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凡
隔壁的小燕,是我从小一起玩儿的姐妹,我们一起丢过沙包,一起跳过大绳,一起到小河沟里摸过田螺,一起疯跑在无人的田野上,甚至还一起偷摘过后村王叔家的桃子...
小学毕业的时候,我考上了乡里的重点中学,她只去了下面的一般中学。那时候,我一个礼拜只周末在家两天,只要我在家,她就会来找我玩儿,我们也还是和小时候一样,说到有趣的事儿,就会一起哈哈大笑。一起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题她都会耐心的向我请教。
后来,我初三时,听说她辍学了,因为在那个学校实在学不到什么,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混日子,加上她家里条件本身也不好,妈妈患小儿麻痹,不能外出工作,爸爸又是特别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儿,所以她选择不读了。
我上高一的时候,她去了市里的一家美发店做了洗头妹,那时的农村思想还很传统,认为去酒店和美发店上班的女孩子都会变成那种不好的女孩儿,所以很多人都在背后议论她,但她却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能学到东西,别人怎么看她并不重要。
在美发店上班后,小燕就很少回家,说是老板给她们在外面租了房子,这样下班晚了也方便。
一次我周末,刚好碰上她在家,她就过来找我玩儿,这时的她已经跟从前不一样了,染着彩色的头发,画着跟年龄不相附的妆,穿着也时尚很多,和她站在一起,我就显得特别稚嫩。
可她并不在意这些,依然拉着我说着她的所见所闻,还有美发店的各种事情,其实我是听不太明白的,因为学生的世界还过于单纯。
她见我搭不上话,就说起她看过的书,她那家美发店隔壁是家书店,闲着时她就去那里拿书看,她读过三毛,读过席慕容,她说她最喜欢的是《简爱》,对主人公那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和平凡人身上少有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
也只有在谈到读书时,我们的思想才会有交集,我才会觉得她还是那个我所认识的小燕。
再后来,我上大一的时候,她结婚了,听说男方是兰考最穷的地方的人,是店里的一个发型师。结婚的那天,场面很惨淡,因为离的远,男方家又包不起太多车,所以只有小燕的爸爸跟着婚车去了那边,她妈妈自己在家掉眼泪,其它的亲戚也只随了礼,连饭都没请一顿。
结婚后,小燕的那种韧劲儿爆发,她拿出三年打工的所有积蓄,又找亲戚借了点儿钱,在市区自己盘下一个门面儿,开起了理发店,她洗头,吹干,她老公理发,俩人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所以也都能吃苦,平日里早起晚睡的,价格也比同行定的低,生意慢慢好起来。
第二年的时候,小燕又花钱去大的培训机构学了新娘化妆和盘头,由于人勤快,师傅都特别喜欢她,也愿意教她,所以很快就出师了。
学成后,她把店面重新装修了一下,打上新娘服务的项目,请了一个小工,自己专门做化妆方面。开始知道的人少,她就打成小广告,晚上到各大广场去发,首次来的新人都打对折,这样做了几个月,竟也慢慢积累了一批客户,也开始有人介绍生意给她,而她给这些转介绍的客户统统发了赠券,下次来可抵现金。这样一来,生意越来越好。
开店开到第五年的时候,小燕又开了一家分店,她管一家,她老公管一家。那时,我大学毕业一年,只找到一家小公司的销售工作。
我们基本上见不到面,我只能在别人的口中听说她的某件事情,听说她过年回家给了她妈多少多少钱,准备翻盖她家的老屋。
再一年,她家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果然重新翻盖,起了两层的小楼,她再也不是别人眼中那个异样的女孩儿,而成了村子里人们教育孩子的榜样。
那年过年回家,碰上打扮的光彩照人的她,照常拉了我的手去她家聊天,讲起之前的那些年,她也忍不住叫苦,可最终也只能咬咬牙干下去,她说最差的日子她都尝过了,还能再差吗,苦难压不死的,总会拼出一条路。
我很钦佩她的那种精神,她却说很羡慕我们这些会读书的人,读的书多了精神世界才会更丰满,也才能更懂得如何生活。
后来,小燕报了管理方面的函授班,在开店的同时,不断的提升自己,她说想把那些年落在别人后面的功课统统补起来。
我越发觉得她是个不一般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能坚守本心,并不断努力探索的人实在是不简单。
后来我在她的空间看到这样的话:
当你拼命想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别人的对手,或者说的更确切一些,别人就不再是你的对手了。
这话来自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我想小燕肯定是把这话当做了座右铭,时时激励自己,才能不断的勇敢前进。
我想起有人说,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此时的小燕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洗头妹,她在市区买了房子,也买了车,实现了她人生的华丽逆袭。
没有谁的人生路,生来就是平坦的,勇敢的姑娘,愿你一路披荆斩棘,越战越勇!
齐帆齐自媒体写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