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学》,一部高分电影榜上的邂逅。
很多时候电影或者书本带给我们的可能是足不出户就看到更大的世界,更多种的生活,很多时候感叹,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个世界都有人在替你过,可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撼不再是对生活的向往,而是对一些人另一个世界的心疼。
电影的大环境是怒江州福贡县的一个贫困乡,小环境是一家四口和门前的溜索,人物是两个孩子,一位母亲,一所学校的实习教师,电影人物和环境构造简单却不失意义,有的时候极简的东西带来的是极强的震撼。
第一,教育的震撼。一位不满十岁的小女孩每日要随着江里的浪涛声在溜索上飞跃,生命的危险被置之于对知识渴望的背后,书声朗朗的日子里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对知识的满足;一个因为母亲担心而一直等待上学机会的男孩,多次偷偷过溜索,站墙角,只是为了偷看窗内黑板上的粉笔字,偷听墙内的书声朗朗;那双眼睛里饱含了太多对知识的期许;实习教师的细心与认真,为孩子们带来了新知识,也为孩子们带去生活的感动,量脚捐鞋,走访家庭,商店里用衣服帮孩子擦拭脏脚,小男孩不上学就到家里辅导的奉献;反观更多现在生活条件不错的孩子们,珍惜教育机会的太少太少,也完全在教育的大环境下失去自我思考的空间和能力,为家长,为竞争,但是很少有因为知识而快乐想学习;再说老师,一直不乏山区支教和奉献的老师,但是更多的是在社会物质的压迫下,更多人寻求的是物质的满足而努力,却失去了作为一位老师带给孩子帮助孩子学得更多飞得更远的精神享受。
第二,亲情,小男孩每日等待姐姐的画面,小女孩将学习内容与妈妈弟弟分享,儿媳对中风妈妈的关心,在这淳朴的一家人里,哪怕粗茶淡饭,只要家人团团圆圆就是幸福,那位妈妈在失去女儿以后尽管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对分别时,她选择让孩子放弃教育,是啊,比起教育,对于亲情而言,没有什么比陪在身边更重要了,而那个小男孩,在姐姐离开以后,再不说话,偷偷用画画的方式来思念姐姐,那满墙的图案溢出了对姐姐的思念之情。
第三,自我一些思考。在看到电影的刚开始时,我满是惊讶和欢喜,哇,山清水秀,哇,民风淳朴,这是我喜欢的生活,有家人,有狗狗,有山有水,一切都像是世外桃源,可是电影的发展却彻底打乱我的思考重心,那孩子,那母亲,那教师,不去了解不去观察,不去体验,我便不会了解这山清水秀背后是生活的心酸,是母亲出门的担心,是姐姐每日为了知识与生命危险同行,是小男孩因为溜索的阻隔失去教育的无奈,是实习教师的奉献。
不做生活的裁判者,这世界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每个人过的都容易也都不容易,只是看他愿意表露给你的是哪一面,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少些物质的盲目追求,多些对内心世界的充实,温暖自己也温暖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