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醒来玩手机的时候,看到一则消息: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节目的时候“猝死”。上网查了一下高以翔的资料,发现他1984年出生,正值壮年,却以这种方式离开人世。于是,我觉得死亡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已经成为一件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看待“死亡”,直接决定你如何对待自己的未来。
好吧,死亡这个话题,对于我来说过于厚重,在没有经历沉淀的情况下,注定写不出有份量的文字。不过闲得无聊的时候,还是喜欢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死亡这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还是有一些见解。恰好前一段时间学习的伦理通识课里,也提到了死亡相关的内容。
我就把我自己的思考和课程的内容做一个分享。
对于死亡,我自己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生老病死,所有人都逃不过这个法则,在这件事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作为一名从小受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熏陶长大的我,始终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基本的原子组成,死亡之后相当于原子重新获得自由,可以去它想去的地方。
我一直觉得那些古代的先贤身体里的原子,一直都在宇宙之中,很有可能我们身上有苏格拉底和孔子身上曾经存在过的原子。
既然如此,生和死是一样的事情,只不过原子的排列发生了变化。
如果从更宏大的尺度来看这个宇宙,按照熵增定律宇宙最终会归于热寂,那时候宇宙都是一个温度,那自然没有生命可以存在。也就是说,除非我们能够找到去往宇宙之外可以生存的地方,否则我们和宇宙的命运都是一样的。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是黑夜中划过天空的一颗流星。
可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我们还是生活在一个个关系和角色之后,还有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和责任。作为父母的孩子,有责任照顾好父母,作为孩子的父母,有责任照顾孩子成人,作为爱人的伴侣,有责任相互照顾。
这时候,还是需要考虑活着的意义。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那么你的人生会是多么的势利和无趣。还是万维钢说的那句话,找到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并以此为人生的意义。
以上是我的简单思考,接下来讲讲课程里面比较颠覆认知的东西。
在死亡问题上,西方哲学家比我们思考深刻地多。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流派是伊壁鸠鲁学派,他们提出一个主张:“死亡与我无关!”。
伊壁鸠鲁学派认为,恐惧死亡是人们无法获得安宁和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个原因是人制造出来的。他们还提出两个论证,来证明他们提出的观点:死亡与我无关。
第一个论证叫“对称性论证”,说的是,对于我来说,死后的状态和出生之前的状态是完全对称的,都是我不存在而已。出生前的状态与我无关,我也从来没担心过或者害怕自己出生之前那种不存在的状态。同样的,死亡之后的状态也与我无关,我也就不该担心或者害怕死亡之后的状态,这就叫“对称性论证”。
第二个论证叫“伤害论证”。伊壁鸠鲁主义者认为,伤害之所以被称为“伤害”,必定是能够感觉到的,否则就谈不上伤害了。当我活着的时候,死亡没有到来,因此死亡显然不能伤害我;而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已经不存在了,也就不能感觉到任何东西了,所以死亡也不可能伤害到我。既然死亡不能给我造成任何伤害,我为什么要惧怕死亡呢?
神奇吧,我第一次看到这些论证,就很佩服那些哲学家的大脑,虽然违背直觉,但是逻辑上还是站得住的。
最后,我觉得还是拿老子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