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其实这些种种经文,九九归一,重在体验。体验才有体会,“觉察—接受—改变”,最终知道再多经文不过心中一念之投射而已。
周末老姐来看父母,我陪着喝了一小杯,听说闻,颇感慨。老姐正在儿子家看小孙子,说她们这些看孩子的婆婆们在一起,难免说起婆媳关系。有人说每天要看儿媳脸色,有人说原本儿子孝顺现在明显不上心了,更有一位气愤说,前几天和亲家母都在儿子家,儿媳妇当面破口责骂自己这个当婆婆的,老脸没了不说,那个亲家母竟然说自己孩子打小娇惯坏了,别见外就是了。
我听到这里蹦出一句,这样的婆婆是自找的,还不立马打道回府,孙子不是儿,爱谁看谁看去,都是惯坏的。被家人怼我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哪里懂。老姐继续说话,比较起来自家儿媳妇真是好,通情达理还能体谅人,每到周末会主动让自己回家歇歇。
下午陪老爹去澡堂,在更衣室坐等着,听到几位上年纪人洗完澡聊天。有一位说刚从父母家出来,年纪都差不多85岁了,晚上得住下陪着呢。有人问弟兄姊妹几个,回答3、4个,又低抑道不过人家“都比自己忙”,接着有人回复“看来以后都是你的事了”。另一位说自己岳父差不多年龄,平时给做做饭还可以,要是不能动了伺候真是难啊。还有一位不紧不慢感慨,人老了一定有自理能力,否则活受罪啊,指望孩子天天伺候,孩子也有自己事情和难处,谁也受不了,最好一口气不行了才好。
我没有插话,因为在瞅着手机,乐得逍遥自在,偷闲偷懒散漫惯了,也唯恐打断大家兴致。不过很自然想到了那句富有哲理古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就个体而言,谁都有一本本难言或难念的经文啊。
周围好多孩子正在读书的熟人,说起来孩子学习不努力,爱贪玩,不听话,不省心,关系糟糕,无穷无尽。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太多太多人的共同感慨,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遥不可及,这也是很多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
还有人投资理财,投资股市,投资P2P,原本形势一片大好,尤其有熟人介绍与从事业务,自认为保险稳当,利润可观,突然间暴雷了,资金犹如海面上一叶扁舟,不知所终。这种情况无可奈何,又无法对别人说出,只能默默承受。
除此之外,还想起如何多思多虑,寡言少语,适可而止。最起码不讨人厌烦。最明显的例子,和人家或家人说话,说到感兴趣或者想表达的,不惜抢话,打断说话,自我倾述。阐述问题,本该简明扼要,简洁明快,总是过分,过多,过失。
记得曾参加过国学体验课,内容忘记了,倒是课前一幕记得清晰。距离上课五分钟左右,就有义工三两人,每人举着一块牌子,上书“静默”“止语”,不言不语,来回走动,提醒大家。
能读懂止语,读透静默,读会沉默是金,不是简单一件事,或者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当然觉察是改变的前提。
如同热播电视剧《都挺好》,生活事事多,抚养孩子,赡养老人,婆媳相处,投资理财,学习止语,自我觉察。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其实这些种种经文,九九归一,重在体验,体验才有体会,“觉察—接受—改变”,最终知道再多经文不过心中一念之投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