊,我们培养好了,孩子就自信了;我们培养不好,孩子就会越来越自卑。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注意场合,如果你真的真的控制不住自己,那么也要找一个私密的空间,就你们两个一对一的。千万不能在公众场合甚至在全家人的面前去批评或者打骂孩子。对这事,一定要谨记,因为每一个人不论年龄的大小,都有自尊。
所以说,孩子能不能打,可不可以打,我们要看以上刚刚讲的三要素,有没有得到满足。如果得到满足了,那OK没关系;如果得不到满足,那即便一个没有得到满足,也不可以去打。但现在我们中国很多家长都奉行的一句话,叫做“不打不成才”。就是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各位,即便打1万个孩子,最后也许也只能成才十个孩子。这十个孩子,为什么对父母那么孝顺呢?是因为孩子,他(她)能在父母打他的时候,他(她)能停站在父母的那一集,体会到自己给父母带来的痛苦,自己需要去补偿对父母的伤害。但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千分之一的概率而已,各位同意吗?而其他(她)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的打骂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我们总以为棍棒打骂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种只顾眼前,不顾未来的做事方式会毁灭掉孩子。也许孩子在当下那一刻,她(他)臣服于你的威严。但是这种打骂只是压抑着孩子,并没有让孩子因为真正的意识到问题而去调整自己。一旦离开那个环境,他(她)一定会去找到一个发泄口,做回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所以说,各位,棍棒底下不一定出孝子,这是第一点。就是今天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打骂会毁掉孩子的自尊,我们经常会要求孩子打了之后不许哭,哭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却不知孩子的哭,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已,是在将内心的痛苦和阻力宣泄出来。你打他(她)的时候,他(她)愿意和你反抗。但是通过这种反抗,他(她)能把负能量给发泄出来,负能量就不会在孩子的心中停留,孩子内心出问题的概率就会变少。那如果孩子内心的痛苦没有得到发泄,他(她)的自尊就会一次又一次的被干嘛?被伤害。最终他就会丢掉自尊,走向崩溃。
刚刚张奇老师有讲过,每一个人不分年龄的大小,都会有自尊。而自尊是人精神生命的底线。人一旦自尊受到伤害,就会本能地通过某种方式来进行反抗。当孩子出现状况时,大多数父母又会选择以暴制暴的方式。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打骂,直接砍去了孩子的自尊,把孩子逼向崩溃和自暴自弃。
长期被伤害的孩子,会产生绝望和报复的心理。丢掉自尊的孩子,性格最容易走向极端,要么厌世,什么都不干;要么变态,什么都干得出来。
没有自尊的孩子有两种表现:第一,狂妄自大,为了证明自己其实很厉害,为了维护自己最后的自尊,他会反其道而行,就会不择手段,狂妄的孩子终究会在沉默中爆发,他(她)会疯狂的报复社会。这种孩子,将来会走向极端,甚至走向灭亡。因为没有得到父母公平的对待,没有受到真正环境影响和肯定,所以他(她)会追求报复,带来快感,以此来填补年幼时内心的空缺。如今社会上很多未成年人犯罪手段越发的凶残,及后果也是极其恶劣。这些骇人听闻的案件,就越来越能证明这一点。
举例说明,马加爵事件,大家可以去网上查一下马加爵案件。马加爵这个人年幼时候的这个生活环境,他家里面是很贫穷的;他从小学习都很好,但有一次考试,因为马加爵没有考到全县第一,考了全县第二。老师一个电话给父母打过去,老师的意思是说,如果孩子能再认真一点,就能考全县第一。当马加爵很开心,回到家里跟父亲讲这件事情的时候。父亲什么都没有说,直接一个巴掌打到他的脸上,然后转身就走。各位,在那个时候,他的心里已经种下了不平衡感,他的自尊就已经受到了摧残。所以说,他才会在成人之后,他去干嘛?疯狂的去报复这个社会,一口气有计划地杀害了四个人,伤害了他四个大学同学。
所以说,走向极端有两种表现:要么就是狂妄自大,要么就是自暴自弃。让我们再来看看,自暴自弃。这种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情都是保持无所谓的状态。经常有父母反映,在孩子小的时候,当他(她)不愿意做写作业的时候,自己打骂几下,孩子就会去认真的写。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方案就没有效了。无论自己怎么打骂孩子,孩子就不愿意写作业,他(她)一定不会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各位,其实只是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打骂造成的痛苦,比写作业的痛苦要大得多,孩子自然就会选择去写作业。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做作业越来越多。当做作业的痛苦大于父母打骂的痛苦时,孩子自然就会选择承受父母的打骂。而父母越打骂孩子,孩子就越不着。渐渐地,这个孩子对其他事情都会越来越无所谓。它就形成了一种错觉,反正做不好,挨顿打就能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活在打骂之下的孩子,他(她)总是会想着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活在自己不好的世界里。渐渐地,他(她)就开始对自己失望,对世界失望,从而走向自暴自弃,甚至抑郁,自闭。终究会讨厌这个世界,在沉默中灭亡。
各位,当我们举手打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一定要先想一想。我们一定要记住的:当孩子是因为犯错,成绩不好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他(她)心里对我们是有一份亏欠的,是对不起了。那这种对不起了,这份亏欠是他(她)接下来好好学习的动力。但是如果我们因为暂时的不好去打他(她),那么我们带给他(她)的痛苦和阻力远远大于他(她)亏欠我们。这种感受的影响,到最后就变成了我们亏欠孩子的。那就有足够的理由,干嘛不好好学习。当孩子长久生活在打骂和暴力的环境当中,他(她)就会受到伤害,容易冲动犯错。我们一定要在孩子面前管住自己的手和自己的嘴,要把孩子的这份亏欠变成他(她)学习的动力。
