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杀死庸碌的情怀

1

去年6月底,我采访了一个民间剪纸艺人戴师傅。

戴师傅小有名气,单幅作品最高可以卖到一万元,不少人慕名前来求购。让我惊讶的并不是她的作品这么有市场,而是她在成为一名剪纸艺人之前开了20多年的公交车。是的,女司机。

20多年前,公交车司机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工作,国营单位,稳定、舒适。那时候的女司机也很稀少,青春年少的小戴往驾驶室一坐那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天天蒙蒙亮,小戴就进入车场,开始进行发车前的车辆检查,查机油、查看车胎压,启动预热,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

起步、靠站、停车,再起步......

起步、靠站、停车,再起步......

起步、靠站、停车,再起步......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小戴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在同一条线路上行进。一晃,20多年就这么过去了,小戴也成了老戴。

生活已经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碌。

有时候,在停车的间隙,戴师傅也会看看车窗外的街景,看看车水马龙的城市,看看行色匆匆的人们。一切好像都没变,可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

其实,戴师傅心里也藏着一个梦。15岁那年,她去参观了一个书画展,被其中一幅剪纸作品深深吸引,于是便对剪纸这门传统手艺着迷了。可是,随着年岁渐长,工作、成家、生孩子,琐事增多,生活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剪纸的爱好就这样在无形中被压了下来。而同时,天长日久不规则的饮食、长期在喧闹的环境中工作,对身体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012年,戴师傅45岁,她按照政策申请了内退。时隔30年,戴师傅决定重拾剪纸这个爱好。岁数大了,学东西不如年轻的时候,戴师傅相信勤能补拙,常常挑灯夜战,研究构图、练习刀法。

身边的朋友都劝她,退休了就好好歇着,何必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她笑着说:“这是我的一个梦想,爱上了就放不下。而且,再不试一下,我就没机会了。”

追逐梦想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未受过专业性的学习和指导,成了戴师傅的软肋。剪纸艺术博大精深,仅仅凭借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尽快提高剪纸技术,戴莉在网上查找了大量关于民间剪纸技巧的资料和剪纸作品素材,一有空就看。虽然是“零基础”,但她细心琢磨,从简单的剪“囍”字入手,刚开始怎么也剪不好,总是一不小心就将纸剪断,但她并不气馁,慢慢地能剪福禄寿、十二生肖,再后来能剪较复杂的人物肖像、松菊兰梅等。剪纸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习惯,特别是人物肖像,稍不留神就会剪坏,前功尽弃。一幅《老子出关》,光剪胡须就花了一天工夫。为了提高剪纸作品的文化内涵,戴师傅还研究传统民俗,在中国民间艺术这座百花园中汲取甘露。

凭着这股韧劲,她的剪纸手艺突飞猛进。每一幅作品都是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她的剪纸作品构图严谨、刀工细腻,既有浓郁的风土人情和民间特色,又有秀雅精致、玲珑细腻的艺术风格。

创作了这么多精美的作品,戴师傅从没想过把自己的作品拿去卖。有一次,她去装裱自己的作品,店主看中了她的一幅《斗鸡图》,掏出2000元强行买了下来。后来,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人看中了她的《九鱼祥瑞图》,愿出1万元购买,她硬是舍不得卖,她常常说,剪纸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心血和情感,自己将他们剪出来,他们就有了生命力。

不过,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凡有人结婚生子、乔迁做寿的,只要请她帮忙剪字画,她二话不说地答应,并在第一时间做好送去,分文不收。她说:“古代的剪纸本来有纳吉祝福、祛邪、除恶、劝勉、警戒等寓意,送别人剪纸,在送去祝福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5年来,戴师傅共完成了100多幅作品,有树木、人物、神话故事和身边景物。戴师傅还打算走遍黄石每个角落,把具有代表性的华新旧址、铜绿山古矿遗址以及东方山、西塞山等名胜古迹,全部剪出来,将来办一场个人的剪纸作品艺术展。

2

去年7月份,我在时隔4年后第二次采访了收藏家老刘。老刘搞收藏是半路出家,但是搞出了名堂,成立了黄石首家民间私人博物馆。

老刘原是黄棉(黄石市棉纺织印染厂)职工。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黄棉最辉煌的时候,建有针织厂、帆布厂、毛纺厂等30余家省、市、区属企业,是黄石赫赫有名的四大“万人企业”之一。黄棉还成为国旗、党旗定点生产单位,生产的“雄鹰”牌篮球鞋,成为国家和湖北省篮球队专用球鞋。

1984年7月,黄棉兴建商业一条街,还建起了纺织一路、纺织二路等五条路,办起了自己的副食商场、五金商场、百货商场,还有幼儿园、托儿所、医院、澡堂、招待所、电视台等,涌现出大小商业网点近千个。员工只需五六千元就可购买一套80平米的单位福利房。黄棉的托儿所不收费,幼儿园只收伙食费。员工每月除奖金、补助外,还发汽水、洗发露和水果等福利。

