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作为一种古老的商业活动,与城市发展存在着天然的亲和性和反噬性。这几年,由地摊引发的冲突事件经常冲上新闻头条,地摊经济长期以来也备受人们争议。
《道德经》中有云: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曾经因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而几乎绝迹于城市街头的地摊经济又要回来了,就像一首有关买卖的歌里唱的:“当初你说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换回来”。
今天我们来盘一盘中国地摊文化的发展史。
地摊经济的雏形阶段
要把地摊说清楚,还得从原始社会开始说起。
大家都知道,商业的本质是交换,而原始社会的主要商业行为就是“以物易物”。为什么要交换?因为双方拥有的东西有差异性,而且相互需求。
新石器时代,我们认为商业的雏形已经出现,并随着社会分工的进化而不断发展。这时候的商业行为还没有货币的参与,所以,还不能算是完整的商业形态。
比如:擅长采果的族群不能只吃果子,还得想办法吃点肉来补充蛋白质。于是他们就到隔壁擅长打猎的族群那换点肉吃。刚好,打猎的族群天天吃肉,也需要吃点水果解解腻。
Ding~交易成功!就这样,交易犹如天启一般,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慢慢的,人们需要换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一只小羊羔换把趁手的石斧、八只兔子换一条蛇骨项链……
后来,有一部分人发现做买卖这事比其它劳动轻松多了,因为没有货币标准,所以通过聪明的头脑和伶俐的口才获取巨大的“利润”。
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贸易的部落。这个部落后来逐渐掌握了大量的财富,逐渐发展成了一个王朝。没错,就是那个封神榜里被打的落花流水的商王朝的前身。商人就是由此得名。
商部落有三大嗜好:喝酒、杀人、做买卖。前两样不用说,封神榜里的纣王还有他的“酒池肉林”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
商人擅长经商这事也很真实(好像说了句废话),他们不但开始使用货币,还把生意从黄河流域做到了岭南漠北。那时候的商人,大概就是拉着一车货,到各个地方去低买高卖,但因为还没有出现城市,地摊这种相对固定的经营场所仍然没有出现。
进击的地摊
历史的车轮滚动,一个王朝转瞬即逝。
西周灭商以后并没有屠戮商朝的遗民,而是让各路分封诸侯把他们带到了各地,并且给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商朝遗民就是最早的“国人”。
那时候的诸侯国的首都基本相当于一个土围子。土墙内住着王室、贵族和商人,从事经商、手工业等;墙外住的是被征服的野人,主要负责耕种、采集。这个土围子就是城市的雏形,有了原始城市的基本功能分区,集中进行交易的区域随之出现,叫做“市”。
《周礼》有“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记载,那时候有“一日三市”的制度:“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于是,地摊终于诞生了。严格来讲,这时候的地摊形态介于现代意义上的商铺和摊位之间。大概类似于现在村镇中的“前铺后院”的格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的出现让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城市人口也直线上升,各诸侯国的土围子级的都城也随着人口的暴涨一再扩张。
“市”中的个体商业形态也开始变的五花八门,商铺和地摊开始分化,酒馆、饭店、布庄、铁匠铺、裁缝铺等有了固定经营的商铺,挑着担子到街市摆摊和走街串巷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出现了写字先生、耍猴艺人这种靠贩卖技能和才艺为生的摊主。
