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家长养育行为的根源可以粗略划分为四种:
(1)所见、所闻 (2)所信奉 (3)所感 (4)所惧,是以上三种的结果
1. 所见、所闻
平常见到听到的养育孩子的方法
第一,糟糕的方法用起来容易,给孩子制造不愉快去对待孩子的不良表现不费吹灰之力。“实施手段”策略通常不假思索,但是“”并肩协作“策略则需要我们花费精力。另外可能有家长甚至还不知道有“并肩协作”。
第二,有条件养育模式很“有效“,贿赂、威胁或其他强迫性干预手段立竿见影,负面效果不会马上显现。
2.所信奉
如何看待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如何看待竞争(最爱控制孩子和最能伤害孩子的爸妈,就是最需要在战斗中获胜的人),如何看待孩子的能力,如何看待顺从,误将报应当“正义“,二选一思考方式(要么放任不管,要么过度管制)。
3.所感
如果没有经历无条件养育的孩子,长大成人就不知道怎么给孩子无条件养育。
习惯于将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的人,更容易认为孩子的不良表现是故意的。
4.所惧
害怕自己养育模式存在缺陷
害怕自己无能为力
害怕被评价
担心孩子的安全
害怕孩子娇生惯养
害怕对孩子放任自流
得多问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还是基于我自己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而无关孩子的真正兴趣和需要?
第七章 无条件养育原则
无条件的爱,"并肩协同"比“实施手段”需要做的更多。
确切地说,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应该是“我如何能让我的孩子听我的话?”而是“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如何能够满足这些需要?” 至关重要的是把孩子看做是拥有独立观点、真实恐惧感、拥有感兴趣的事、拥有与众不同推理方式的人。
13点原则
1.深思熟虑
2.重新考虑你的要求 (是否是满足孩子需求,还是满足自己需求)
3.专注于长远目标 (希望将来孩子是什么样的人,独立思考、同情心、上进心、是非观)
4.将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 (如果孩子很信赖你,那么关键时刻,孩子会听你的)
5.不仅改变行为,而且改变视角 ("有条件"发现孩子行为不符合要求,看成孩子犯规,要惩罚;"无条件"发现孩子不对,看做是教育孩子的机会)
6. 尊重,尊重、尊重 (人人喜欢自己拿主意,操控自己的人生,孩子也不例外)
7.真实可信 (错了,家长跟孩子道歉,就是真实可信最好的榜样)
8.少说,多问 (了解孩子需求。害怕被评判的人,一定不愿意敞开心扉和你沟通,因而你也就不容易找到问题根源所在,少说多问有助于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伴侣和管理者或朋友)
9.记住孩子的年龄 (不要苛求孩子,做超过年龄的事情)
10.在符合事实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 (人性本善,才能无条件养育。这是大原则,看上去的不良行为,很可能是年龄问题。他们的自我感觉正在形成,因而我们的假设,无论积极还是消极,对他们影响更大)
11.不说没必要的“不” 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做决定的理由,以及我们“乐于提供指导、支持孩子选择、与孩子打成一片“的程度,这些要比简单说“是”或者“不”更加富有挑战性,也更加重要。
12. 不要那么死板 “父母有分歧也没事,让孩子学会成人怎么处理分歧,怎么妥协”
13. 不要匆匆忙忙 与其试图改变孩子的行为,不如改变环境,适用于时间的理论也适用于空间。尽情享受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
第八章 无条件的爱
孩子通常难以辨别大人的暂时情绪和潜藏感受,所以让他们感受无条件的爱,很难,因为孩子不知道,我们不理他们只是暂时的,他们以为我们不爱他们了。
接近无条件:
第一步,很简单,留意“无条件养育”这个概念。
第二步,经常自己问自己,如果这么评价自己,或者行为施加到自己身上,那么自己会感受到无条件爱吗?
如果觉得孩子太过敏感,就这么问自己,如果自己听了自己评价,是否觉得自己敏感?
