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自己的胡思乱想以及从别人那看来的东西。参考http://www.douban.com/note/289294608/《致你虚妄的存在感》
一、交者,表达
表达的前提是有人看,所以先考量看的关系,即关注体系。
单向follow,也就使诸如微博等产品兼具媒体属性
诸如最早的qq,到现在的陌陌与微信是双向关系
而同时,微博跟微信又是单双向兼备,而细究其形式:
- 微博单向关注与相互关注在同一个页面,也可以通过分组以分类
- 微信单向订阅/服务号跟双向好友分开,单向订阅/服务号被折叠,以内置浏览器形式展现,而双向好友则出现在朋友圈。微信没有分类功能
表达的本意是分享、是装逼,而分享与装逼的背后是对存在感的渴求。也即是,快来看我快来看我~
朋友圈对用户沉淀的优势也在于此,他既能让用户能成功实现在微博上没人follow他时的孤寂,又能通过订阅号满足媒体需求。
诚然,微博里也有双向关注,但在数量级跟真实度上远远比不上微信,微信=qq+手机通讯录。
二、社者,社会关系。
可以是同学好友间、也可以是线上的社群朋友间。在关系体系之上,通过互动(也即是交)形成线上社会关系,以及促进线下原有社会关系。
秘密,只交不社?
匿名发布与匿名窥探回复实现了零成本的释放与窥探,当然,被认出来的不算。
那匿名的方式是否就脱离社会关系了?非也。
- 秘密的内容的目标受众基于社会关系,即手机通讯录和微信
- 回复也大多基于社会关系,例如到处大中小型认po主活动。
对于社交网络产品,未来的发展以及盈利应该怎样?我不知道,特权收费能扭亏为盈?是垂直电商?愿有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