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兴趣,我和作者的理解一致。一件事情是因为我们做好了才产生兴趣而不是因为兴趣而去做。于我而言证实这个想法源于自己学习书法和英语的经历。
小时候不爱学习,字写的贼难看。我母亲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在我学习这件事上督促的很紧,而我学毛笔字几乎就是被她逼的。开始练字的时候,老师都没有什么信心教我。看着自己的同学写得好,自己的字还是那么难看,内心真的煎熬。我也不止一次为了这件事和母亲闹过,你可以想象我是多么没有兴趣。可是自己到底是一直在坚持,每周一次书法课,寒暑假照常练字。到了我上初中的时候自己的字有了明显的进步,还得了一些奖。前些时候单位组织书法活动自己还参加了。现在我会主动的去练练书法,竟然觉得很享受(虽然也没有写的非常好啦)。
另一件就是学英语,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觉得这个就是天书,估计自己学不会。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上了一个辅导班。发现自己模仿能力比别人强很多,开始大胆的张口说英语了。记得辅导老师很喜欢我,也经常表扬我(还记得那个老师很漂亮啦)。这种成就感我一直带到了大学,所以我现在有意识的再把英语提升一个档次。后来总结真的就是一件事情做好了,不要人督促和逼迫就会主动的做,自然而然兴趣十足。
而现在开始练习吉他,刚练习的时候兴趣很大,也有一些进步。可是现在遇到了瓶颈,反而很难有动力。现在想想不就是没做好就没信心,没兴趣吗?所以我现在换了一种思路,可能就是作者说的为一件事找到一个意义。我找到的意义就是,我希望自己以后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时候,用吉他弹着好听的曲子,唱歌曲带给家人欢乐。更重要的事希望遇见自己另一半的时候能为她弹唱一曲(尽管不知道她是谁)。
说了很多琐事,其实只说了一件事。不是有兴趣就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大家可以看看《把时间当做朋友》中作者对兴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