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位会用电影来讲故事的导演,他叫侯孝贤。《恋恋风尘》是他早期的一部电影,故事的背景发生在70年代的台湾。我不知是否该将这部影片归为文艺片的类型,因为我认为它更像一篇灵动的散文,在恬淡风轻的笔墨之余更有生活的气息暗香流动,或者它更像一幅黑白水墨画,看似远山近水婉转悠扬,细看下去才发现群山中有一位老翁撑舟远眺,平淡中却不失意犹未尽。张艺谋曾评价这部电影为“淡极使之花更艳的含蓄”,大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也会不禁有些认同吧。
《恋恋风尘》这一影片中展现的故事正是台湾作家吴念真先生的初恋故事。其中男主人公阿远就是吴念真先生本人,而女主人公阿云的原型则是吴念真先生的初恋情人阿真。阿远在服兵役的两年间,阿云最终还是没有等到阿远回来,便嫁给了为他们二人送信的邮差。吴念真先生说当初这件事使他觉得很痛苦,于是他便开始写小说,开始投稿。当时他经常跟他的妹妹谈论此事,有一天他叫妹妹帮他投稿,他妹妹便把他原来的名字“吴文钦”涂掉改成了“念真”,于是这一笔名沿用至今。
我因为读《这些人 那些事》开始喜欢吴念真老先生讲故事,大概他总能把那些好似无人问津或是被人抛弃的灵魂写在他的故事里,于是在他的文章中主角都是不为人知的路人甲乙丙丁,而这些看似并不会产生波澜的情节却又恰恰能一字一字的敲进人心。我想,大概侯孝贤导演与他总是能在这方面不谋而合,才会常借用吴念真老先生的文章来拍电影吧。
这部影片时长110分钟,开头是阿远和阿云在列车上谈论学习琐事的画面,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已经习惯了彼此的相互陪伴,也许他们从没有想过在青春的轨迹上会驶向不同的终点,但是片尾却是一人嫁为人妻,一人独自归家。我想阿云并非是那种不愿意等阿远归来的人,只是阿远对于自己太过自信。片中甚至没有一句表达爱意的词语出现,因为阿远认为阿云予他的这份陪伴已成为了习惯,而习惯是不需要刻意去维持的,而恰是这场没有承诺又等不到尽头的感情使阿云爱上了为他们送信的邮差。
我相信,阿云也并非是一个容易移情别恋的人,否则她不会千里迢迢来到台北跟阿远一起打工,也不会把每日的生活化作一封封的思念寄到阿远身边。但年少总是轻狂,以为父母永远不会衰老,以为爱你的人就会死心塌地的守在你的身旁,因为轻易得到,所以肆无忌惮,所以自信满满,却不知有一天,失去比得到反而更快。
作为讲述青春的影片,不论在哪个年代,青春都是容易冲动又难以安放的,好在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为梦想从农村来到城市打拼的少年和一段不善于表达的懵懂感情。我相信这个少年的内心一定也曾像大雨来临前的海面翻滚不已,但也在艰难的生活和现实面前最终变成了雨后在水面偶尔激起的涟漪,很快便打着旋儿消失不见。
阿公在结尾重复了三遍:照顾番薯比照顾巴参还累,因为以前种了藤都不下雨,而今年都被台风吹断了。青春大概也是这样,你有着比天高的梦想,追着心爱的姑娘,你不停的与命运作斗争,你不愿意服输,以为只要努力就会改变一切,只要愿意就会得到所有,直到被现实磕磕打打,终有一天恍然大悟,那些成长,那些爱情,也终究不过是生活中的一场经历,而这些经历最终也只会趋于平淡的与生活共度一生。
就像阿远看着被台风吹断的藤蔓,听着阿公唠叨的这些琐事,也许会回忆起在台北为梦想努力的日子,也许会回忆起阿云曾几何时习以为常的陪伴,而这些美好的回忆终究也只能一生被锁在记忆里,而这份意犹未尽的孤独,大概就是风尘的味道。
影片好在更多的是对生活细微不至的描写:在城市“咯噔咯噔”的响着印刷的机器,门外大声的放着电影,工人一个月领着一千多的工资。在农村却常是一家人拮据的吃不上一顿好饭,父亲分期才能给儿子买一只名牌手表,母亲在路边追着孩子边跑边骂。在现实面前,好似一段值得抱头痛哭的感情,也不过只能是跟着生活随波逐流而去。大概这部片子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告诉你,再令你悲伤的感情也抵不过生活的艰辛,因为你除了忿忿不平的对世界竖一个中指以外,你还是要把生活过下去,庆幸的是,生活并不容易,而你也没有空闲停下来沉溺。
是的,人生总是在不停地失去中努力成长,而我们也要用一生去学会,有一些路我们是走不到终点的,有一些人我们是要学会告别的,哪怕连吴念真老先生这样的人,都会有些感慨地说:“这一生我都没有牵过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