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认为,物质匮乏是心灵匮乏的原因,但是,一个孩子内心是否富足,并不是由物质是否丰富决定,即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如果父母给孩子过于强调金钱的来之不易,或者处处对金钱执着,甚至将金钱与孩子的痛苦体验相关,那么这样所谓富养的孩子,内心依然是匮乏的。同理,不仅仅是金钱,如果给孩子足够的爱,孩子内心也会很充盈。
说到底,内心富足还是贫瘠,关键是看一个家庭向孩子传递的价值观,人为限制了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贫穷思维就这样烙入孩子一生的印记了。
有些家庭虽然在物质上满足了孩子,但是在给予的同时附加了唠叨,责怪,批评和贬损,这样的满足也是和孩子的痛苦体验相关联了。
而有些家庭虽然没有满足孩子,但是孩子却时刻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样的“匮乏”却是和爱的体验相关联的。
说到底,到底怎么做呢,给予还是不给予,取决于父母是否给予孩子了爱,具体指三个条件:
1.是否理解孩子
2.是否看见孩子的需求
3.是否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
我突然发现,我做的不好,尤其是妹妹一出现哼唧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即使外表不烦躁,压抑住了,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不耐烦,冷淡,回避的态度,然后妹妹更加哼唧。
我分析一下,为什么妹妹比哥哥情绪更多,更多不安全感呢?有一件事情达成了共识,就是妹妹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哭闹,被我们赶出门外,估计有半个多小时吧。这个做法简直太无知了。无力的孩子被父母赶出了门外,外面黑黑的,天知道那天孩子经历了怎样的恐惧和无助,结果留下了心理阴影,事实证明,这件事情妹妹记住了。
所以要想化解和弥补,我自己要做到理解她,看见她的需求,并且给予积极回应。
其实现在想来,能否学会爱,就是我的人生课题。我从来都没有学会过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再别说看见别人和自己的需求了。所以这么看来,妹妹不就是为了帮助我学好这个功课的么?
以后,每当妹妹给我“步骤作业”的时候,不就是我练习的时刻么?
加油吧!育儿其实就是借假修真,育儿是场景,修炼自己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