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快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这样的对话模式,是不是很常见?
这样的对话模式,是不是会产生很严重的人际困境?
答案是一定的。
凭着自己“所见”的“事实”义正言辞、一针见血的评论对方,这样真的好吗?
有一个词,叫眼见为实,意思是说我们见到的才是真的,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见的未必是真实客观的,而很有可能是经过我们大脑加工解释后的所谓事实。比如说我们看到下属在开会的时候使用手机,会想当然地认为他在”玩“手机,但事实上他有可能正在用手机做笔记。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并且很直接的表达出来,那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并陷入很严重的人际困境。
那么,怎么创造更好的沟通情境呢?《沟通的艺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式——知觉检核。
知觉检核的要素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第二部分,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第三部分,请求对方的澄清。
于是对于文章最开始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的关上房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喜欢我所从事的工作”(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这样说是不是好多了?一来我们没有马上下结论,二来我们给对方一个解释其行为的机会。
正如书中所说,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直觉外,知觉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但是,和每一个沟通技巧一样,知觉检核也不是一个处处皆有效的机械公式。如果你想要发展自我知觉检核的能力,在你决定何时及如何使用这个途径时,想一想下列决定因素。
一是完整性。我们不一定要体现完整的知觉检核的要素。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只说一个诠释加上请求澄清,可以只说行为加上诠释,也可以省略描述行为的部分。甚至最简略的知觉检核,比如只是简单的问”怎么啦?”也能奏效。你可以靠着别人的帮忙让暧昧混淆的行为产生意义,不过,当听来的判断有较高的风险时,完整的知觉检核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是非语言的一致性。我们经常说,你的眼神出卖了你自己。只有当你非语言的行为也反映出你语言表达的那种开放的态度,知觉检核才能成功。当你很刻意的使用知觉检核,但是你的潜意识并没有接受自己的这种方式的时候,你的表情、语调和姿态,可能会跟你澄清的真诚语言矛盾。因为你的非语言信息暗示了你对别人的真正态度,仿佛你早已经为此下了结论。
三是文化支配,知觉检核这种有话直说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种文化。比如说有一些地方,“以和为贵”的社会价值观可能优先于“把事情讲明”。那么直言直语可能发挥不了好的作用,反而会造成严重的错误。但是在一些高语境的地方就很能奏效,因为他们的文化就是喜欢直话直说。
四是保留颜面,除了澄清意义之外,知觉检核有时能以一种保留颜面的方式使我们在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至于直接威胁或攻击对方。
比如说我们十分确定对方根本不想要洗碗盆,但是我们可以这样问,“你是打算稍后才清洗碗盘还是忘记了今天轮到你洗?”比起直接对峙,知觉检核是一种比较不具威胁性的指出他们行为的方式。
试想这么一个情景,你向老师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很棒的建议,虽然老师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是他说会立刻核实这个问题,现在三个星期过去了,什么都没有改变,你该怎么办?
你掌握了知觉检核的要素了吗?不妨试试写下你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