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Canfield先生,60年代在哈佛上大学,学的是当时嬉皮士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中国历史。他长年在加州当中学老师,眼看大半辈子马马虎虎地过去。到八十年代后期,他欠债十四万美元,每天靠面条过日子。45岁生日时,他用一张大纸。画了张一万美元大钞票,挂在墙上,每天都会盯着看好一段时间。以此提醒自己要牢记目标,而后来他做到了,在每次的演说上,说到这里,都会感动万分。“上帝伸出手来,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这种事,西方人叫做“灵感”,中国人叫做“福至心灵”。总之,从那天开始,他决定开始做个励志书作家。书写好了,大约100个小故事,都是让人激发志气,有所作为,天天向上的。想到奶奶熬鸡汤给他治百病,于是书名取为《心灵鸡汤》。
人们刚开始,十分喜欢沉迷这样的故事,因此“鸡汤故事”充斥大众眼球,故事类型越来越多,也不犯有过度夸张事实的。
但是所有好的东西存在久了,人们会慢慢忽略它们。
所以时间长了,人们也逐渐厌倦了这种“鸡汤“,甚至当人们一看到类似的文章,就把它挂上”毒鸡汤“的标签(不管好坏)。
在我看来,做法是明智的,又是愚蠢的。
如果我们努力工作,持续学习,为了不被有毒的”鸡汤”毒到,即使错过一次好知识提升,这样的好处也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随大溜地拒绝一切“鸡汤”文章,而不知道其实“鸡汤”的真正的作用,这时候你才是被“毒到”的那个。
今天我和一个高中要好的朋友聊天,聊起最近激动人心的好游戏,聊起工作的唏嘘事迹,聊起未来的美好憧憬。
我发现他事业坎坷,刚从中国平安辞职,我深知他本不属于那里。
想当然的,我给了他建议,鼓励他去应聘bilibili网站,一边兴奋地分享着这些时间学习成长遇到的有趣事情。我说:“年轻我们应该有种打鸡血的激情”。
然后他笑笑的回道:“just like you?"
我一开始有点惊讶,噢!我竟然给别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呀。
单单因为我希望我的朋友能踏上属于他的正确前程,分享我近期成长的美好体验和经历,鼓励他勇敢去尝试属于他的事业。
我甚至因为喜欢看“鸡汤”被朋友劝告那些都是“毒鸡汤”,而现在却变成了那些所谓“鸡汤”的桥段。
有人会说,是我鸡汤看多了,惹了一身鸡汤味儿。
对的,是有一股鸡汤味儿,而甚至我还敢说我就是那碗能滋润帮助身边的人的鸡汤呢!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做“自证预言”。
就是人们心里想着有一件事以后可能会发生,到了某一个时刻它很可能就真的实现了。
美国有一个无比经典的小学教育实验。美国小学的老师都是只教一个固定的年级,并不跟班走,所以学生每学年遇到的老师都是新的。在这个小学的新学年开学的时候,雅各布森(校长)和罗森塔尔(心理学家)把每个班的学生都分成了三组:天赋组、中等组、低于平均水平组。学生和家长都蒙在鼓里,他们只把分组情况告诉了老师,说这是上学期测验的结果。真相是,分组完全是随机的。但是老师不知道。结果老师们对“天赋组”的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在接下来的八个月里,他们在教学中更关注这些学生,给这些学生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就算学生一时之间做不好,他们也认为这个学生肯定是有潜力的,只不过还没发挥出来。这些被随机分配到天赋组的学生,非常非常幸运。实验结束后的一个测验,一年级的班级平均成绩提高了12分,而“天赋组”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7.4分。二年级的效果没那么明显,班级平均提高7分,“天赋组”提高了16.5分。你当这些学生是什么水平,他们最后就真的表现出这种水平。
同样,现实我们所喝的鸡汤,大多的功效不在于鸡汤本身的成分,而是人们相信喝了鸡汤会对我们身体好这种认识。
长期的暗示自己喝鸡汤身体好,自然地精神状态也会随着有所改变,心情好了,身体肯定也不会差啊!
回来审视那些“鸡汤”文,那些真正鸡汤,会鼓励你开始行动,生活上富有激情,工作上有所憧憬,长期地暗示自己会变成更好的自己。
那现在还不能判断哪些是“真鸡汤”,哪些是“毒鸡汤”呀?
好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猜
开玩笑啦,就是看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做的。
so easy~
最后,我推荐一个好东西。最近通过的一个游戏,名字叫 《undertale》,中译是《传说之下》。这游戏大部分都是又Toby Fox一个人完成的,去体验他的剧情,音乐,人设简直是一种享受。最精彩的是它的慈悲线路结局,只是作者狡猾地做了手脚,想体验慈悲结局就要跟着攻略走啦。啊对了,游戏是英文的,也当是鼓励大家学好英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