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旧的故事,告别自我挫败
老师好,每当有人学习模仿我的工作方法,并在我的基础上做得更完美从而获得赞扬时,我内心就充满了厌恶感。
觉得这些同事是在窍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坐享其成,实际并没什么能力。
但因人家会表现讨领导欢喜,自然而然美誉归了他们。
面对这种情况我内心有愤怒有不平衡,我该怎么平和地对待类似问题??
无花果
无花果
你好。你描述的困境,可以通过学习“改译自己故事”的方法和保持“主动构建人生故事”来应对。
生活体验既可以是自己无意识建构的,也可以有意识地改译其意义
人在快乐、幸福的时候,会享受当下、乐在其中,而在困顿、委屈的时候,才郁闷地问:“为什么?怎么可以这样?这到底是为什么?”这是人性“趋乐避苦”的写照。
当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我们以为在讲我们的世界,其实我们往往无意识地、把我们的世界观(即对世界的基本假设和态度)也揉进这个故事里。可以说,我们所讲的,往往是“我们的世界观视角下的世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讲的故事,我们可以试着再讲一遍,用同样的材料、人物,但是我试着用“见贤思齐”的色调:
每当别人向我学习,并试着做的更好时,我就有危机感,因为我怕自己不能再领先;
觉得同事总是在以我为榜样,学习我的好方法,试图变得向我一般优秀。他们学习能力很强,虽然暂时没有那么多原创性。
也许是他们要弥补竞争的劣势,他们开始讨好上级,以此捞取一点儿虚名。
面对这种情况,我想到历史上无数高洁的先贤,所以也就放下了争名夺利的浮躁心态,专注于自己能力的提升、做好本职工作而已。
你可以留意到,发生的动作、前后逻辑,似乎没变,仅仅是价值观上增加了一点儿“人尽其才、积极竞争”的意识,少了一些酸酸的嫉妒味儿。我们看同样事情的体验,就很不一样了。
这还是只是用了“见贤思齐、淡泊名利”一个视角,其他如“良性竞争、优胜劣汰”“放弃存量、寻找增量”“放下我执,成就大爱”等等视角,也可以作为审视经历的锚点,进行不同的意义构建。
这个重写故事的过程,叫“改译”(rewrite,也有人翻译为“改写”“重写”),是叙事心理疗法中的一个技巧,即把原本消极、被动的人生故事,朝向有积极、正向的意义去解读,或曰“阳性赋义”,以此让内心拓展一点儿新的思路。
习惯于负面预期,有意无意地拒绝尝试新思路,本质上是被动忍耐、拒绝成长
可能你会有两个疑问,一是,“切,这不就是阿Q已经用过的精神胜利法吗?高一我就学会了,现在不稀地用罢了”。
二是,“我的思想就是这么消极,我怎么能控制了自己不朝向负面思考了,道理谁都懂,可是过不好这一生啊?!”
别急,一步一步来回答:
一,精神胜利法和“改写”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改变意义的意图,而与后续是否有积极、适应性的行为有关。
具体而言,阿Q被赵太爷打了几巴掌,出门后嘀咕:“儿子打老子!!!”
然后呢?在用这句话安抚好情绪后,他在小破庙里该吃吃该睡睡,该做梦做梦,并没有具体、坚定的行动去改善生活处境,提升自己的自尊和价值感。
所以,他改写意义,只是为了感受舒服点,美美嘴,精神上胜利,仅此而已。
而叙事治疗中的改写,需要主动建构积极的意义,并且有助于后续行动的推进。
仔细看上述的改写,发现自己的原创性是竞争优势,而逢迎上级是自己的劣势后,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做,也就清楚了:扬长避短,获得竞争优势就好了。
只要能在这个意义系统里,你尽量发挥自己的潜力、利益最大化,那么接受一下必要的代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所以,关键是看改译后的下一步,没有积极行动的改写,只是画饼充饥。
二、你可能觉得自己的思想本就消极,做不到上面的积极改写,道理都懂但是做不到。
请留意,这是负面思考的再一次循环,仔细留意这个过程:
1、你遇到问题,试图提问寻找新思路;
2、别人给你思路的时候,你预期自己的思路是改不了的,几十年了,都只能负面思考;
3、你“成功地”拒绝了潜在的帮助,让试图帮助你的人也很受挫、放弃了对你的支持;
4、你回到自己的老路上,并抱怨没有一劳永逸就解决问题的办法;
5、再一次很焦虑时,无意识地重复“如果我遇到问题,或许我该去问问别人”。
为什么我们会发展出这种“自我挫败”的循环呢?
当我们建构“我是谁”,以及具体的“我的性格是否开朗”“我善于改变或非常固执”等等特质时,我们越是构建一个僵死的、不容改变的假设,那么,越容易出现“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结果。因为那本就是一个封闭系统。
假如我们如佛家所言:“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的”,那么性格,如同其他事物,本来是是空性的,人认同什么性格、什么角色,都可以活得下去。众生如实观照,精神上获得不断地精进、觉悟更重要,而不是角色、身份的确定性。角色就如同一只木筏,过了河、到了彼岸,还杠着它做甚?
假如我们如当代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家所言:“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问题,只要维持住和谐的内在客体关系,外在人际关系就会改善;反之,外在人际关系如能改善,内心客体表象之间,也会不断整合、健康起来”。那么负面的思维习惯,只是曾经在特定环境下、负面体验导致的消极信念,在新的情境里,当然需要新的解读,因为早年的客体表象和当下的真实人际可能并不完全相符。
当然,无论佛教,还是当代精神分析,都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绝对科学,但是应用的角度看,采用更观察当下、更鼓励尝试的建构,总比你拿着被动而消极的解读,一遍遍地忍受被挤兑、很郁闷的生活下去,要好得多吧?
更何况,这里只举了两个学说,其他心理学视角,或强调理性思考,或强调自我的功能,或关注人际中的角色、或关注团体中的动力、或强调负面行为矫正等等,总会有一款适合你,让你觉得值得为之一试。
说到底,心理的困扰和危机(除了重性抑郁和厌食症)都不会有致命的危险,但在不做主动的尝试和改变下,却可能低效率地重复着旧习惯、被动忍受着无望的当下,让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最后,建议你把“我再试试,我再试试”当做口头禅,在未来几个月至少“试一试”。
2021-10-12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