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六个工作日,今晚得空翻翻前几天的报纸。看到《新闻晨报》本周三的一条信息不由得很开心。
这条消息是关于本月25日杭黄高铁(从杭州到黄山)试运营通车的。
据说,沿途经过7个5A级风景区、50多个4A级风景区、10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一路风光无限,被誉为当下国内“最美高铁线”。
而且,由于高铁的开通,从上海虹桥到黄山北实际用时只需要2小时54分、2小时40分(目前是两列)。比以前的普通列车用时缩短了一个半小时以上。
另外,票价也降低了三分之一左右。待2019年1月5日调图后,开通的班次将更多。
看到这个消息很开心,主要是虽然是安徽生人,但由于出来到外地读书、落户、工作早,加之自己前些年的工作出差也是其他省份居多,安徽反而成为自己景点去得最少的省份(西藏、青海除外)。
就这样,安徽作为故乡的省份,真正成了自己旅行目的地的“灯下黑”。
于是,近些年一直以来觉得心里不大踏实。似乎如果自己不认真找出些时间,在安徽细细走走看看,就感觉愧为皖籍人。
无奈家庭、工作两头忙。每年有限的一点假期,除了用于陪孩子一起出行,或者回家乡那座小城去探望探望父母外,根本没法再匀出时间,考虑独自深度出游的事情。
于是这想法一直耽搁下来并萦绕脑海至今,成了今后要完成的一个不算大的心愿,一个“梗”。
这次杭黄高铁通车的消息又一次鼓舞了我。毕竟,时间缩短到3个小时左右,就意味着2、3天功夫也可以考虑到安徽来回一趟了。
而且在高铁上也不耽误自己看书、上网、码字、休息,相当于开个长会就到了不太远的“远方”。真正的“科技改变生活”啊!
不过,回头仔细想想深一层的原因。好像造成“灯下黑”的因素并不是上面所说的那么简单。
除了忙于工作家庭之外,我大概觉得安徽作为家乡“很近”,好像总会有机会去好好走走看看的,所以就一直没作为旅行目的地的首选。这也最终导致她成了被现实“遗忘”的角落。
为什么作为家乡,心理上就觉得安徽“很近”呢?事实上浙江、江苏在地理上更加靠近上海,但是这两个省份我就去得多些。
上面这个理由其实是很站不住脚的。
可能成家之后,考虑得更多的是怎么照顾好小家以及主要是新的“大家庭”的需要。
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也是这样倾斜,在目的地的选择上也是“先人后己”。潜意识里把自己个人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压得很低很少。
“归功”于“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教育,在嫁人进入新的大家庭后,年轻时少说话,后来不说话,现在话不说。
这样的后果是,20年来,自己只能眼看着周围的小姐妹或者同事朋友,逢到大的节假日,他们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或者单独,或者小家出行,平时如此,春节亦如是。
而自己呢?只能考虑现在的大家庭团聚为先,个人想法和“娘家”似乎就是第二位的,永远就该放在身后。
这样看来,自己还真是个很“传统”的现代人哪。
呵呵么么哒。
杯酒敬双亲,杯酒敬家乡。
愧。
(罗溪写于201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