各位,我们讲完打骂之后,我们再来讲一讲〔讽刺〕。讽刺,会砍去孩子的善良,让孩子的心灵走向扭曲。我相信讽刺对所有孩子来说都不会陌生,他(她)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来自老师,父母以及同学的讽刺。在大多数父母看来,讽刺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这种语言上的暴力带给孩子的内心的不痛快,能够激励孩子前进。更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是我生的,我养的,我有权利随心所欲的说他。表面上看,讽刺比打骂文明很多,但是带给孩子的伤害却是不容小觑的。比如说,我们经常会去说,还说你能考出好成绩,除非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你知道你有多能干吗,你还去帮别人,你可考的真好啊,只差一分就。
各位,我相信这种“赞美声”是父母再熟悉不过的。而现在恰恰有许多孩子因为这种熟悉而又刺耳的“赞美”,失去了自己。
各位,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这种讽刺。就是因为这种讽刺让孩子感受到不快乐,所以他(她)们才会难受和逃避。很多父母都奉行什么激将法,因为只有给孩子压力,才能让孩子有追求上进的动力。但是却不知道这样做是以牺牲孩子的心灵为代价。这种话语,表面看似给孩子夸奖和鼓励。但实际上的传递给孩子的是否定和不信任,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虚情假意,感受到你的不遵循。这种感觉,与直接否定孩子相比,那更为恶劣。
各位,我们再来讲,第二点讽刺是孩子心灵扭曲的导火索。有些父母并不知道自己在不经意间的嘲笑,讽刺或挖苦孩子,也许只是他(她)们没有能够管住嘴。但看得见的是对孩子的这种期待,看不见的是对孩子的内心带来了伤害。喜欢讽刺的父母,他(她)们的内心一般都是比较自卑的,这些父母通常不相信孩子能够做好这些事情。其实是用这种方式来缓解对自己的不自信,对孩子的不自信。
更有甚者,不仅不会雪中送炭,反而是落井下石。芳孩子在一次失败的时候,他(她)并没有给到孩子鼓励,赏识和肯定,而是将孩子推向了更加的不可能的深渊。在我们经常会讽刺我们的孩子,怎么说,“上一次说了这一次一定会好,我看你这一次做了还真的怎么样,很好”。各位,在这一刻,孩子原本已经被伤害的内心,并没有得到温暖和呵护,反而更加的寒冷。而当孩子有成长的时候,我们忽略不计,一旦发现孩子有不好的地方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讽刺。让孩子整天活在自己不好,自己不行,不快乐的环境当中。
所以,父母之所以讽刺,是因为父母站在比孩子高的地方看孩子,觉得他(她)很幼稚,还不够成熟,觉得孩子还需要承担更多。但是当孩子被讽刺的时候,会明显的感觉到父母对自己上心的事情不屑一顾。既然你对自己如此认真的想法都不屑一顾,那干脆放弃好了。因为即使我们再努力,父母也看不到。如此一来,孩子便会觉得所有的赞美都是虚伪的,这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有要想有父母想要达到的某一种目的。
所以说,一旦孩子感觉到自己真实的表现,真实的想法和决心遭到讽刺的时候,他(她)下一次就不会在父母面前真实的表现自己。他(她)就会伪装,就会撒谎,也许他(她)明明知道事情是不对的,是他(她)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但为了避免自己遭到这种讽刺,他(她)就会刻意的去迎合父母,就会扭曲自己的心灵,他(她)做错了事情都不会讲真话,都会按照父母的希望的去发展。渐渐地,他就会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哪怕是装,他也愿意。因为至少这样不会让真实的自己再受伤害。最终,讽刺这把刀会砍掉孩子的善良与纯真,把孩子逼向虚伪和扭曲。
父母讽刺孩子不仅会阻碍孩子和自己之间的交流,还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级别。更可怕的是,长期以往会让孩子也学会这份功能,让他(它)也获得这份不良的沟通方式,给孩子的未来带去无限的阻力。
各位,这句话一定要写下来哦!我们不应该让孩子丧失诚实与善良,更不应该让孩子因为讽刺而降低自己在同伴和自己心目中的位置;我们要让真诚的赞美和鼓励,代替讽刺;让孩子的上进心得到保障,还给孩子纯真与快乐。
各位,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感恩您的聆听,感恩您的支持与陪伴,感恩有您!我是张奇,在下一节课,我会给大家分享怀疑和抱怨,熬夜给大家分享怀疑和抱怨。那在下一次课程之前,大家觉得你身边如果有要学习的父母,一定要把他(她)给拉进群里来,让他(她)们跟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起来成长,改变和突破。各位,学习的机会很难得,其实我们从学校出来之后,我们很少在学习了,对吗?所以,我们人总会范两个错误:第一个就是毕业之后不再学习,第二个就是结婚之后不再相互的欣赏。所以说,各位学习的机会,真的真的很难得,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份机会,如果你身边有需要帮助的家长,一定要把他(她)给拉到群里来。
最后,张奇老师再唠叨一句,大家一定要把你的收获分享出来,因为你听见脑袋里面的是知识,是张琦老师的,分享出来才是你的。有很多家长都跟张老师说:“张老师,你讲的我都知道了。但每当张奇老师提问他(她)的时候,他说,‘讲过吗?我不记得了,我好像有印象’”。各位,我不希望我们的学习只是一瞬间,我希望我们的学习是,这堂学习是可以持续下去的,好吗?各位,期待在群里看到您的分享,加油!
感恩您的聆听,感恩您的支持与陪伴,感恩有您!我是张奇,张开嘴巴,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