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老师帮我们区分了三种思维,应该思维、功利化思维和信念思维。
应该思维
他的特征就是用幻想代替现实,把事情往简单和容易的方向扭曲,或者认为别人理应按我们的期待行事,而当事实非我们所想时,用生气和抱怨代替问题的解决。
功利思维
只以现实利弊得失为决策依据,以大众规则利弊得失为依据,无法容忍模糊和不确定,先有“看见”,才愿“相信”。
信念思维
以信念而非现实为判断依据,用内心准则代替外在规则,超越个人的利弊得失,用相信创造看见。
他们之间怎么转化呢?
应该->功利化
- 我怎么才能更清楚地理解现实?
- 假如这件事非我所想,它告诉我什么?
- 当现实不如我愿时,我想的是“如何应对”还是质问“为何如此”?
- 该如何应对
功利化->信念
- 当我在选择A和选择B之间做选择时,我做选择所尊所的依据是什么?
- 除了这个依据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选择依据,让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选择?
- 在内心里,我相信什么样的选项是对的?当我这么选时,我所尊所的依据是什么?
- 选项A和选项B背后个代表怎么样的自我?我更想成为哪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