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于我来北京的第十年。最开始发在“校内”日志里——一个汇集了我们当年所有故事的地方。虽然哪儿已经渐渐荒芜,但好像只有这曾经熟悉的页面,好友列表里那些已经好久没联系过的名字能打开已经上锁的往事。
上周的中学校友会我没有参加,有了家庭之后,事情变多,再加上工作,时间就更难调配。其实我愿意去,即使周围的人都不认识,听着老校长用熟悉的闽南腔致辞,让那曾经为我们拍过毕业照的老先生再次举起相机,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复活了箱底泛黄的照片。想想当年的我,对新的生活充满期待,对过去的生活不失留恋,跌跌撞撞地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尝试独处。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更多的是不知所措的孤独。大学的第一夜,我在想家的泪水中睡去。四年之后,拉着行李箱离开,眼里同样是泪水,心里却只希望能再多待一会儿,再多看一眼。
在这四年里,我第一次见到了雪,第一次打雪仗,第一次在雪地暖黄的灯光中度过新年的前夜。我想起高中时跟同学说,将来要到一个会下雪的城市上大学。当时只觉是浪漫,没想到一走就是十年。第一场雪的兴奋已经淡去,在雪地里浪漫畅想的年纪也已经过去。如今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反而不喜欢下雪,但是回想起当初稚嫩的执着,心里仍然温暖。
大学四年,慢慢地熟悉这个叫北京的城市,知道它有分明的四季,除了冬天会下雪,春天还有各色鲜艳的繁花。每到四月份,旧图门前的两株海棠就会以惊艳的姿态开出满树白花,把冬天的所有冰冷都融化。我想大部分人大人应该都有一张海棠花下的照片。
现在回想大学四年的时光,记忆总是以片段的方式冲撞进大脑,像一片片海浪拍打沙滩。军训,在寒冷的郊外军营里,懵懂地开始大学生活。第一堂数学课,在找教室的忙乱中开始熟悉教学楼的过程。公共澡堂,极其不适应的集体生活的开端。还有六个人的寝室,小得大部分时间都是窝在床上度过。四年时间,写作业、写论文、玩游戏、看电影,偶尔连吃盒饭的时间都只能窝在那巴掌大的地方。但是现在想来,那却是最值得怀念的时光,在最好的年华,无忧无虑。
研究生的宿舍搬到另一个楼,但是从宿舍窗口可以直接看到本科宿舍的窗口,到现在,经常做梦,梦见的仍然是回到本科宿舍,还是那些人,还是偶尔赶上谁生日,买一堆东西回来聚餐。还是结束了寒暑假,拉着行李箱打开知一103的门。我仍然记得当时本科寝室的电话号码,倒是研究生时期,好像记忆反而模糊了。只有找工作那段日子,刻骨铭心。
找工作的那一段,是七年来最纠结和痛苦的时光,每天奔波在这个城市不同的地方。很多时候我出发去面试前,心里就开始盼着回来的那一刻,就像后来我每次出去干活,都盼着回到租下的小窝。一次次地尝试、改进、争取、受挫,好像把这七年里应该承受的所有打击都打包起来一块儿抛给我。然而也有温暖的时候,那时我和XM走在魏公村到学校的路上,正是银杏落叶的季节,风一吹,漫天满地的金色,极尽灿烂的模样。我以为那会是我在北京的最后一个秋天,所以快乐中也带着伤感。
那时候,我和XM常常在她那洒满阳光的屋子里聊天,一聊就是一个下午,天南海北,因为彼此都需要鼓励,需要支持。正是有这些熟悉的,或者陌生的朋友支持,我到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地方。我和XM,认识的时间不算太长,最开始在汉考国际实习,印象中上班时间办公室里只有“噼噼啪啪”敲打键盘的声音,我们看似一本正经各自坐在电脑前,一面在工作QQ群里积极讨论试卷,一面打开小窗口私下单聊得火热,把一堆词来回来去组合成各种狗屁不通的句子,默默在心里笑得前仰后合。但是也许更因为有那么一点“患难之交”的感觉,彼此信任和支持,才有这么一份深厚的友谊。
其实这十年,走进我生活中的人太多太多,同学、朋友、师长、以及现在的同事,当然也包括不少相亲对象。有许许多多的记忆。当时途经某地,一个电话,也许就可以唤来旧友共进晚餐,也常常被电话拉出去吃饭游园。只是很多人已经渐渐离开,包括同窗十多年的发小,前桌的高中同学,以及大学寝室里生病时给我送饭、半夜陪我去医院的闺蜜。
如今回看当年毕业时的宣传片,仍然感慨万千,给所有怀念大学时光的你!
做这个工作的特点是每天奔忙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有时候经过一个地方,过去的记忆会突然苏醒,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才深深感受到,时间,过得太快了。回忆的感觉其实并不太好,就像如今租住的这套房子里,不断有人离开,搬空了的房间,仿佛失去了温度,剩下的记忆再鲜活,也多少带着凉意。
过去的十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如今仍然奔忙在第二个十年的生活里,只有不断创造美好,才能让以后的以后,有新的、温暖的回忆。十年,只是一瞬间,时光里留下的,却可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