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设置分组可见?反正我是有,其中,我的那些闺蜜们、女朋友们被我设为一个特殊的分组。
我把那个分组命名为“你瞒我瞒”,陈柏宇的同名歌,但是瞒住我的不是那些不能说的秘密,瞒住的是那些在生活中掠过的不堪和难过。
刚开始玩微信的时候,我并不懂得分组的功能,所有的朋友圈都是所有好友开放。作为一个感性的人,有时候,难免会突发愁情离绪发一两条比较矫情的动态,或者,在偶尔一两次对生活感到绝望时,会跑到朋友圈中去诉苦和宣泄。
我俨然把朋友圈当成我大吐苦水的垃圾桶。
然而,在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想到我的动态会造成别人的担心。
它顶多是我伤春悲秋的产物、是我矫情的语言表现,是我对生活杞人忧天和放大悲伤的一次动作,也有可能是我深夜玩手机睡不着的无病呻吟,但是在我朋友那里成了“我一定是遭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才会发这样的动态”。
记得有一次,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有大把大把的悲伤和难过,不过一点一点的被揉碎,切割成喜怒哀乐,谁也看不出来”。我忘记是因何心情发这条票圈了,或许是心血来潮、又或许是摘抄别人的某个句子。
但是我的闺蜜们,她们不那么认为。
她们认为我的难过和悲伤就是真的难过和悲伤,不是矫情的产物,不是空穴来风的一阵脑子抽筋。
她们纷纷微信我,说,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熬不过的事情,说出来大家一起分担,甚至,还有一个闺蜜,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询问是发生了什么事?
也有一个学长二话不说发了红包过来说开心点,没有什么过不的。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会有人,把你的动态一条条地看过去,并且时刻关注你的情况、注意你的情绪,你在朋友圈里面反应出来一悲一喜她们都是记在心里,并且会及时的给你安慰。
想到这个,我除了心生感谢之外,更多的是感到内疚和惭愧。
我的无病呻吟竟然被她们当成内心写照。
后来,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把几百个好友列表一个一个的进行添加标签、分组,把那些可以不洗头穿着睡衣就可以见面的朋友都设置了分组可见,在偶尔悲观主义来袭,发几条感慨人生的动态时,都选择对她们不可见。
朋友圈的分组可见,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不真诚的行为,还兴起了“你会对你的父母设置分组么”这种是否选择题。
我并没有觉得微信分组不好,有些越亲近的人,往往是最不可说的人,你随意透露出来的一点对于生活的疲惫她们都会担忧。自从我自己出来外面生活后,我把我那些至亲至爱的人全部都拉到一个分组里面去,这两个分组,我的很多不可见都是对她们设置的,但是,她们却也是我朋友圈里面亲疏关系中最亲密的。
到了现在走在哪里,都有陌生人拿着二维码让你扫一扫,添加好友,去医院联系医生去银行办理业务都会被告知一声“你加下我微信,我们微信聊”。微信在很大意义上更多的是成为陌生人与陌生人搭建关系的一个平台,那些经常和你在微信中可以聊上一整天的,往往是那些线下仅仅有五毛钱关系的人。而那些,和我们亲密无间的人,更多的是,躺在你好友列表中的最下层,可能有好几个月都没有显示出红点来。
没有聊天不代表就不及你日日在微信上谈天说地的人。
她们只是安静地成为待在你身边,窥视着你的朋友圈,在你需要的时候,成为那个第一个,迅速起身帮你的人。
所以,慢慢地我也会养成一种每添加一个好友就设标签的习惯,把她们移入我的分组中,对于那些我生活中所有的不堪和难过都一并地对她们屏蔽掉,把那些,好的,喜庆的都对她们展现出来。
我们早已经过了那个一哭就有糖吃的年纪,所有的人都在教你,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懂得克制和理性,不可以再随意暴露自己的情绪,即使你哀鸿遍野,也是无人问津的。
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在你朋友圈的一个角落,会有那些人,只要一哭,她们就会给你发红包,会抱你。
上个月,和已经很久没有聊天的高中同学聊天,她问我过得怎么样?我说还好。
她说才刚刚出去,你说还好,我就知道你过得不好,我每个月月初都会发工资,你要是需要要及时开口,不然就被我花完了。
也有朋友一看到我朋友圈说“再也喝不起安慕希了”就给我发红包让我去买一瓶安慕希。
她们都是我不敢分享我生活中所有难过和不堪的人,都是我被我分组的朋友。也是心心念念放在心尖上的人。
各自散落,只需知你安好即可。
你点过我所有的赞,却都是顺手滑过而已,你藏匿不出,却知道我多少喜怒哀乐。
有时候,冷静下来会发现自己这么多年,还是没有长进,一直活得小心翼翼,一点都不乐活。但转过来又想,可能自己活得这么小心翼翼的原因就是太害怕给人家添麻烦了,每次因为自己的原因做错几件事情,就会恨不得有个可以瞬间转移机,回到所有发生之前。
大概我这辈子就这么废柴吧!
