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去姥姥家吃饭,我姥爷总说我,你看我们吃饭都是一小口菜一大口饭,所谓饭菜饭菜,就是饭为主,菜为辅,你看你,就知道吃菜,饭一口没动。
我说,我一直就是这么吃的呀。
爷爷说,我教你都是为了你好,你看你把菜都吃光了,最后干吃米饭噎不噎啊?
都是为了你好,话说得倒是好听,但是真的都是为了你好吗?还是因为你的控制欲在作怪,你要求别人都要跟你一样,这样你才好确保这个人听你的话,你对他有控制权?
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就像《楚门的世界》,真真假假,并不是那么容易分得清。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你眼中的世界和别人眼中的世界不是一模一样。
我上大学时,寝室有一个很不靠谱的人,我们叫他小坑,因为他这个人真是一个十足的坑友。
吹风筒在大学里属于违规电器,但是我们洗完头发之后,谁不喜欢吹吹头发,让它快点干,然后赶紧去忙别的事呢?所以我就买了一个功率比较小的吹风筒,不至于跳闸,还方便生活,我觉得大家都住在一起,作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室友,欢迎大家一起使用。
大多数室友们用完了之后,都会很自觉主动地帮我收起来。因为学校会派人不定时的查违规用电。
小坑也用,但是他总是忘记帮我收起来,他这人丢三落四,自己的东西都经常被自己弄丢,更别说别人的东西了。这不,好死不死的,终于被查寝的人撞见了,风筒被没收了。我们被叫去导员办公室,导员问我们吹风筒是谁的,谁都不说话,迫于压力,我只好承认是我的,结果我挨了处分,写了检讨。
回到寝室,小坑不但一点歉意没有,还理直气壮的问我,你吹风筒多钱买的,我赔给你。
我一听就来气了,你用我东西不说谢谢就算了,出了事,我看在室友多年的份上顶了锅,你丫的竟然还感觉自己做得很不错的样子。说话间火药味十足,室友们忙来劝架。
从此,我们私下里就叫他小坑。
后来,小坑去买手机,学生证忘带了。他给小A打电话(风筒事件以后,小坑在寝室的人际关系急剧恶化,但是依然有一两个大大咧咧的室友跟他保持良好的关系)说,我想分期买个手机,但是我忘带学生证了,我又忘记我的学生证放哪了,你拿你的学生证和身份证来找我吧。
小A这个人重义气,是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主,一听室友有难,二话不说,拿起自己的证件就去找小坑了。
等他回来后,我说你咋能这样冲动,到时候他没钱还,信息都是你的,你不怕给他垫钱吗?小A满不在乎地说,没事,他说每个月都能把钱给我,放心吧,没事。
他一口一个没事,我心里却默默的为他捏了一把汗。
小坑是有多坑,你又不是没看见,他的话你也信?你竟然还这样帮他,你不怕他害了你?
小A说,都是一个寝室的,你别这样说,我相信他。
我心里想,丫的真是傻,我让你离他远点还不是为了你好,既然你不听,那你就等着被坑吧。
可结果看来,小坑确实每月都按时把手机欠款给小A,我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这就很尴尬了,为什么我好心好意的为你着想,到头来反而显得我庸人自扰,小肚鸡肠?
因为交朋友是个人的事,每个人有各自的标准,而我的交友标准并不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交友标准。就像小A,他觉得对待朋友应该掏心窝子,有求必应,朋友有困难一定要鼎力相助,哪怕自己吃亏都在所不辞。而我呢,吃过小坑的亏,知道他这个人不靠谱,我对他有防备,小A或许也知道小坑不太靠谱,但是他依然觉得,朋友之间应该包容理解。
我和小A对待朋友的态度不同,但是我却要求他和我一样,疏远小坑。因为我不喜欢小坑,我就应该让所有室友都疏远小坑吗?这显然不对。
我的女朋友不太爱干净,屋子里总是乱糟糟的,每次我收拾好,她一回来就把包随手一扔,外套随手一放,鞋也是横七竖八的倒在门口,我说你把东西都摆整齐了,行不行?她就和我生气,说,我累了一天了,好不容易回来休息休息,一进门你就说我,我就这样,嫌我埋汰,你别跟我在一起,找好的去。
我也很生气,说,让你把东西摆好还不是为了你好,等你再找不着东西,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我可不管你。
可结果呢?
虽然她总是丢三落四,但是终究没有造成什么重大的损失。
只是她在家里随意惯了,而我从小就被教育东西在哪拿得就放回哪里,如果没有,我妈就会巴掌伺候。所以我认为物品应该被摆放的整整齐齐。但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井井有条,有的呢,就喜欢乱七八糟,随心随性。这只是生活习惯差异,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就像一位雕刻大师说得,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把竖着的横着放,把立着的倒着放,比如你把马桶安在天花板上,那就是艺术。虽说是一句玩笑话,但其中并不乏真理。
所以我并没有必要把我的生活标准强安在女朋友身上,就像爷爷也没有必要非得把他的生活习惯强安在我身上一样。
爷爷的吃饭习惯是一大口饭,一小口菜,因为平日里就姥姥和姥爷两个人,姥姥炒两人份的菜,一顿饭从没有剩饭,而我家里,我妈做饭没有准头,时多时少,而我爸呢,特别爱吃菜,不管我妈炒多少菜都不够,所以如果吃饭的时候,我不赶紧吃菜的话,就没有我的份了,所以我的吃饭习惯就被养成了先吃菜后吃饭。
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姥爷并没有必要要求我像他一样,一大口饭一小口菜。
我说我为了小A好,为了女朋友好,姥爷说为了我好,这些所谓的好,对小A,对女朋友,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因为小A,女朋友没有听我的话,让我火冒三丈,肝气郁结,姥爷也一样,对我的不听话,也很不高兴。
这有什么必要呢?
因为别人的标准和自己的标准不一样,而生气?
因为别人的价值观和自己的价值观不同,而苦恼?
那你有没有想过,在别人看来匪夷所思的选择,在那个人的心里也许是对的。每个人之所以去过“那样”的生活,做“那样”的事,做和你不一样,想得和你不一样,是因为他的当下,他的世界,他对世界的看法和取舍,就是那样,你能说同性恋的人都是变态吗?还是说,被种族歧视的人都应该去死?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世界,即使两个人关系多么亲密,也不代表两个人拥有一样的世界。
我们的“选择性看见”都是对别人明目张胆的控制。放下控制和改变他人的执念,你才有可能看到和接纳别人所想和所做与自己不同的真相。
做不到看到对方的“真相”,一味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好”,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考虑对方做不到这件事背后的原因,从而伤害家庭和感情的,甚至让关系断裂的人,对于这种人,如果他不做改变,并让你觉得无法接受,那你就应该选择远离他。
让别人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是对他人的尊重。所以说最高的情商是共情。换位思考才能真正理解。
就像小马过河一样,老牛说水很浅,小猪说水很深,谁也没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做小马,真正的为小马考虑过,这个河对它来说到底是深还是浅。
《小王子》开篇中的小孩在看到了一幅巨蟒吞了猎物的画之后,画了一幅巨蟒吞了一只大象的画,给大人看,大人们都说这画得不是一顶帽子吗?
哪个大人会设身处地的为这个孩子想过,他到底在画什么?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你可以不认同别人的价值观,但是你需要尊重,如果你非要改变别人,让别人变得跟你一样,那你将会陷入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共情,换位思考,理解包容,才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