那时候,才30出头的老刘就已经是黄棉下属的三针织厂的副厂长。意气风发的老刘扛起改革大旗,破格起用有专长的人才、精简混日子的干部,使得产值、利税大幅度提高。由于业绩突出,老刘被提拔为厂长,他的先进事迹还被刊载在1984年的《湖北日报》上。1985年1月,老刘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厂长,被写进当年的《黄石年鉴》。一时间,老刘风头无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着企业改制的阵痛,黄棉在慢慢跌入“低谷”。1990年开始,黄棉出现了连年亏损,印染厂、纺织厂等企业纷纷转产或者倒闭。

已经迈入40岁门槛的老刘偏在这个时候腿部长了血管瘤,动过手术后就在家里休息。厂里不景气,很多人还等着吃饭,需要年富力强的人干事,老刘一合计就申请提前退了休。

黄棉渐渐陷于濒临破产的境地。一些职工得到通知:不需要每天都来上班,一个星期报到一次,领一百元。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坐在家里干等一百元,为赚更多钱,纷纷去了沿海务工。老刘上了年纪,腿部又动了手术,不能出大力,只能待在家里。

生活已经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碌。

老刘无所事事,常常一个人去街上晃悠。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时过境迁,昔日热闹的灯影厂房,开始变得冷冷清清。商业一条街也开始萧条衰落,路面残破不堪,路灯不亮、平房破旧。

喜欢走街窜巷的老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老火车站附近的地摊上发现一个人像瓷瓶。看到第一眼时就喜欢了,那个瓶子是青瓷的,上面有文字还有图案。当老刘得知这个瓶子居然是酒瓶时,既惊讶又欣喜,花20元钱买下来了。

老刘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只是多了一个收集酒瓶的爱好。从此,去废品收购站搜罗酒瓶几乎是老刘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去的次数多了,许多老板都和老刘成了朋友,一旦有了发现,便会马上通知他。有时候淘到了一个有收藏意义的酒瓶,就会对着它看上个三四天。

刚开始,他收酒瓶还遭到爱人的反对。但在他的熏陶下,妻子也开始喜欢上了酒瓶。家里没添置时髦家具,也没搞过装修,除了吃饭穿衣外,其余的钱都拿去收瓶子了。

后来有了网络,老刘就时常把自己收到的宝贝晒到网上,引起了藏友的强烈兴趣。一位山东藏友甚至专程开车赶来,愿出2000元收购自己看中的一个瓶子,结果被老刘拒绝了。但两人从此成了朋友。慢慢地,老刘结识了一批全国各地的藏友。20多年来,老刘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共收到了4000多个瓶子,成套的四大名著人物、八仙过海、福禄寿……

2012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我第一次拜访了老刘。他家是独门独户,位于老城区一个破落巷子里。近100个平方米的房间,被十几个博古架挤挤得满满当当。老刘说,酒瓶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特别是与陶艺、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融为一体时更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老刘希望,将来可以把他这个老房子改建成一个展厅,让大家免费参观,感受酒瓶中蕴含着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经过几年筹备,相关部门于2016年批准了老刘成立黄石首家民间私人博物馆的申请。博物馆成立后,很多人慕名前来来参观交流。老刘每天备好茶,等着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起品鉴酒器文化。

我再次拜访老刘时发现,原先破败的院落焕然一新,小院的墙上都用酒瓶做了装饰。白墙黑瓦,江南民居风格的门楼上灯笼高高挂起,灯笼下“一瓶醉”三字,甚为引人注目。

老刘说:“办一个博物馆已经实现了我平生最大的梦想,但酒器是永远观赏不尽的艺术长廊。”他已经不满足于做酒器收藏者了,他正积极谋划着做一个酒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老刘准备出本书梳理归纳他收藏的每一个酒瓶的特点,并写下它们背后的故事。另外,他还打算和黄石的一些酒厂合作,设计一些蕴含黄石地域特色的酒器,让更多人了解黄石的历史和文化。

3

5年前,我采访小汪,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小汪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双眼视力只有0.03,近乎失明。小汪还有一个身患侏儒症的妹妹,全家就靠父母在街边摆水果摊维持生计。

在小汪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给他讲连环画里的故事,逗他开心,给他鼓劲。尽管双目失明,尽管生活穷困,可是有父母的呵护,小汪还是觉得生活充满了温暖与快乐。可这一切在他12岁那年结束了。父亲遭遇车祸,猝然离世,给小汪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母亲要赚钱养家还要照顾妹妹,小汪要表现得坚强一点,不敢在母亲面前痛哭,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悄悄哭出声,释放心中的痛苦。

年幼的小汪想帮母亲分担家庭的重任,可他无能为力,每天只能默默躲在一个角落一言不发。想到自己漫长的一生就要在黑暗和庸碌中度过,他更是感到绝望。

小汪想去上学,可很多学校都不收,最后才辗转联系到一家盲文培训班。盲文班有二胡,小汪拉了几次后就喜欢上了。小汪想起父亲给他讲过阿炳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颠沛流离仍坚持勤学苦练而终成一代民间音乐大师的故事。想到这,黑暗中似乎有了一丝丝光亮!

