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这本书早就听说过,尤其是那个出名的一万小时的理论,也就是在一个领域内,如果要达到精通,成为专家需要有一万小时的训练时间。这既反映了精通一个领域的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精通一个领域似乎并不难:反正只要我肯花时间专注在上面就可以了。
其实这本书说的东西远不止上面这句话,这本书里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一万小时理论,这成了它的标签,利于它的传播,网上充斥着对它的只言片语的引用;但是也会阻止了对它的原生阅读反正我已经知道了这本书的主要结论,那我还干嘛读它呢?
从这个周开始我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每周阅读完成一本那些互联网领域广为流传,自己也能知道一点结论的但是没有真正阅读的书籍。相信这样的书有很多,比如《异类》、《免费》、《引爆点》、《启示录》、《黑天鹅》等等。还是要读原来的书籍比较好,别人的解读也只能是作为一个桥梁。
这本书的主要结构:
第一部分 机遇
- 马太效应
- 10000小时法则
- 天才之忧
- 律师事务所的故事
第二部分 文化传承
- 小镇哈伦
- 飞机失事的理论
- 稻田与数学
- 作者自己的故事
马太效应
在马太效应这一章节里,作者用加拿大的冰球比赛的例子来说明,选拔球员的年龄分界线对全国的青年冰球运动员微妙而深远的影响。加拿大冰球运动的年龄分界线是1月1日,从1月1日到12月31日出生的运动员将划分在同一组里,他们将争夺晋级权,一月份出生的将比12月份出生的人有将近一年的年龄优势,身体心理会更加成熟,就有更大的概率胜出,进入更好的平台,得到更好的锻炼,由此发生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明星球员大多出生在1月份到3月份。这里体现了看似公平制度下的不合理之处,很有可能因出生月份的因素降低有天赋的球员胜出的概率。
10000小时法则
这里用了三个例子:Sun公司的创始人比尔.乔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甲壳虫乐队。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非常成功,对时代做出了影响,也都深具天赋,但是对他们而言取得事业成功重要的不是天赋,他们遇到的非凡的机遇,这种机遇便是他们有机会在自己的领域里锻炼10000个小时。
读到这里,我感到有些意外,原来在作者看来,锻炼10000小时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容易的事情,想想是这样的,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年轻人需要主观的努力,需要客观条件的支持。像比尔.乔伊和比尔.盖茨,正好是因为他们的大学和高中具有计算机编程的条件,而这两人又正好对编程非常感兴趣,在那个时代能有条件并愿意花大量精力在编程上面的人可不太多,他们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经过大量的练习,成为了那个时代编程的领军者。
对于10000小时,作者还明确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是:并不存在什么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比能获得比别人高的成就;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达到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需要10000小时的起码训练时间,这段时间需要的就是要刻苦练习,这个并不能绕过去。
这个地方我记得逻辑思维有一期讲到这个点,里面提出一个,不是要刻苦练习而是要刻意练习,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要不断的挑战自己的非舒适区,而不是重复练习。这就好像常说的那样用年的经验工作十年并不算是十年工作经验。这个我比较认同,学习编程也是如此,当你发现好像自己在这一块都懂了那就要去寻找新的方面去尝试,绝不能止步在自己舒服的小窄范围里。
稻田与数学
还有一个感到惊喜的地方就是这一章节了。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是 亚裔的学生数学成绩往往比说英语的学生好,这个问题会有各种答案,经常会联系到教育制度的区别上。作者给出了另一个答案:因为语言对数字的效率,想想4 8 5 16 19这些数字中文怎么念而英文怎么念,就能体会到这种区别了,同时中文的数字发音比英文更有逻辑性。在学生早期学习数学的时候这种区别会让他们的接收速度不同,因此亚裔的学生学习数学会更快的入门。这种差别来自于语言,而非个人的努力和智商,作者想表达的是个人的成长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并不一定会被意识到。书中有多个章节谈到了这个主题,后面再补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