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山村教师生活
文/毛利辉
一
小时候的作文,最爱写自己和同为山里娃的伙伴们在苞谷地里打猪草、在观音沟里放牛、在�水岩洗澡的事情,写过因偷父亲藏在谷子里的白兰地喝、被拿着荆条的父亲罚跪的事情,同样也在文字中表达过自己的幻想: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当警察或者什么什么……
那些稚嫩的笔调,那些虚幻的想象,时常会被老师挑出来念念,总觉得很骄傲。
粮管所工作的舅舅说:长大了考个老师,回村教书吧?
我把头摇的似波浪鼓。
二
中考分数并不理想,刚好上中师分数线,便懵懵懂懂地读了师范。进了“大城市”,见了“大世面”,就有了“考上师范就进了保险箱”的荒唐想法,于是渐渐地学会了潇洒和浪费,把好多宝贵的时光用在玩耍中虚晃度过,荒废了诸如作文、画画之类的学业,因此常考倒数,也没少挨老师骂。
毕业后,教书育人,与山为伴。
四五个小时的蜿蜒山路,总有爬不完的沟沟坎坎,总有无尽的泥泞会打湿双脚直至膝盖,总有无数带着水珠的荆条横在前面的山道上;任你喘着粗气,任你汗水和露珠一起滴落,打湿山路、打湿衣襟……
忍不住让自己感慨:生活,原来竟是如此的艰难。
三
大山里是有小杂货店的。
深山里的人没有什么复杂的的想法,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算不上富有,精神世界却是丰富的。农闲时,在小杂货店里端上一钢化杯酒,即使一言不发,山里的老者可以一坐就是一下午;年轻些的,弄上一副旧得花了边的扑克,数着苞谷子儿翻“金花”,便可以打发一天的时间;妇女们有着自己的爱好和工作,遇上太阳天时,几个小媳妇儿就邀约起,在纯净的溪水边洗洗衣服,在太阳底下纳纳鞋底。
小杂货店的老板娘有一个黑乎乎的记账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村里人的赊账,有打酒喝的,有买米的,有买作业本的,也有赊药吃的(离集镇远,小杂货铺也卖简单的药品)。几乎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长串加号和数字,时间长了,许多人也就忘记了,忘记了到底哪些数字是实的,哪些是虚的。大山里的人,也懒得和这些数字计较,反正也认不得几个,反正一年半载也结算不了几次账。
除了教好书育好人之外,山里的老师也会和山里人一样,坐在校旁边的小杂货店里端个钢化杯,以酒为伴,或者数着苞谷子儿,让日子围在“金花”左右转悠,寻求一些课堂以外的快乐。
和村民们打交道的日子,亦苦,也乐。记得一个周六的夜,山里的几个年轻人打着火把,提着手电邀约我们去深山林里打山鸡。折腾了一夜,翻遍了整匹山岭,山鸡没有打到,倒是不知谁抓到一只麻雀。结果,七八个汉子围着火坑,传着那个瘦筋啷�的、被烧得黑黑乎乎的麻雀下酒,最后全都醉倒在那火坑的周围。
四
与山为伴的日子很单纯、很快乐。可在简单的快乐背后,所有的老师都有种道不明、说不清的无助与无奈。在大山里学校教书的全是单身的男教师,没有谁会知道自己的将来和前途,也没有谁能想象自己将“家”在何方。
最最难耐的是大山里的夜,有着山外人无法体会到的静、无尽的黑。在那些无边的夜色中,自己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孤单,什么是寂寞。
那时、那境地,最期待、最想念的是邮递员,尽管他半月才来一次,仅给我们送来几张市报、县报,或者是一两封来自山外的信件,也是特别开心的日子。
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的岁月里,在那些寂寞难耐的时光,学校“书库”里少得可怜的书成了我的挚友。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深山之间的那间木板房,常有一扇小窗亮着灯。电压不足130伏特的灯光下,18岁的我徜徉在那些安静的文字里面,年轻的心被触动着。文字竟是那么的美好,把美好的世界,浓缩在了一张纸上。羡慕着那些写文章的人,可以让那么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文字,聆听到自己的心声。
五
因为孩子们的家分散得远,大山里的学校办有寄宿班,孩子们到五年级就得住校。
每天清晨,当响亮的铃声惊走了黑夜,木板楼里顿时闹开了花。“我的袜子?”“把我的洗脸帕带去打湿水嘛!”这是山里学校最热闹的时候。
不管是隆冬的皑皑白雪、春的朦胧晨雾、夏的蓬勃朝阳,或是秋的霜雾,孩子们都会准时跑步、做操。遇到值班时,我就得早早起床,打起床铃、放做广播操的音乐。晨曦清新的空气中,四十多个孩子整齐的脚步声和响亮的口号声总会让人精神一振,为人师的自豪便在心中升腾。
最难受的是寒冬腊月,尽管很多孩子只穿着单薄的衣衫,但他们仍在刺骨的雪风中坚持早起跑步、出操,用坚强的意志抵御着来自海拔2000米的寒潮。每每看到这样的身影,我的眼睛总会忍不住有些模糊,内心深处涌动着感动与感慨,我不知道这些稚嫩的身影,有多少能真正读到中学毕业,读到高中甚至大学毕业,用读书和学知识的方式走出大山?
六
多少次的离别开来,那些大山的日子,我依旧无法忘怀;只是不知道,远离了的那些人和事,可否还好?
让我感到释怀的,是那些曾经教过的、如今已经到了县一中读高中的大山里的学生。
更令人欣喜的是,国家给的补助年年增多,他们已经读书不愁,生活亦无忧了。相信他们一定能读到大学毕业,用读书和学知识的方式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成为人才。
七
回忆的日子,有数不清的快乐,亦有无尽的愁思。
总是梦到境深处醒来,于是我明白了:其实,眼前的日子和生活最应该懂得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