由于没有专业老师指导,小汪只好自己摸索着拉。盲文班的姚老师听他拉了几次后觉得他很有天赋,决心找个专业老师给他辅导,便联系上了黄石歌舞剧院的首席二胡独奏师徐老师。

2000年7月,姚老师带着小汪敲开了徐老师家的门。得知小汪几近全盲,徐老师犹豫了,担心他学不了。但小汪执意将自己自学的曲子拉给徐老师听。一曲终了,徐老师感动了!他破例收下这个特殊的学生。

要学二胡,就要有一把自己的乐器。小汪咬咬牙,把一大盒攒了多年的硬币倒出来,一角、五角、一元……总共一百多元,买回一把最便宜的二胡,被他视若珍宝。

因为视力问题,首先要克服读谱的困难。小汪把眼睛紧贴着乐谱看,看了再拉,一两遍没记住,还要再看三四遍,乃至更多遍。更大的困难是,时间一长,双眼就生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汪首先想到尽可能地把乐谱放大复印下来。但乐谱放大后,仍然很吃力。他又尝试把乐谱翻译成盲文,摸一段曲谱再拉一段。

为了不影响家人和左邻右舍的休息,他就到少有人去的树林拉。夏天酷热,为防止蚊虫叮咬,他出门前用风油精把全身擦个遍,穿上长袖衬衣、长裤,即使热得大汗淋漓也不退缩。最艰苦的是冬天,气温有时在零下好几度。尽管穿着厚厚的棉衣,但是不能戴手套。手指与琴弦“亲密接触”不到十分钟,手指就成了冰棍,不听使唤,只有隔一阵就抓起一把雪,用双手拼命地搓,在冰雪的刺激下,双手发热了,然后再投入到乐曲中。就这样,每到冬天小汪的双手和双脚都被冻伤,痛痒难耐。

小汪几乎每天抄谱、记谱加之练琴长达十几个小时。手指磨出厚厚的硬茧,他就用小刀削掉,一层又一层,他的琴技也随之突飞猛进。

功夫不负苦心人。2003年,小汪在全省器乐考试中拿到最高级别的十级证书。2004年元月,小汪参加了“黄石市首届器乐电视大奖赛”,演奏的是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一曲终了,台下一片寂静,整个剧场好像空无一人。片刻后,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观众和评委都陶醉了、震撼了!他一举荣获了那次比赛的一等奖。

从那年开始,小汪先后多次参加了全国及省市重大赛事,获得多项荣誉,还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授予“十大杰出特艺人才”并被选入了省残疾人艺术团。

在小汪努力实现人生梦想时,爱情也悄悄来临了。2005年,他参加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时,结识了表演独唱的小霞。小霞是咸宁人,也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参加汇演时,两人经常交流。相似的经历、共同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两人有说不完的知心话。2011年3月,两人走进婚姻殿堂。次年,健康的小宝宝诞生。夫妻俩给孩子取名“亮亮”——孩子有双明亮的眼睛是他们最大的希望。

“虽然眼前是无边的黑暗,可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彩色的世界。”时至今日,小汪还是会时常想起父亲。他说,是父亲讲过的故事和深深的爱温暖了他的心,让他有了追求,摆脱了平庸,让自己黑暗的人生变得绚烂起来。

4

2007年,我结识了一个叫连福的网友。

那时候,博客还很流行。几个喜爱电视剧《西游记》的网友在新浪建了一个六小龄童的粉丝博客圈。一时间,聚集者众。作为看着《西游记》长大的我,自然也加入其中,后来还成为管理员之一。经常有网友分享《西游记》的幕后故事和六小龄童的最新动态,这其中最积极踊跃的是一个叫连福的网友。后来我们就互加了QQ,时有交流。

接触后了解到,连福才15岁,是山东德州人。连福尤其喜欢看《西游记》,小时候每每看完一集,属猴的他就会拿着棍子扮演孙悟空,和一帮小伙伴们扮作妖怪大战,保护师傅“西天取经”。那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萌发了当演员的念头。

连福上高中后给六小龄童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可是他并没有等到回信。他没有灰心,继续写信,寄出第二封信后,他收到了六小龄童寄来的带有六小龄童影视人物形象的一套明信片。连福开心极了,珍藏起来。

