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17岁的女孩,名字叫做范妮,在父母意外车祸去世后,她独自居住在遥远的乡下。她要如何走出失去双亲的悲伤?如何在独居生活中找到活下去的勇气?
挪威文学代表人物鲁内.克里斯琴森在其代表作《范妮的悲伤森林》中,为读者呈现了这个青春女孩悲伤、孤独、抑郁和敏感的内心世界。
对很少接触北欧文学的读者来说,文中对自然世界的描绘尤为让人印象深刻。那冷冽的溪水、静谧的森林,奔跑的牧鹿,不时地出现在主人公的幻想里,这种虚无之境与现实世界的不断交叠,像是影片中频繁切换的镜头,将范妮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通过这种意像表达出来。
这种细腻的、敏感的、着重表现内心活动的作品,一定要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下沉浸式阅读,这样才能听到人物内心的独白,否则很难有代入感,更难去理解那份独属于青春的迷茫。
在失去双亲后,安妮的生活看似没有什么改变,每天坐车上学,回家砍柴、修理屋檐。没有人知道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她既渴望别人的关心,又担心被别人关注。所以她极力地掩饰自己的悲伤,就好像一切都从未发生。
她抑制住自己不要去回忆,对于脑海里不时跳出来的回忆,她总是想要战胜它,把它掐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她便感到自己是安全的,没有人会看见她深藏的情绪。她认为悲伤是一个人应该保守的秘密,至少她的外表从不泄露她内心的感受。
但是,一味地压抑和逃避并没有让她得到内心的安宁,每当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她都会被父母遗留的气息和无尽的孤独深深地包裹着。她常常彻夜难眠,做很多奇怪的梦。她甚至用父亲留下来的一枚钉子在手腕上刻出一条条的划痕,第二天一早再若无其事地去上学。
这种状况下,她渴望进入某种关系,渴望被爱、渴望被关心。她小心翼翼地试探, 敏感又谨慎。
她最先拥有的一个朋友就是牧师阿尔姆,但是,阿尔姆却是跟她一样孤单、一样悲伤的人。她好奇阿尔姆的过去,好奇阿尔姆头上的伤疤,但是他不说,她不问。他们就好似有一种默契,都不愿去触碰对方心里藏着的回忆。
直到阿尔姆跟她讲电影,送她书,其实那个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绝望的少年,在冷漠无情的世界里,跳河身亡的故事,这似乎是一种告别和暗示。阿尔姆最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倘若她多问一句,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没人会知道。
阿尔姆更像是一个抑郁的哲学家,他会困惑,世界是否真的在发展和进步?他会为这世界的脆弱而悲伤,也会为平庸的琐事而悲伤。两个悲伤的人在一起,只能互相理解,没法互相疗愈。
但阿尔姆让范妮有勇气去探究死亡和直面死亡,那些幻想的意像,让她的心灵不断地自我对话,最终明白,死亡不会救赎什么,更不会解脱什么。活着,才是最好的出路。
明白这些,她便更加珍视卡伦,只有卡伦才是范妮悲伤森林里的一束光,她的开朗,她的热情,她对生活的热爱,都深深感染了范妮。范妮在这段友谊里被看见,被关心,被爱护,当然也会被需要,至少她会帮卡伦修轮胎。这段友情让范妮不再拘束自己,慢慢地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世界。
这个故事既简单又抽象,最美的莫过于它塑造的意境,悲伤长成森林,缝隙中射进来斑驳的阳光,照在范妮的身上,孤独而温暖。
想起那首歌《挪威的森林》:心中是否有我未曾到过的地方,哪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雪白明月照在大地,藏着你不愿提起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