无条件的爱在孩子最难带的时候最重要。
我们应该限制:
批评次数、每次批评范围(错误行为本身,一定不能批评人本质)、批评强度(尽可能温和有礼,微小的情绪影响深远,家长与生俱来具有威力)、寻求“批评“的替代(我们跟孩子不是对等的成人之间的关系,细微的迹象流露出爱的撤回对孩子的影响,要比孩子尖叫“我恨你”对你的作用更大)
我们应该发挥的:
尽可能有耐心,积极快乐地对孩子。
适当改变自己,因为我们是人,可以改变自己,而不要找理由说我们天生就是这样。
无论怎样,我都不会停止爱孩子,对孩子至关重要。
之前我没养过狗狗,我带它去拉屎拉尿,碰到大冬天会不耐烦,觉得浪费我时间,也很冷。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喜欢么么。读了当时忍住就好了,还有无条件养育。么么把泰迪咬伤了,我也没怪它,给么么好好讲道理,并问候了泰迪主人,了解伤势并不重我很开心。我变得富有同情心,听到泰迪被咬,发出疼痛的叫声,知道它很疼,看到泰迪主人眼中的泪水,我会关心泰迪和主人。
远离威胁
惩罚和奖励不可取,也无必要。
远离贿赂
被宠坏的孩子,问题在于得到了太多想要的东西,而非需要的东西。
我们对孩子的基本认可是无条件的。
当孩子做了令人瞩目的事情时,不要让你的爱以此为轴心。如果你能做到这点,那么孩子长大了就不容易感觉只有在成功时才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有能力失败,却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当无条件的爱和真诚的热情永远在场时,“干得好”是多余的,当它们缺席时,“干得好”则根本无效。
温和地把注意力都引导到孩子行为对别人产生的影响上,那么孩子就不会自我为中心了。
有关成功和失败
两个结论:第一,孩子达不到目标或者感觉无能的时候最需要我们的爱,而非失望。第二,孩子如果获得成功,我们就滥用正面强化(表扬),好像在说我们的爱有赖于孩子的表现,最好保持好成绩,不然的话。。。。。这是非常危险的。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鼓励更多,评价更少,永远爱孩子。
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P 158 (家长应该经常这么问自己)
奖励服从、惩罚反抗,这些都不会帮助孩子成长为关心他人的社会一分子,或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者,或批判性的思考者,只会将孩子训练的唯命是从。
老师和家长的长期目标应该是让孩子富有责任感、关心他人、富有道德感、好奇心强、活到老学到老。
孩子在家里一种待遇,在学校另一种。在家强调道理和价值,学校强调行为;家里引导他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学校引导他看重自己行为的后果;家里鼓励思考,学校鼓励听话;家里他因自身受到重视,学校因表现受到重视。这会让孩子迷茫,但总比家庭和学校都有条件养育好。
第九章 孩子的选择
选择的好处:
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即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而非小卒。经历自主感很重要。一种我们是自己的行为创始人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做了什么选择往往没有选择这个行为本身更有意义。
没有自主感就对失去兴趣,不会深入思考。工作场所里的成年人,往往不是因为工作量太大,而是因为他们不能充分自主选择自己所做的事,而最容易感到疲劳。(领导需要合理授权的依据,孩子尚且如此,何况成人)
孩子学会正确决定的方式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听从安排。
总而言之,拥有自主权的孩子最能建设性地面对剥夺自主权的环境;而我们作为家长,只要愿意限制使用我们手中的权力,是授予孩子自主权的最佳人选。
最初发言权和最终发言权
两个孩子争吵,不能袖手旁观,这样孩子会觉得你不重视他。第二,你的甩手政策会让更弱的孩子听任强大的孩子摆布。
家长的干预并不能保证公平性,只是在冲突中加入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参与者。无论事实如何,家长的话都是定论。
一起做决定
么么小时候,我们想怎么抱,就怎么抱。现在它有自己个性和想法了。我也尊重它,带它玩让它走前面,它在玩,我就等它。
管理孩子是费心费时的,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一起跟孩子做决定。
当孩子被尊重对待、参与解决问题、被认定其动机善良时,他们真的会积极反应。相反,被更多传统训育手段对待的孩子,则倾向于钻空子,“得寸进尺”的确成为生活中只得到“寸”的孩子的首选。
为何:
第一 现在民主太少,不是太多,中国教育尤其如此,喜欢告诉学生该干嘛
第二 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可以商量,他们的意见会被倾听和采纳
第三 一起的决定,孩子不太会推翻他自己参与或者协助做的决定。
一起决定会花很多精力和时间,但比解决某个具体事件更加久远的是,对孩子社交、道德和心智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
伪抉择
1 提出哄骗性问题
2. 逃避责任而说孩子选择了什么。例:乖得到糖果,不乖得不到,你自己选择了不要糖果。不要逼我打你屁股。
3. 走过场。比如我爷爷开家庭会议,问三个子女,全家要从上海搬去德阳,问子女意见。听完意见,爷爷宣布,全家要一起搬去德阳。
限制的限度
孩子对自己参与决定的限制,更加愿意服从,即需要商量(自己主宰生活)。否则会抗拒。