收到明信片后,他心中当演员的想法更加强烈,但真正让其下决心去做,是看到那么一篇报道。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连福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六小龄童到灾区慰问,有几个小朋友从废墟下被救出来,看到六小龄童说,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吗?我们知道你在五行山下压了500年都没事,我们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六小龄童没有想到,电视剧中的片段成为孩子们的精神支柱。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报道改变了一个农村孩子的命运。

连福大哭了一场,是为了灾区的孩子,也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家里没有钱送他到艺术院校专门学习表演,他的成绩也不理想,考上艺术院校也会非常困难。

不久后,连福就辍学了,连高一都没有上完。连福待在家里开始着手写一个叫《小猴王》的电影剧本,可在家人看来,他这是不务正业,就为他联系了学习焊工技术,将来好有个谋生手段。他不愿意去,也不下地干农活,还是整天待在家里写自己的剧本。

我看过他写的剧本提纲,说实话,确实很稚嫩,几乎没有发表或搬上银幕的可能,但又不好打击他。那时,村里人背后议论纷纷,“大小伙子,成天啥也不干,待在家里像什么话?!”家人也着急了,不停地数落他,“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孩子,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要不你也出去赚点钱补贴家用?”

几个月后,连福的剧本完成了,也仅仅是完成了而已,生活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可他承受的压力却越来越大。

2010年的春天,连福即将迎来十八岁,那时他已经在家中沉寂了一年多。他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到北京去闯荡。那是他第一次坐火车,在奔往北京的路上,他既兴奋又惶恐:要是不成功怎么办?要是灰头灰脑地返回家乡怎么办……后来,他想到六小龄童,想到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他给自己吃了个“定心丸”:即使不成功,也是对自己的一番磨练,因为不尝试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

到了北京,人生地不熟,他打听到群众演员聚集的地方,就直奔而去,然后剩下的就是等待。一段时间后,剧组需要一大批演员的时候,年轻秀气的连福就被招呼上了,在《解放大西南》的拍摄中,他是炮兵中挥旗的那个。

无论多辛苦、多廉价,只要有剧组招人他就去。他说他不满足于做一个人肉背景,要趁着机会多学习,一步步接近梦想。不久,稍有积蓄的他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进修班,学期一年。他年龄小,长相乖巧,又有礼貌,勤奋好学,很多人慢慢地熟悉起这位山东的年轻演员。

2011年6月,他在博客晒出了自己在《建党伟业》中饰演进步学生的剧照,并写下自己参与拍摄时的诸多艰辛。我看到后很激动地给他留了长长的一段话鼓励他,并表示一定去影院看,用实际行动支持他。

连福的人生梦想始终与《西游记》有关。

2010年6月,六小龄童在北京参加一个节目录制。得知消息的连福早早赶往现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偶像,虽然没有单独合影的机会,但已经让连福兴奋不已。从那以后,只要是六小龄童的活动,连福都积极参加。那年年底,六小龄童在政协礼堂参加一个慈善活动,主办方安排连福担任六小龄童的现场临时助理。在后台的休息室,连福第一次和自己的偶像对话。六小龄童关切地问连福,哪里人,在北京怎么样?回答完之后,连福说,正在上北京电影学院的进修班。“为什么不读本科呢?”六小龄童问道,这一建议给年轻的连福以后的演艺发展指明了方向。六小龄童鼓励连福要吃得了苦,经得起考验,就像他常说的: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连福在边接戏边进修的同时,准备着本科考试。2014年,连福顺利通过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成人高考,正如六小龄童指引的一样,开始接受系统的表演教育。如今,连福在上学的同时,签约了一个影视公司,他终于有了自己的角色,参与了几部电影的演出并担任制片人。连福正以奔跑的姿态,向梦想飞奔,实现人生的蜕变。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时至今日,连福的手机彩铃仍是《西游记》的主题歌。

2017年9月13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前喜欢把这些事情看得很重,比如高考,比如工作。喜欢看知乎和微博上“怎样才能考上清华北大”“如果做一个优质的大学生...
    梨衣子阅读 265评论 0 0
  • 越来越害怕做出改变了。 从前我想要的人生,一人一剑,亡命天涯,如今生活却是一粥一饭,煎饼加蛋。 有时候不知道自己一...
    黎饭饭阅读 242评论 0 1
  • 文 | 夏九九 情怀是疲惫生活中英雄梦想的最后保留。 01 日子过着过着,总有那么一刻,不止一次的,脑海里浮现出一...
    厦九九阅读 1,709评论 2 7
  • 每天记录3件感恩的人/事 感恩1. 感恩2. 感恩3. 每天记录3件新鲜事 新鲜1.温故而知新,此话真是不假。清理...
    lorislee阅读 1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