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多多坐在客厅玩乐高,爸爸开门进来看到多多说,多多,你今天在幼儿园玩的开心吗?
听到此话,多多皱着眉毛,放下玩具说,爸爸,你不要跟我说这些了。
然后,多多又补了一句,爸爸,你别说话,让我安安静静的玩下。
从对话看,多多的对话显得很大人,如果我不在现场,我也觉得这不像小孩子说的。
上幼儿园是多多的难言之隐。今年刚上幼儿园的他,最初花了一个多星期才喜欢上幼儿园。可过完国庆节这八天放羊式的生活,又让多多又回到了从前,不想也不愿去幼儿园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看的出来,多多心理有点烦。
在我们的文化里,孩子就是孩子,说那么多干什么?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有什么好说的,哄一下骗一下就过去了。实质上并非这样,可以说,想法不多的孩子,因为少受干扰,其逻辑性可能比我们成人更强,他们比我们差的只是学识和阅历。
记录幼儿园孩子成长的纪录片《零零后》里,老师问两岁半的女孩一一,为什么只喜欢一个人玩,不喜欢跟大家一起玩?一一面对镜头,一字一句的说,我有选择不跟别人玩的权利,我喜欢自己一个人玩的感觉。
看这话,好像不是孩子说的话吧。但实际上,在这个纪录片里,很多类似的话语,总会让我感触,这话怎么会是孩子说出来的?
这个纪录片因全程跟踪了这批孩子幼儿园的整个生活经历,也真实的反应了孩子的世界。如果我们觉得孩子只是孩子,看待纪录片里的很多事情觉得不可理喻。但把孩子的行为,用成人的思维来推理,又是非常容易。
以多多为例,在出生至今的四年时间里,跟我接触的时间是非常多的,我也非常的了解多多,在家里,他受到了足够的关注度。在家里,他过着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自由生活,但到了幼儿园,他的自由就受到了限制,因为他必须得跟着大家的节奏。这种不适应,就会让他觉得不舒服,通过各种哭来表达。
这两天,多多喊得最多的是去外婆家,甚至今天早上还说,爸爸妈妈没时间送,我自己神州专车过去。他清楚的知道,要回避上幼儿园有各种方式,比如去外婆家,去奶奶家,甚至昨天说自己不舒服,爸爸指着心脏的位置说,是心理不舒服吗?多多赶紧点头说,对对,就是这里不舒服。
别说孩子,大人休完长假后都不想上班。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保持了足够的耐性,不管你梨花带雨还是涕泪交加,我们保持平静就可以,总会等到你自愿去上幼儿园的这一天。
上周送多多去幼儿园,在我手上还在哭的眼泪汪汪,递给老师的那一刻,竟然咧开嘴笑了。
我们以为孩子没到幼儿园时跟父母难舍难分缠绵不休,其实,当孩子当了幼儿园看到小伙伴和玩具,早就把父母忘到九霄云外了。
所以,我们何必操那个心呢?想哭就哭吧,哭到他自己明白应该笑着上幼儿园为止。所以,努力了解孩子,看透孩子,当一个淡定的家长吧。不把孩子当孩子,换位思考,我们就更加从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