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一个不那么长,也不算短的一段时光。某一天,公子燕偶然的遇见了拆书帮。那一天无疑是快乐的体验。
从那以后拆书帮的活动就成了公子燕的挂念,总想去参与其中。当迎来第七期21天训练营时,脑子里就一个想法,一定要去看看,体验下拆书家的心路历程。
三个星期,每一周都有不一样的任务,一天一天的完成RIA的分拆训练。
第一周学习写A1+A2,I的部分油训练营的老师提前写好发布出来。A1写出过去与片段相关的经历+反思;A2根据片段步骤方法,写出未来遇到类似场景的处理方式。
这一周算是相对轻松的度过了,因为自己要写的东西,以及准备的前期工作都有训练营的老师代劳了。是一个强化A1+反思,A2应用的刻意练习过程。对场景设置是很有帮助的。
与训练营的其他小伙伴们,交流也是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借鉴他人的经验理解,对突破自我的思维是特别有效的。我有时候写不出例子的时候就看看其他小伙伴的粟子,然后基本上都能有新的思路了。
第二周得写I的部分了,五篇任务。说实话开营的那天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关于I的部分,在我脑子里没啥概念,就知道一个结构三个部分:why、what、how。
俺只有how的部分是明白怎么回事的,讲步骤,逻辑,怎么做的。另外两个压根不知道咋写,就算看了其他人写的,也不知道从那里下手。
然后开始了求助之路,先弄明白概念,用最简单的架构可以理解的。于是在群里跟阿楠,风行一起讨论笔记,大家各自的理解是怎么样的,阿楠还特意贡献出当天的图示笔记,给我参考。
然后我们提起总结每一个部分的要领分别是什么,还跟训练营的老师小六请教,我们的理解是否到位啦,一个星期之前的概念,的确是变得模糊了。很有必要再强调一次。对整个星期的训练是很有帮助的。
那天加一老师特别的好,看了我们总结的几点,还非常细心的指出了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帮我们精简了结语。还发了音频关于如何练习写I的部分。
看看训练营的老师们都如此的无私,具有奉献精神,俺也决定将私藏的秘籍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为了加深印象,俺将这个理解-修正-精简的三个版本都发出来,这样比较符合过去经验+反思,未来学习后的应用对比。
RIA拆书法,如何写I =>重述片段,知识点
<版本一,自我理解>
why: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
what:不用的坏处,主题是什么,适用边界
how:方法具体实施的步骤(不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why里已经讲过了)
<版本二,加一批改>
why: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不用的坏处
what:主题是什么,适用边界
how:方法具体实施的步骤(不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why里已经讲过了)
<版本三,加一直接精简后>
why:好处,坏处
what:主题,边界
how:具体实施的步骤,方法,逻辑关系
why+what占比20%
how占比80%
第二周的这个过程,跟大家一起讨论,共同成长,对我来说是印象非常深刻的记忆。有一种心灵回归的感悟,出生社会之后很难再有这种体验了。学员之间的互动,训练营老师跟学员的互动,相当的高效。有时候我会感叹的问小六老师,为什么拆书帮的效率这么高啦?你们是不是要花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在这个上面啦?
小六老师很轻松的,微笑着跟我说:不会啦!我平时也是在空闲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比如坐车回家的时,上班之前……把要做的事都处理了,关键点就是多干几次,第一次是最难的,后面干起来就轻松多了,并没有我想的那么难……俺那个崇拜滴小眼神啊!就像看到女神一样那么仰视着,内心想的是:哇!真的很厉害哦。俺什么时候才可以变成这样啦……
第三周自己找片段,写I、A1、 A2。需要独立完成RIA的所有步骤。从加入训练营那天起,找片段就成为了一个任务,难度系数九颗星的级别,被加一老师从头强调到尾。
果然,所有的练习一起上 还有九星难度的找片段,真是顾头顾不了尾啊!虽然五天只需要写两个片段,但是工作量蛮大的,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而且还是新手中书库存量有限的超级菜鸟级。
难度是大家可想而知的了。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嘛!可是看看大家都没有放弃,明知道难,还是按照指引,一步一步的挑选书籍,挑选适合的片段。再将前两个星期练习的技巧,应用到完整的RIA中来。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拆书的方法,分解到如此的细致,每个人只要刻意练习,都有机会学会,成为一名拆书家。需要的是时间沉淀,在一点一滴的练习中成长起来。
或许就像小六老师说的那样,只要有了第一次经历,后面要做的就简单多了,不断的练习,优化,进步是看得见的。3个月/6个月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别人都能看见你的蜕变。
不知不觉三个星期21天的训练营生涯结束了,很不舍得,那段时间每天早起写东西,一天一篇,时间过得真快呀。还来不及回味,就走过了……唯一的遗憾是未能参加结营……
在拆书帮的日子,遇见最美好的自己,我觉得这是可以实现的。心灵回归,让不安的心放慢脚步,这个时空如此的与众不同,值得珍惜的一段时光。感谢每一个人的付出,这里是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