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蕺菜(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你可能不认识我。但你一定听说过我的别名,《名医别录》唤我折耳根、《本草纲目》呼我鱼腥草(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哈哈,你懂的)、酷爱我的四川、云南、贵州地区的人多唤我为侧耳根(当然还有四川的某些地区喊我猪鼻孔),也有人直接唤我臭草,我明白大家对我的嫌弃之意(委屈状),所以在许多描述我的形态特征之始多有“腥臭草本”的开篇,这其实让我们有点委屈。所以在我的自我介绍中,我一定不会以“腥臭草本”开始哈。
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身高在30~60 cm之间;我的茎下部会伏地生长,体节上有轮生的小根,身体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有时带点紫红色。我有薄纸质的叶,叶上有分泌特异气味的腺点,卵形或阔卵形,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背面常呈紫红色;我有全部基出或最内1对离基约5mm从中脉发出的叶脉5~7条;叶柄长1~3.5cm,无毛; 托叶膜质,长1~2.5mm,顶端钝,下部与叶柄合生而成长8-20mm的鞘,且常有缘毛,基部扩大,略抱茎。
我有长约2cm的花序,宽5~6mm;总花梗长1.5~3cm,无毛;总苞片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0~15 mm,宽5~7mm,顶端钝圆;雄蕊长于子房,花丝长为花药的3倍。蒴果长2~3mm,顶端有宿存的花柱。我们在4~7月间开花。
我们喜欢生活在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我们对温度适应能力强,以地下茎越冬;也喜湿耐涝,喜欢土壤潮湿、田间持水量为75%~80%、土壤微酸pH6.5~7的砂壤土、砂土为好,但在黏性土中我们也能生长。我们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弱光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你就当我们也怕晒黑哈!
我们的繁殖方式简单:既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在生产中多用分根繁殖。栽植期一般以春季为宜,穴播或条播均可。在我们的生长过程中,喜欢氮、钾肥,对磷肥的需求较少,但我们还是要少吃一些磷肥的,因为缺了磷肥,我们的生长会受到影响。但在你们养育我们的整个生长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天旱时要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除积水。如果你们发现我们的地上部徒长时,请及时采收我们的嫩茎叶(这是可以食用的);而我们的地上部茎叶变黄,茎叶细小时,那是我们缺肥了,也请适当追施肥料,促进我们更好地发棵。此外,你们还要注意及时摘除刚出现的花蕾,以免我们开花消耗大量养分而抑制地下茎的生长。
由于我们的茎叶均有特异的鱼腥气,所以害虫一般不喜欢我们。但我们可能会生病,如白绢病和叶斑病等,防治的方法可以采用合理轮作,以水旱轮作为好;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土壤;严格选种,不用病种茎。加强添加管理,连阴雨季注意排水,天旱注意灌水;只要注意这些,我们其实很少生病的!
因为我们身体上的腺体会分泌特异的物质,以挥发油为主,油中主要为甲基壬酮、鱼腥草素、桂叶烯、辛酸、癸酸;另含槲皮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芸香苷。
我们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我们味略辛,性温,有一点点小毒。但我们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白带、痈肿、湿疹等。我们也出现在多种民族药中,只是民族药中的名字各异,你们若想了解,请查阅《滇省志》、《民族药志一》、《德宏药录》、《基诺药》等著作。
除作为中药用于治病救人,我们还是许多人餐桌上的美味。我们的嫩根茎可食,尤其受到中国西南地区人民的喜爱,常常作蔬菜之一。
PS:阿唐对鱼腥草的热爱
儿时的阿唐并不喜欢吃鱼腥草,记忆中,我只是非常喜欢嗅鱼腥草的气味,我会在野外揪下她的嫩叶,轻轻揉过之后置于鼻子边,轻嗅那股特别的香气!而在餐桌上,当家人们对凉拌折耳根大快朵颐时,我只是会看着,并不动筷!母亲也就会笑笑看看我,却并不强求我吃,她也只是告诉我:折耳根是一味中药,可以清热解毒的!不过后来已经不记得是从何时开始,我喜欢吃折耳根了,一直觉得那就是人间美味!
自打来南京上学到现在,折耳根依然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因为公公婆婆也是四川人,他们也酷爱折耳根,所以他们会在以前值班工作过的地方花坛里种植一些,折耳根是一种特别能繁殖的植物,只要每年春天在采挖时不完全将其根茎收完,留在土里的根茎即可进行繁殖,来年就又会出现许多。有时也能吃到来自四川的折耳根—杨莉妹妹会快递或带过来!在此谢谢勤劳的家人们啦!
而在丫山的实习日子中,外出采挖折耳根是我每次的“必修课”—有时会单独出去采挖,有时会趁着采标本之际,采一些会基地,虽然5月的折耳根已经开花,不是适宜享用的季节,我依然会择其嫩头和稍老的根茎,用基地的辣椒酱、大蒜、醋略微拌过,味道虽有点涩,但依旧是我的美味!
折耳根—家乡的味道!我想爹爹和娘亲了!愿你们在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