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人是如何学习的》,收获如下:
1.前拥理解:人在学习之前头脑里的一个前有的概念,这个是背景,决定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结果,如果前见完全是空的,那么就很难学得会,因为新知识放在一个空空如也的大脑里,无处安放,或者说只是一个死的知识。一个抽象的知识很难转换成能力,所以很快就被忘记了,又回到解放前。老师以狼孩来举例,因为完全没有学习语言的背景,听人类说话或自己来说,所以在教狼孩儿认字写字读书的时候就完全没法儿教,因为他的前见是空洞的。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在学哲学的时候,由于我的哲学基础是零,我学到的新知识没有地方安放,一些知识也很快被遗忘了,学习效率异常低下。很快又回到了原点。
前见也是双面刃剑,一方面是背景,是浪漫,是前提,是基础,另一方面是偏见,是限制,是阻碍。我们依赖它利用它又要不断识别它、抛弃它。
2.为了发展在探究领域的能力,(1)需要将日常性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就是将不对的前见纠正,转化为科学概念。结合自己,发现之前不论是自己理解还是学校老师教授,对哲学的理解都有错误,这次通过啃读和老师讲解,才纠正了许多错误的认知。
拥有事实性的知识(关键知识),(2)在概念框架的情境中理解知识,知识被理解了,就变成了活的知识,转化为能力。(3)用促进提取和组织的方式应用知识和概念,就是建构模型。把知识和概念纳入模型,成为一个系统,更有助于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应用。这才是真正学到了。
老师用渔网来比喻模型、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的关系就非常清晰了:模型就是渔网,概念就是渔网上的结,事实性知识就是水中的鱼。专家,就是因为他拥有复杂的模型,复杂的模型意味着概念也更为多样,再用这个网去捞水中的鱼,也就是事实性的知识就非常的简单了,所以,专家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学起来轻松,理解起来深刻。但是,现在的情况下,为了应试,专注于知识的死记硬背,只停留在第一阶段,由于是死的,很容易被遗忘。遗忘了意味着重新回到解放前。
再举例:你要去一座城市的一个地点,只死记硬背记得一条路(事实性知识),如果心里知道路口、特殊建筑物、方向、公交车路线(概念),建构起城市的结构(建模),即使忘记了路,也会迅速切换路线。如果没有这个完整的系统,死记硬背的路线忘了,就会产生阻塞,无法前行,相当于无法到达目的地。
对于学习是一样的。如果建构起模型和概念框架,加上事实性知识(关键知识),才能提高效率。
学习的过程就是掌握关键知识。不断丰富概念,让概念组成模型,模型越来越复杂的一个升级迭代的过程。
你的模型越复杂,你的认知水平越高,你的学习能力越强,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对专家来说,他看到一本同样的书,所吸收的和理解的和新手就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
以我学习哲学为例,通过一年半的啃读,我学习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19讲》和《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一半),通过艰难的啃读,我对哲学的事实性知识有点了解,知道了中国儒释道三家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休谟、康德、黑格尔等的一些关键观念(概念),同时建立了简单的模型。这样的情况下,后来再去学一些哲学的知识,就容易找到安放的地方,比刚开始的时候,一个空洞的大脑根本无法接受哲学知识进步一些了。
3.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帮助学生定义学习目标和对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的监控,来控制他们的学习。可以节约认知资源,更有效的认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对比比你学习好的同学,为什么效率高?可能因为理解和态度不同。你可能为考试,别人却为兴趣,把考试放第二位。这是对元认知层面的觉察,可以调整你的学习方式,回到底层逻辑,不断调整方向,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总结:1.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要利用前拥理解,不断修正,2.必须不断修正事实性知识,筛选出关键知识点,让学生去学习,否则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出现知识缺陷。课堂核心要放在观念的建构。3.学生出现学习问题—低品质的勤奋,应该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思维上找问题,要在元认知层面检讨。
今日得到:
1.在这一年啃读过程中,我的模型也慢慢开始建立,并且逐渐丰富和复杂,对自己的系统逐渐重新编程,思考问题不再非此即彼,看待世界也不会非黑即白,接受了这世界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原来看电影,只是关注曲折的情节,丰满立体的人物塑造,现在背后更多的东西浮现出来: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人怎样从舒适的伊甸园走上自己的英雄之旅、人与体制的关系、对事实的解读、自我实现、自由、现实教育中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爱、接纳、悲悯、敬畏、谦卑……《魔戒》、《肖申克的救赎》、《心灵捕手》《12怒汉》《树上有个好地方》……
2.明白了哲学就是不断的追问本源,这种思维方式迁移到我学心理学的时候,不断的追问背后的原因,就像剥洋葱,不断地剥去表层的外皮,将真正的内核显露出来,才找到了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地放矢的去面对。
3.元认知的追问: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笨人死读书。一遍又一遍,先读下来,然后写作业。这一年半下来,还是很有收获。第二门西哲课程在疫情期间,每天交流,也是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次心理学《动机与人格》课程,假期里太忙了太累了,根本没读,现在每次都要来两遍,作业的时候再来一遍。似乎没什么学习方法,就这样读—思—写—参加讨论。对比老师,就是觉得自己底子薄。今天又看如一老师的文字,大气开阔,确实有大气向!这也是因为如一老师在中西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模型完整成熟。深究自己的学习目标,还是目的性、功利性太强。对学习过程监控,觉得自己并没有走弯路。
对照前三点1.纠正了很多错误的事实性知识,有了一定得基础。比如,对儒释道三家哲学的误解,比如对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的误解。比如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制造工具。在理解的过程中,对比生活的实例,透彻,不易遗忘。2.力图在每个哲学家的概念框架内理解他的哲学主张。儒释道三家既有相同之处,儒家强调勇猛精进、自强不息、天道酬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佛家主张怀一颗空心,渡人渡己。道家主张不生之生,不禁其性,不塞其源,顺其自然,静待花开。都给予人性最大的信任。西方哲学则多理性,多分析,多客观,多概念。对比教育、心理、人生,有很多自身的感悟修通了。
3.对比东西方哲学的异同,逐渐分别建立起学习的模型。再看《西方哲学史》,再看康德,不像开始时味同嚼蜡,完全组织不了学习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