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是统摄原始佛法修行的大纲。
一般人误以为「四圣谛」只是某种既定的哲学立场。实际上,「四圣谛」最重要的作用是在禅修技巧操作上。
以「四圣谛」来引导自己用功的方式和方向,叫做「如理作意」;脱离了「四圣谛」,往往会徒劳无功、甚至使问题恶化。
作为佛法的「方法论」,「四圣谛」是所有原始佛法修行技巧的指引,适用于从入门到终极解脱的每一个修行阶段。
「四圣谛」之「谛」
真谛因为以下的原因而被称为「真谛」。
经验主义特质:基于实际身心经验层次上的运作。
适用性:适用于任何「离苦得乐」的努力。
有效性:依循「身心活动的自然因果法则」有效地达致「离苦得乐」。
可复制性。
「四圣谛」之「圣」
圣(ariya),尊贵、通达解脱者境界
佛陀自证解脱后,有许多非凡洞知。最迫切最核心、最「尊胜」的命题—「四圣谛」。相应部56.31经:如来选择不讲说的法,如林中之叶的繁多;如来选择讲说的法,如精选过的掌中之叶。
透过正确的努力,「离苦得乐」真的是可能的;真实稳靠的快乐,一定不是建立在伤害、互相吞食、倚仗条件因缘上的;世界上太多观念和信仰,真正能达致「离苦得乐」的,就是「四圣谛」。
正在学习「四圣谛」的人,就是生命方向朝着解脱的人。体现「四圣谛」的人就是解脱者。他的身心流露是省力优雅的—能看透一般人大部分的动作,都是无益的。
「四圣谛」之内容
1、「苦」
一切有为法的不稳定、不可靠、不尽如所欲求。只要还有不醒悟的内心活动,内心的宁静随时会被冲击。
佛陀的总结:
「五取蕴是苦」—抓着、扛着、爱着身心,在其中建立自我感。虽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苦,但在最深层处,此为根本。
针对「苦」,佛陀所指示的是:「当知」—透彻坦诚地察觉、面对、了解。察觉到「苦」,才有机会建设性地处理「苦」。
操作实例
浅的操作实例(通世间法):
以「无聊感」为例。禅坐中「无聊感」生起。警醒到它的「苦迫」,已经做到松脱的第一步。
深的操作实例(通出世间法):
以「平舍」为例。若不察觉「平舍」中还有「苦迫」,就容易滞留在这种细腻但不究竟的境界。察觉「平舍」中还有细微「苦迫」仍有不稳定的「心行」,仍有「我执」在支撑,已经做到松脱「有作界」的第一步。
2、「集」
基本含意
造成内心困顿的内心活动。只处理在身心意志活动范围中(「身行」、「心行」)的成因。
广义地讲(通世间法):
依循「身心活动的自然法则」(法住),准确地诊断出某种境界是透过何种内心活动而建构、「集起」。
狭义地讲(通出世间法):
「渴爱是集」—只要内心还有饥渴感,就会有苦迫。心被某种自我感绑缚,经历生老病死、伴随着「我执」所必有的苦迫和压力(这就是「缘起」的内容)。所以说「渴爱」是苦的「集起」、促因。
针对「集」,佛陀所指示的是:
「当断」—瓦解、净化造成内心困顿的力量;不让它们有延续、再生、滋长的可能性。
操作实例
浅的操作实例(通世间法):
仍以「无聊感」为例。「无聊感」的生起、延续,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原因是,身心缺乏有质量的滋润(呼吸对全身的按摩感、清楚导向一个有利益目标时的喜乐踏实感、「正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的良善品质)。
深的操作实例(通出世间法):
仍以「平舍」为例。
了解到心之所以因为「无常、生灭、不稳定」而感到胁迫,是因为心还在攀附着「平舍」,在「平舍」中建立自我感。
3、「灭」
基本含意
超脱困顿的可能性;体证超脱困顿的自由;「集」的瓦解。
广义地讲(通世间法):
先了解「集起」的原因和过程,准确地诊断出某种苦迫的境界是透过何种内心活动而促成、建构、「集起」。然后,针对性地剔除、截断该因素。
狭义地讲(通出世间法):
终极的「灭」即是「涅盘」—推逼自心的最根本力量(贪、瞋、痴),都趋向「寂灭」;所有自我设限的位格(「我是…」、「我能…」、「我在…」等—统称「我慢」),不再束缚心;所有困顿、苦迫,都「清凉」止息;终极的满足、止渴,无可限量、无有方所的寂静、自由。
针对「灭」,佛陀所指示的是:
「当证」—亲自体验受用。亲证多少分,就确知多少分;愈确知,就愈笃定继续向前,直到不假他人的终极解脱。
操作实例
浅的操作实例(通世间法):
仍以「无聊感」为例。提供身心恰当的、有质量的滋润(呼吸对全身的按摩感、清楚导向一个有利益目标时的喜乐踏实感、「正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的良善品质);体会 因出离「无聊感及其苦迫」的「解脱」。
深的操作实例(通出世间法):
基于了解「最根本、最细致的苦」是如何「集起」,禅修者致力于瓦解和根除「无明迷想」、「渴爱」、「捉取」、「自我位格之形成」…。透过反复实践、贯彻,瓦解「我执」与「生老病死、五取蕴等所造成的所有心苦」,体会 因出离「渴爱」等的不退转「解脱」。
4、「道」
基本含意
广义地讲(通世间法):
帮助达到上述「知苦」、「断集」、「证灭」的技巧、方法。
狭义地讲(通出世间法):
以「八正道」为代表的佛教的「道品」。
针对「道」,佛陀所指示的是:
「当修」—实践、开展、熟练;不断检视、练习。直到「苦谛」已「澈知」,「集谛」已「尽断」,「灭谛」已「全证」。
范畴和系统性
「道」的范畴限定于「知苦」、「断集」、「证灭」(如 相应部22.86经 所说,佛所说法,仅限于「苦」和「苦的灭」)。佛法中的技巧,每一个出招,都打在痛处、死穴,没有多余的用力。
历史的佛陀,从始而终地谨守「四圣谛」的范畴,从未讲过「一切法皆是佛法」(相反地,原始佛经的「道」,全然地立基于检择、分别「法」与「非佛法」)。专注于「道」的极有限范畴,别让自己在此之外分心;才有可能完成人生中最有价值的功课。脱离佛法系统的单一修行技巧,无法次第性衔接、导向下一个功课和目标。忠实地依循原始佛法的完整系统,才不会得少为足、断章取义。
操作实例
浅的操作实例(通世间法):
仍以「无聊感」为例。察觉「无聊感」的「苦迫」(「知苦」);断除、避免「成因」(「断集」);体证「无聊感」的预防、「瓦解」(「证灭」)。
深的操作实例(通出世间法):
针对「一切心苦」的「道」,就是「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地修行佛法中的「道品」。察觉「一切行皆苦」(透过意志、内心活动所架构、所参与的境界,皆是不稳定不可靠的),能帮助瓦解(「断集」)促成心苦的关键因素(「无明迷想」、「渴爱」、「捉取」、「自我位格之形成」…),体会终极的「灭」(「证灭」—不是断灭的「灭」,而是所有苦迫的「灭」,盲目驱使力的「灭」,生死动摇的「灭」…)。
不管是在深的或浅的修行层次,每一次「知苦」、「断集」、「证灭」的实际操作,都增强对佛法的信心,「离苦得乐」的正确方向更加清楚,努力更有效率、趋向无为。直到 内证不假外得的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