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读李娟。
这次李娟写的是当年和母亲、叔叔、外婆一起在边疆种植向日葵的生活。向日葵自带美感,当大片的向日葵呈现在面前的时候,那种可以想象的震撼、可以想象的排山倒海般的壮观足以令人慑服。但这本书几乎没有正面描写过向日葵的美感,也没用专门的文字描写向日葵带来的视觉的震撼。如果那样写,可能就不是李娟,而是到边疆体验生活、满是小资情怀的一个人,写成的文章会柔弱成一根纤细的枝条,随风招展。但李娟的文字有韧性,她的文字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明明是一棵参天大树。
李娟没把向日葵当成一幅画来欣赏,向日葵是母亲和叔叔重要的生活来源,这是经济作物。换一种更加务实的眼光重新审视向日葵,自会褪去一些美的光环。光是种下种子,就一波三折,种下的种子被鸟儿吃了,连吃三次后,鸟儿迁徙,才得以存活。在广博的土地上耕种,根本无浪漫可言,更多的是艰辛与明天不知会怎么样的心惊胆颤。
有一篇李娟写到母亲耕种的场景,场景令人忍竣。她写母亲为了省事,脱掉所有的衣服,在地里赤身劳作,广博的边疆人烟稀少,这为母亲赤身耕种提供了便利。这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而是母亲对生活和劳作做出的自我妥协。在这种望不到头的耕作中,什么都可以抛下,甚至是遮羞挡体的衣着,当这些都放下的时候,投入的快乐竟是毫无“负累”——一丝不挂,真的是没有负累。现实如此波折,李娟和她的母亲却没把苦看作苦,在文字里处处有惊险和惊险过后的快乐。生活就是这样,坦然地接受它,感觉也会平顺许多。
生活的艰辛远超出想象。李娟写到,有一年带着外婆在外面打工,她一边照顾外婆,一边上班。外婆渐渐忘事,白天只得把她锁家里,每天一到下班时间,外婆透过玻璃看着李娟归家的路。那是怎样一种期盼。李娟每个月只挣600元,生活费200元,房租200元,还要存200元支付冬天的取暖费。生活的磨砺没有让李娟的心变得更粗糙,却把它打磨得更加细腻与柔软,也更加坚韧。
难忘的一个章节是,外婆和母亲一块在边疆生活后,母亲看外婆的脸色越来越不好,变得越来越黑,李娟赶回家,问母亲,最近给没给外婆洗过脸,母亲说回来从没有洗过……李娟的厉害之处在把这些日常小事写得生动有趣,她没有刻意地暴露烦恼,也没有着力描写那些艰辛与痛苦,这些她都轻轻带过,她更着意于自己看到的世界,她略带喜感的看这个世界,才从平常、困苦的生活里看到了明媚与光亮,这些扯开重围的明媚与光亮,李娟牢牢地抓在了手中,用文字呈现了出来。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乐观与豁达,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乐观与豁达里写出清冽的文字,当更执着于生活的那些牵绊时,眼睛里的视野变得更加局限,心情负重,文字自然是有着莫名的哀怨。
为什么许多读者和我一样都喜欢读李娟的书?李娟的文字像是未经污染的泉水,这是来自自然的馈赠,喝到口中既没有滤去所有杂质像纯净水那样的软糯口感,也不是直饮水那样的粗粝,李娟的文字和泉水一样别具风格,每一次阅读都能得到不一样的回甘与味道。
李娟的文字少有修饰,也无匠气,也不无病呻吟,在小事中能深入辟里,这种浑然天成的文字令人着迷,也令读来心生羡慕。
我总在想,李娟是如何挤出时间写作的呢?当年的生活繁忙且琐碎,每天不是劳作,就是无休止的家务,她如何在繁困的现实里构筑自己的文字梦想呢?没有找到过相关资料,但肯定是当年的她勤于笔耕,才造就了今天的李娟。
��s��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