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做产品是个系统工程,其中的每个流程往往环环相扣,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也可能引起大局变化。那么应该怎么做产品?产品经理们应该怎么做?鄙人也从事着技术工作,不才,记下拙见。此篇文章和《纯技术型人才做产品的优势在哪里?》相对应。纯技术人才往往在产品开发的第一线,大多数是基层程序员、设计师,他们的技术精湛,产品的一砖一瓦就是他们负责搭建的。由于设计师和程序员工作上有本质的不同,这里只讨论由代码工程师升职上去的产品经理们做产品的劣势。
对于某项技术过于固执
此类技术人才往往很熟悉某个框架或者某个技术功能的实现,所以做出来的产品可以在某些功能上表现的很精深,但是无法撑起整个产品面。由于对于某种技术过于专一,而无法渗透到产品开发的每个流程中去。这样的产品会给用户一种失衡的感觉。
解决办法:改变思维看法,选哪种技术不重要,能够长远地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多运用其它技术并做好充分预研,做好点的同时做好面。
和其它专业的同事交流有一定障碍
就拿代码工程师来说,由于在产品经理之前,他只接触编程,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了解诸如设计、结构、渠道、运营等等专业的内容,但是身为产品经理的角色一定要协调各个专业的力量,这个时候和同事的交流往往表现为直来直去想当然,场面会显得很尴尬。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一个几乎没有设计的公司做出来的产品,往往功能性很强但很丑。
解决办法:安排产品开发流程的时候,充分了解其中需要的各个专业,并做大致开发时间预估,时间表发给各个同事评估,没问题了才能确定整个产品开发流程。
人情管理往往欠考虑
不得不说这个应该是每个公司领导都要注意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点会在代码工程师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和典型。就整个行业来看,技术开发的升职往往考量的是开发经验,只要开发年限足够,往往是可以混个项目管理或者产品经理。由于之前这类人才往往在无限的加班和折腾中成长,容易形成思维定式,认为项目管理或者产品开发就应该是像一台机器一样,输入指令,运行,没问题,结束。因为他们在之前的开发中就是这样做的,并且大多数时候成功了。从而忽略了每个产品开发的人员的真实想法。我不是指所有的管理者都会有,但这的确是这个专业的通病,思维定式难避免。
解决办法:多做反思,避免思维定式。工作期间要和产品开发的每个人交流,积极获取反馈,不断微调产品的整个开发流程。
产品宣传往往乏力
现在是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技术型产品经理在开发出成品之后对产品的宣发往往乏力。没有推广渠道,也没有推广方法。
解决办法:产品不能闷头开发,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必须要进行产品宣传。产品最终要交付到用户手中,从产品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