有时候,我不免觉得人生神奇,可能因为某一个人,会改变你一生的轨迹。
我跟我一个朋友讲,如果不是当年机缘巧合认识他,就不会有我后来的种种。如果没有认识他,我肯定不会在他的鼓励下,去开始写些东西,然后去发表,再然后遇见那么多的优秀的人,把我往这条路上推。虽然也不知道最后的结局是前程似锦还是悲凉凄惨,但是目前,除了没有钱,其他的已经很满足了。(这种拉主要矛盾方法会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你会因为一个人一件事,改变很多。)
说起命运,当我站在现在,回首望向它的时候,我是对它充满感激的,虽然我没有风光月霁,也没有成为别人羡慕的那种人,而是成为了那种淘宝甩手大卖的烂大街款,衣服店中均码。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讲,这22年,都是按照自己的喜欢的轨道走,我已经非常的幸运了。
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有个愿望,想要念一个与文学有关的专业,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所有的志愿都只填了“汉语言文学”,跟我妈妈说,要是上不了,就去复读吧,反正我一直比人家小一岁。后来虽然在不是很好的学校念中文专业,却也算得偿所愿,四年过去,我不知道别人从这个专业收获到什么,但是我却是收获很多,它让我变得更加柔软,会“往后退一步”去看人间所有的苦难和难堪。
大概是因为我在接触文学之前,我接触的是话剧,剧本,所以对于剧本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愫,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写剧本,从童话剧写到小说,在很多个一直遭遇退稿和您的稿件不符合我们要求的时候,会问自己,我真的适合这份工作吗?我好像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每每这个时候,就会想起,小学和初中的自己,几千字,一万字的剧本都是用笔写出来的,装订成册。虽然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是总是想要在长大的时候多去努力一些,就怕为辜负掉那个小小的自己。
也经常想,如若小的时候,各方面条件都允许,不去走上应试这条路,就去学话剧,在那一方小小的舞台上,从《暗恋桃花源》表演到《雷雨》,再从《雷雨》表演到自己写的剧本。所有的舞台下的人情世故我都可以置之不理,就那样,从青涩到迟暮也是很好的。
不过,现在这些,也只是梦而已,想都不敢想。
在某一次谈话中,和杨老师提起去处,说“想要去一个可以看很多展和看很多话剧的城市”。虽然最后在那么多个城市中来了深圳,是机缘巧合,也是命运的安排。可能年纪越大,除了还学不会自我接纳之外,每天都在和自己的缺点较劲,但我对于命运这种东西,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和解。我全然相信它,由他给我筛选所有历经的人和事,所以,我相信,它安排我来深圳,或多或少,我在这里,也会有某些人和事要经历,然后再次大刀阔斧地改变我的人生轨迹或者认知思维。
虽然来了深圳这么久还没有去看过一次话剧,但是却是看了几次免费的展,也不需要像之前,为了看一次梵高的油画展,攒了好久的钱,坐了很久的动车。
有时候,觉得,我这辈子,也只能这么无趣和莫名其妙了。
嗯,大概还有一个愿望吧,就是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去日本。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但是,一直自己想要的东西,虽然迟了点,命运都会给我补上,我只需要做那些我能做到的就行了,然后相信它。
在还没有出来工作之前,我一直幻想自己变成一个所谓强者,但是,现在却不了,想当一个有韧性的人,在上帝锤了我之后,我还在在他倒数声中站起来。
对于命运和你们我只能说谢谢了。
然后,再一起不回首,去看上一级还有哪些风景在等着我们。
如果说,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人生的话,那应该就是‘懒散’,我是那种骨子里的懒散,但在外人看起来却是特别努力过日子的那种人。
嗯,那个很懒散的人真的要决定好好过日子了。
写这篇文章,主要还是因为自己老了,越来越喜欢唠叨了,所以也没有逻辑,就像日记一样。一个是因为和黄记者提起说“我觉得,我把自己的人生从一手好牌打成了一首烂牌”她说“才刚刚开始,你瞎说什么大实话”。
其实不是的,我是从来没有摸到好牌啊。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重新洗牌吧,每一个瓶颈期都是一个质变,跨过去,就柳暗花明了。
我朋友说,你30岁高薪不行啊?
我说,不行。
还有那么多东西等着我去买和去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