要论街市的人繁华,还得说说齐国的都城临淄莫属。临淄人在街市上蹴鞠博彩、斗鸡走狗,享受的幸福生活是其它六国人不能想象的。
传说中的“财神”范蠡就是带着西施从越国隐退到了齐国经商的。但最后,这个东方的大国也因国民贪图享乐而不思进取,最后被秦军的铁蹄征服。
秦朝自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不但在集市收高额的市场租金,在主要的摆摊路口收取高额的关税。那个时期,商人破产的成本非常高。一旦破产了,就会被抓去修长城做苦役。就这样,地摊商人在秦朝的暴政下几乎自行消亡。
地摊出海
到了西汉,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又一度再现先秦的繁华。
班固以及后来的史学家范晔都记载了汉朝商人进行商业交易和商品贸易的细节,考古学的发现也证明了以下这些出现在汉朝:
汉朝城市集市的农产品主要有谷子、黍、大米、小麦、豆类、大麦、高粱、芋头、锦葵、芥菜、枣、梨、李子、桃子、杏和杨梅。家禽有鸡、鸭、鹅、牛、猪、兔、梅花鹿、斑鸠、猫头鹰、竹鸡、喜鹊、雉鸡、鹤以及各种鱼类,这些都是常见的食用肉类。
常见的铜制物品包括像油灯、香炉、桌子、熨斗、火炉以及滴瓶等家用器具。铁制物品仍然主要用于农耕和手工器具,如犁、镐、铁锹、铲子、锄头、镰刀、斧子、锤子、凿子、刀、锯、划针和钉子。
汉史学家还列出了各个地区的特产。现在的山西地区常见的交易物品有竹子、林木、谷物和宝石;山东有鱼、盐、酒和丝;江南有樟脑、梓木、生姜、桂皮香料、黄金、锡、铅、朱砂、犀牛角、龟壳、珍珠、象牙和皮革等。
最赚钱的还是丝绸生意,不论是小规模农户还是大规模生产商,经营和生产丝绸,都获利颇丰。而且还开启了丝绸之路,把地摊摆到了西域。
清明上河图
大唐盛世,长安城的繁华只属于白天,因为宵禁制度。老百姓在一般日子享受不着大唐不夜城的热闹,只有“万户捣衣声”。
真正把摆摊经商这事当做政绩来干的是前段时间《清平乐》中的宋仁宗。这位皇帝佬对集市有一些执念,不但取消宵禁,允许商人24小时营业,还放开了经营场所的限制。商人不再需要专门到集市进行交易,坊间也可以随意摆摊设店。同时,官方开始发行纸币,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
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不是我们教科书里说的明代晚期,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上略窥一二。
北宋可以说是摆摊经济的巅峰,各种小吃、蜜饯、冷饮都出现在北宋。女子相扑这种香艳刺激的体育赛事,也在这个时期出现。
可惜北宋政府“积贫积弱”,商业上赚的银钱都拿去养地痞流氓组成的军队和给外邦交保护费了。
至于,元明清三代,再也难以重现汴京的繁荣。
现代摆摊业
改革开放以后,做买卖不再是投机倒把了。没有铁饭碗的城市人口开始了低成本创业之旅。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占道经营、垃圾污染、假冒伪劣的现象也让城市管理者头痛不已。
但对于普通市民,基本都是持欢迎态度的。简单来说,由于摊位经营没有什么场地租金成本,售卖的商品一般也物美价廉。另外,中国人似乎对地摊有一种骨子里的偏爱情怀。
我上学的时候,生活费就基本都花在了学校的后街上。几块钱一套的煎饼果子豪华套餐,比食堂的饭菜可香多了。非主流的英文CD碟片,音质也相当炸裂。地摊的二手书论斤买卖,能淘到不少好书……
在没有禁令之前,有些想搞副业的白领也曾一度选择下班后出来“练摊”。在城市人流量较大的广场、天桥,就能看到知识分子们操持的各种各样的摊位。
下班以后,拉着三五好友到某个街头巷尾的烧烤摊上撸串、喝啤酒曾经一度是年轻人最重要的社交场景。红彤彤的炭火、摊主忙碌的身影、吵闹的划拳声和醉酒后的划破夜空的痛哭,是城市深处有血有肉的烟火气。
如今,地摊经济又被摆上桌面,就像封尘的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几千年的市井气息浸染了每一代人的记忆,有着对烟火气的原始向往。
期待再见那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