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聊过,《人生七年》与儿童教育,当然还有自己的教育。
看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给小孩报名钢琴班、篮球班、各种兴趣班,陪着孩子读经典,参加各种的活动体验等等。
老师的课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的理念、心态、眼界、习惯等等。
有人说,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来说,孩子本身的资质占70%,家长的教育占25%,老师的教育只有5%,
这样一比较,家长的比重是老师的5倍。挺令人震撼吧。
而且在家里面是天天待在一起,家长管理着孩子的穿衣吃饭,还有零花钱,手机平板电视等等,而老师一般只有上课时间教导孩子一些知识。而且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家长的行为习惯,更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参照物,说一百遍,不如看到家长具体怎么做的,尤其是遇到大是大非的事情,是自私自利的贪图回扣?还是慷慨的帮助贫困?是勇于下水抢救落水儿童,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等等
所以这样看来,与其说花很大气力在孩子教育上面,不如也花一些精力在家长自己的教育上面。这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事情,都觉得孩子年龄小,比较容易引导改变,成年人差不多已经定型了,很难再有所突破和进步了。
这可能也是一个误区和盲点吧,也不一定对,就是说出来大家讨论、开阔一下思路。孩子小,就一定好教育吗?看《人生七年》,有几个人可以逆袭的?最终不还是跟自己的父母家庭差不多,所以孩子的父母不改变,不前进,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没有很大的改进,基本上,孩子的命运也差不多就是那样了。
家长成年人,其实跟孩子所处的情况差不多,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如果真的愿意改变,进步,那么成年人的优势是,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力,不像孩子那样完全随着自己的过去世的习惯而转。
说到这里,想到SS和XX两姐妹,老师花了很多气力教导她们,有一定的效果,但她们就是太贪玩了,一遇到吃喝玩乐的事情就疯了,为了玩乐可以撒谎,想各种办法,撒泼打滚对爸爸跳着哭闹。她们爸爸也是离异,自己带着她们,想教育她们也是有心无力,很多时候得过且过,陪着她们玩一下,练练字晨练运动,在生活物质方面照顾的比较好,对品德方面重视度就不够,虽也有管教,但就是很难狠下心来坚持规矩,毕竟是疼爱孩子。
就类似木桶理论,即使老师们教育的很好,但是家长那一块木板很短,水桶也就只能装那么多的水。老师们教好的一些品德道理,辛苦建立的一些规矩,一到家里就都散架了。亲友们都说,跟她妈妈很像,都是喜欢吃喝玩乐,像一个模子出来的。
目前看到的是这种情况,也不能就断定以后她们就会如何的不行或怎样,说不定她们妈妈都能变得更好呢?
像这样的姐妹,类似的应该不少,她们也上过很高级的幼儿园和学校,但是家庭和父母的情况感觉很难改变,更令人难办的是她们的性格习惯,有时候爸爸也下了决心狠狠的管教,但是性格习惯哪有那么容易改变,有时候早上打过教训过,中午就犯一模一样的错,丝毫都难以撼动。
就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孩子不仅仅是个孩子,是往世强大习惯的惯性在推动着他们。
有时候,似乎是老师家长教育的很成功,岂不也是孩子本身的性格习气力量的结果吗?
成年人也是一样。
那怎么办呢?
加油,改变自己,从今天开始。
一点一滴的坚持,改变自己,每天进步,变得更好。
根本没有办法偷懒,或依靠外人外界,外人是可以帮助一点,启发我们,但是最终的吸收,改变,坚持,等等,都是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有人说,70%都说少了,应该有99%!
因为有无量劫,无量的过去世。
那个势力有多大,惯性有多强烈。
从一辈子这一生看来,很多教育理论,很多教育实践的具体事例,早教的成果等等,都很有道理,都可以借鉴,不是完全否定。
可以归纳为 因+缘=果,里面的缘,都不能忽视。
但是,如果您这个果,是想要出世间的果,又是天翻地覆的视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