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条件的时候,我经常捧着书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边走边读,尽管是一种危险行为,但很享受。现在,地铁是我的主要读书场所。
有时候,旅程过长,书看久了会脖子疼,眼睛也受不了,就想起了另一个器官,耳朵。于是便改成听歌。
我听歌不多,因为比起案牍劳形,丝竹不仅乱耳,而且乱心。偶尔听听是可以的。戴上耳机,把音量调大,盖过地铁的轰隆声,眼前的拥挤人群和繁杂世态立刻便随着音乐或悲伤、或空灵、或激动地有了不同的味道。
这样的转换做过多次之后,一个问题浮现出来:无歌可听。不能翻来覆去总听那几首歌吧,即使隔上十天半月才听一次,也希望有新鲜的乐声供我享受。可惜没有。怎么办?找推荐。
社交推荐,即来自微博微信朋友的推荐,来不及,那需要长久关注音乐,才会有所收获,像我这样偶尔涉足一次的,不行。更何况,歌单太有个人色彩,喜欢听什么歌完全随着兴趣和心情走,一时之间去哪里找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呢?
只好看排行榜了。各种排行榜。内地的,港台的,日本的,韩国的,欧美的。然后发现,软件还会按其他维度分类,比如伤感的、安静的、欢快的、孤单的、励志的,等等。这些开发者真懂无聊人的心思,知道光看排行榜无法满足我等胃口,便从前后左右、深深浅浅各种角度推荐。
挺好的。排行榜拯救了我。联想到书。有时候我想读台湾人写的书,看看中文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人怎样生活和思考。没有熟悉的作者和作品,还得到网上书店按分类寻觅,或者去各大读书网站看推荐。
一个研究结论说,现在《纽约时报》一周的内容,相当于18世纪的人一生的资讯量。查阅报告得知,2014年全国出版了44.4万种图书,不包括电子书。真得可以称之为书海了。如此浩瀚的数据库,怎样选择?
诺贝尔文学奖,至少在这个角度看,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它,恐怕我永远不会知道,中国以外的世界里,有一位白俄大婶,写了这么多本关于人类灾难的纪实作品,而且早已知名。
在我们的星球,文学奖、音乐奖、电影奖,以及其他各种奖,很多。它们像音乐软件的分类表那样,帮我们从数据之海中做多种维度的推荐,帮宅男宅女们增广见闻、启迪心智,挺好的。在我看来,评奖这种事,还可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