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着朋友圈的各种母亲节,发现原来每个人和妈妈相处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和我妈妈从来不会作出诸如在怀里撒娇这类的举动,几十年也都没有彼此说过一句“我爱你”,因为大家都非常不好意思。我爸也是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但他可以借口力气大而把我从出生抱到4岁。妈妈却很少抱我,我不敢跟她撒娇要她抱因为她肯定拒绝。她处理亲密关系是克制的,很可能是因为她也没有在我外婆那里体会到这种亲密无间的母女关系,更不用说婆媳。
这样的母女关系可能造就不完整的情感表达,至少我只在家人面前表达自己激进的情感面:开心、大喜、或生气、愤怒,却从来不会表现出萎缩的情感面:伤心、失意、感动、挣扎——因为我羞于让他们知道我有心事。这种相处模式同样影响到我对人际关系处理,永远保持一定的生疏,最私密的想法宁愿讲给陌生人听,也绝对不会向亲近的人寻求帮助。
原生家庭就像这样在影响塑造我们,但幸好,因为知道了家庭教育的局限,我也更努力让自己成为开放的系统,努力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努力更新自己的三观。两代人的观念太不一样了,爸妈还是习惯用他们觉得正确的做法来念叨我,我也总爱说,如果上一代人一直是对的,那这个社会就没有下一代的什么事了。互相深爱又总磕磕绊绊的两代人。
我特别反感的就是一种类型的“公益”广告:老人家辛苦准备了一天的饭,忍到了晚上子女随便打电话说太忙了不回家吃饭,然后剩下一个孤寡老人落寞的自言自语:“忙,都忙……”省省吧,谁说长辈就一定必须是在家等子女回来看望自己的??没错广告是想让子女多回家陪老人,但为什么不能拍一个老人在外潇洒的广告来引导老人找自己的乐子呢?非要心酸等着子女才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刻?不,在我看来幸福不应只来自家庭关系。不管是子女还是爸妈,都应该保有成年人独立的思考和自我价值,然后才在适当的程度上克制地渗透。
是的,长大就是一个互相断奶的过程。子女要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更清晰的判断,爸妈不应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帮忙看小孩,担心要不要结婚生孩子,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做家务还是儿媳做家务,女婿的工资卡有没有给自己的女儿……他们应该更关注自己这辈子是不是做了真正想做的事情,再不折腾就晚了。要断奶的不止是我们这一代,还有爸妈那一代。
所幸我正在努力重构家庭关系,建议长辈做一些改变,但尊重他们的选择,帮他们分析行为模式背后的原因。比如妈妈喜欢收集东西,可能是因为前几年我在读书爸爸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她一人,所以她慢慢习惯买很多东西将家里填满,那才是她熟悉的空间密度,那才是她的安全感。我会让她知道,我越来越能成为家庭的担当,她已经不需要这些东西来满足她的安全感了。于是她试着慢慢从收集东西中解放出来,接受年轻人的观念。长辈不一定都是固执的,我们觉得长辈难沟通,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总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啰嗦半天,不善表达爱意的我,趁着母亲节感谢妈妈生下我,因为有她和爸爸的稳定健康关系,才有现在优秀的我。到现在,她众多社会属性中“母亲”这一角色已经让她辛苦30年了,我希望她除了关心我和爸爸以外,能做个健康的有独立生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