说服领导最后都是把决定权交给领导,一个道理。
不想做却不得不做
感觉无力时,孩子才会抗拒,维护自己的主权。平等尊重孩子,凡事跟孩子商量的家长,在让孩子必须做一些事的时候,受到抗拒和阻力小。
运用侵犯性最少的策略
家长非对抗方式效果更好,保持心情愉快,不影响亲子关系。
学校老师“”提出要求,离开现场“”的策略也有效。
这些都需要家长和老师有耐心,需要克制自己。
诚实以待
解释理由
变成游戏
以身作则
给孩子尽可能多选择: 当你在某处削弱孩子自我决定感时,其他地方补。
建华聪明,没给梓琳买大玩具,就买了一个小的。因为梓琳讲道理,同意不哭闹,不再坚持要大玩具。建华是我见过最有耐心的家长。摆事实讲道理,足足在上海海洋馆15-20分钟,在做梓琳工作。
原则1 公共场合,忽视别人的目光,别人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孩子需要什么。
原则2 想象一下从孩子的观点看问题。
第十章 孩子的视角
家长花在让孩子礼貌待人、举止恰当上的精力,不能让孩子成为富有同情心、品行端正的人。需要把焦点放在孩子的道德成长上。
问孩子“做了XX其他人会有什么感受?” 而不是“我被允许做XX吗?” 或者“我做XX会惹麻烦吗?”。
有道德的孩子
关心他们:
道德成长的根基在于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育儿道德指导:安全的依附关系、滋养、尊重、响应和共情。
这些都是所有人类的基本需要。当这些都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从对它们的关注中解放出来,可以敞开胸怀帮助他人。但如果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它们就会持续在孩子耳边回响,导致孩子充耳不闻别人痛苦的呐喊。(参见当时忍住就好了,书中P110- P131)
知道自己被爱的孩子,安全感更多,戒备感更少。因此更加乐于助人,同时更加自信和独立自主。
向他们展示道德生活:
榜样的力量,家长有耐心,孩子就有耐心。孩子会像家长。
我得历练啦,想培养一个好孩子,就得自身硬气。不是吗?
道德从来不是唾手可得,尤其影响自己利益和心情的时候。
让他们练习
喂养宠物和照顾兄弟姐妹。最好的实践。
学校老师尽心布置教室,让孩子互相学习。名校大学都是这样的,聪明人互相学习。合作是最基本的人性体验,会催生合作参与者对他们的善意视角。它会鼓励信任、体贴、开放的交流和最终互惠互助。
竞争会抑制对他人的慷慨,合作会催生这种慷慨。前者的破坏性要比后者的建设性更大。
交谈
对于家长来说,通常有两种基本手段取代滥用权力,爱和理智。一个来源于内心,一个来源于头脑。
讨论>解释>告知>怒吼,管理上也是如此。
家长的最终目的不是吃定孩子,而是让孩子知道,他无需能言善辩,家长一样会爱孩子。只要孩子尊重我们,家长应该乐意帮助孩子构造更好的论据说服家长。将来孩子会去说服领导和同事。
在给孩子解释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孩子去体会自己行为对别人的影响,而不是引导孩子自我为中心。比如给别人玩具,是为了将来别人给你糖果。
如果后果不是孩子自己的体验,而是与孩子互动的人的体验,那就可以用后果去教导孩子。
换位思考
走出自己的视角,思考别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最不寻常的能力之一。心理学家称其为“换位思考“
三大特点:
1.空间
2.我可以想象你如何思考事情
3. 我可以想象你如何感觉
我们的社会问题,都可以理解为没能做到换位思考。
努力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会让你过上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习惯换位思考的人,经常提疑问句而不是感叹句。这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多问,少说。
家长要身体力行,自己做表率。比如我就不能发脾气了,得学会有耐心地处理事情,给孩子一个好榜样。
面对不良行为,不发脾气,也不自责。试着走进这个人的世界。基督太难,林肯太难,可我还想试试看,我能改到什么程度。控制脾气对我真的非常难。可我愿意再试试看。
让孩子描述刚才的事情,但是从别人的角度来描述,是最好的换位思考的训练方法。
教会孩子察言观色,比如老人疲劳了,就会停顿。鸟在叫,可能饿了。么么在叫,可能想去尿尿。
透过孩子的眼睛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这根本就是家长良好养育行为的主食
比如正面强化,两个家长统一战线,惩罚,这些从孩子角度看,就知道负面影响有多大了。
更有能力感知孩子感受的家长,跟孩子爆发冲突的次数更少。
换位思考的好处:
1. 帮助我们摸索出事情的真相
2. 让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时更有耐心
3. 我们要树立榜样 (聪明的我在前文提到,控制脾气的问题,哈哈哈哈)
悖论在于,我们最不容易换位思考的时候,却是最需要我们换位思考的时候。
没什么是容易得到的,这很难,但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作者)
孩子最不需要的是被告知他的焦虑很愚蠢,双重否定孩子,当孩子啜泣时尤为如此。
家长难当,但当孩子往往更难。
失敬是弱者的武器。不要乱发脾气,杨晓明。
脾气的本质是脆弱的自己隐藏在力量的单薄外壳后面。
看看教父麦克柯里昂,从来不发火。愤怒让人失去判断力。
幽默感的使用与换位思考密切相关,林肯,林肯,林肯。超级有爱心,超级幽默。我羡慕他的幽默感。
晓明哥
201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