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夜难明》
《长夜难明》是我读的第一本紫金陈的小说,不得不说,这是国内相对比较好的有关高智商犯罪的推理题材的小说。
小说通篇文字流畅,叙事清晰,几个部分的故事看似独立,但衔接自然,没有突兀出现的感觉。
小说开篇以律师张超在醉酒的状态试图将装有江阳尸体的拉杆箱通过杭州地铁安检为叙事的开头。试想,在一个公共的场合,又是一具尸体,在人流众多的地铁站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影响?震惊全城!至此,这个故事渲染的气氛已是如此宏大,在网络上发酵的更是势不可挡。当事人张超,著名的刑辩律师,死者江阳,前检察官,后因赌博,索贿,嫖娼而获罪,敏感的身份,不同寻常的案发地点,赚足了大家的眼球。事情似乎朝着大家预料的方向发展着,张超不出所料的招供了,供认了所谓的罪行。整个事件若按常理是可以结案的,证据链完整扎实。但,作者高明之处就在此,一切在一审开庭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张超推翻了所有对他的指控,并抛出了案发时他出差北京这一重磅的证据,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作者如此高明的设计这样一个场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无论是谁都会产生立刻读下去的欲望。而此时,作者却仿佛写了一个故事,一个有关在农村支教的大学生的故事。侯贵平,一个正直的法律专业大三的学生,为了能免试保研,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支教。在班上一个女生翁美香自杀后,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也开始他正义的收集证据揭发罪行的路。对于在一个偏僻落后农村人们法律意识淡漠的情况下,路之难可想而知。对侯贵平来说,这是一场怎样艰难的斗争?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个悲剧的结局,侯贵平“畏罪自杀,溺水而亡”,区区胃内的150毫升的水量能使一个人溺亡?看到此,很是气愤,恨当时的司法格局,更恨明明发现疑点却什么也没有做的那些人,张超算是其中之一?小说讲到这里,两个独立的故事,一个是十余年前的已经办结的案子,一个是现在刑辩律师“杀人”的案子,作者巧妙的将两个故事连接了起来,从而为我们呈现了而后发生的一切。也还原了在江阳刚毕业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妄图翻案的漫漫长路,。一过程中,一干人物逐一登场,法医陈明章,吴检的女儿吴爱可,平康白雪朱伟,律师张超(侯贵平的老师,也是侯贵平女朋友李静的老公),刑警大队长李建国,那个诬陷侯贵平的丁春妹,卡恩企业的孙红运等等。这些人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小凳子岳军也串起整个事件。我们渐渐明了,这是个跨度十余年的案中案,而张超所做的一切目的也指向为侯贵平翻案,但他并没有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他所做的只是要求做一个亲子鉴定,是的,这也是他做为一个刑辩律师的高明之处。假若要求翻案,首先遇到的阻力会很大,且他手里并没有足够的筹码要求专案组这样做,所以他只能以退为进,提了看起来相对容易做到的一个小小的要求。正是这个关键的鉴定书才将整个事件翻转了过来。故事情节设计很巧妙,环环相扣,在真相大白之时让读者也松了一口气。整本书的结局没有跳出现实,官员抑郁跳楼,商家病发猝死,不该处分的处分了,不该查办的查办了,我们在唏嘘结局的时候,满心的沉重,长夜难明。但在小说最后,一句
“大老虎落马。”
让我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划破了黑暗的夜幕,长夜难明终会明!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本书里也存在不甚满意的地方。如部分情节描写的太过刻意,如在“逃跑的过程中,他摘下眼镜扔到面前,故意一脚踩碎。”这一情节是为了让北京的两个证人不能第一眼即认出是张超律师本人,虽前后呼应,但有点象是添坑堵漏洞一般,这种手法用于剧本或许更合适。另一处,
“两 位 审 讯 队 员 目 光 交 流 了 一 下, 一 人 道:“ 你 再 想 想 清 楚。”
这一部分的内容一看就知道和诱供的嫌疑,稍有法律知识的人一眼即知,在后面的描写中,
“ 谁 曾 想 到 他 在 杀 人 这 件 事 上 供 认 不 讳, 却 在 细 节 交 代 中 耍 花 腔, 故 意 说 记 不 清 了 让 警 方 提 示 他, 等 到 庭 审 翻 案 后, 检 察 院 调 取 相 关 的 审 讯 录 像 时, 这 审 讯 过 程 就 成 了 警 方 无 法 辩 驳 的“ 诱 供”。”
加以说明了这个问题,还是刻意的太明显。在读者想要质疑作者写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总是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出现说明,一方面,作者是明白读者的思路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在法律知识方面并不是照搬照抄,至少是仔细研读过的。
书中的一个情节是值得商榷的,在说到张超被送到看守所关押时,办案人员申请了一个单间给他,这个情况在目前我想并不合理,按照监所管理,为了安全需要,对于重大案件的涉案人员一般是不会单独关押的。单独关押室的设置并不是为了这类人员而设,当然各地情况不同,也只是故事需要,也未尝不可。另外,江阳等人设计出了这么一个很高明的手法来推动案件的进程,在突出这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的一面,我们也可以另一面来看,既然有如此高智商,虽经过十余年仍不能为侯贵平讨回公道,可想而知这其中难度有多大,也应该看到,作者一再提及聂海芬的刑讯逼供造成冤案一事,表明他们在感到困难重重的同时也看到了希望,有信心,十余年的坚持说明他们也有决心,只待时机,当然我也质疑既然有如此高智商,十余年为何未有进展,反倒一干人等因此受到牵连?。
一部分的情节似乎没有必要,吴检被评为优秀检察官这个章节,浸淫官场几十年不倒,没有为了侯贵平翻案一事已经足以说明他在官中明哲保身之举,并不值得如此奖励,愚见!夏市长的非婚生子,为何要跟他姓?在现实中,这样的一个人是会生下来的吗?即使生下来又怎么可能跟他姓?不合理。另一个方面,有关葛丽的小孩,在侯贵平还活着的时候就知道这事了,为什么之后的十余年没有人从这个方面入手来查案,因为精神病无法查?
在体会整本小说情节的同时,我们无暇去细辩,前后呼应,也似乎无漏洞可找,看似完美的一部推理小说恰恰因为太完美感觉不太真实,与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还是存在差距。
这本小说整体的故事情节有着《熔炉》的影子,故事梗概大体也相同,甚至结局也是以人的死亡才引起重视,可以将两者对比来看。这部小说将国内发生的典型事件串连起来,从抛尸被抓作为引子,一步步接近故事的核心,一个犯罪推理的小说,人性,官商,正义,坚持,无一不涉猎在其中,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更好了讲述了这个十余年的故事,没有拼凑堆砌的感觉,自然通顺,紫金陈不愧为推理小说家。
假如江阳不是因为肺癌晚期,故事的发展又将如何?
瑕不掩瑜,这仍是一部不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