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曲折的求学路
最近开始反思自己的求学路,我高中的时候特别羡慕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尤其是考上名校的同学。我也很想考上名校,虽然也努力去学习,但是效果却不太好。有的同学好像不太费力也能考出好成绩。也许别人就是智商高,运气又好。我怀疑自己的智商,心理有一种自卑感。感觉自己好像怎么努力,成绩提升得都很缓慢,高考复读了一年才考上一所二本学校,比录取线仅多2分。
考研成为我更大的痛,我三次落榜,后来边工作边考,低分通过笔试,往事不堪回首……对于那些学习好的名校学生,我有莫名地崇敬。为什么别人的效率那么高呢?我的学习能力为什么提升不上去呢?虽然我现在不用考试,但是我想找到原因,改进方法,提升未来的学习效率。我不能一直这样低效下去。
开始研究高效学习法
我开始研究高效学习的方法,通过阅读书籍发现了自己的巨大差距。斯科特•扬写的《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他在一年之内,自学完成33门课程,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平均一门课程只需要1.5个星期。而且他学得很轻松,成绩还名列前茅。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有什么学习秘诀?我怀着好奇心把他的书读完。第一次看得云里雾里,不太明白,最近又看一遍才有了新的认识。
整体性学习法
他的方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整体性学习。将知识视为整体,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创造的联系越多,越有助于驾驭知识。核心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和新知识产生链接,善于整合知识。例如学习一个新概念,会自动地与其他知识相联系。对于知识的理解超越书本。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通过深入思考,寻找问题和漏洞。
反思自己学习的时候,最不爱动脑,不会主动联系知识,学的东西是零散的,没有串联,缺乏思考,是一种被动式学习。
整体性学习顺序
1.获取阶段
阅读、听课、参加培训等经历都是获取。获取阶段的目标是获得的信心要准确,信息量要尽量压缩。
(1)简化。找出真正需要的信息。
(2)容量。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知道越多,理解越深。
(3)速度。快速阅读和笔记流可以提升获取信息的效率。
2.理解阶段
理解就去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并放在上下文中联系。这是学习的最基本联系。
还需要了解公式等概念是怎么来的,它与其他公式的联系,如何利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遇到不能理解的,尝试将问题进行分解,缩小范围,搞清楚没有明白的地方,才可以深入阅读,跨国障碍。
3.拓展阶段
这是整体性学习中最花时间的部分。这一步将形成模型、高速公路和广泛的联系,来获得良好的结构。
(1)深度拓展
知识的背景探索。知识从哪里来的?理论是如何发展的?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
(2)横向拓展
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建立模型。例如讲中国古代历史,可以跟同期其他国家的历史进行比较联系。
(3)纵向拓展
纵向拓展是比较难的,也是最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例如,地震的预测与八国联军事件有什么相似之处吗?纵向拓展强调比喻法和内在化。
4.纠错阶段
寻找错误,删除无效的联系。纠错的方法,包括阅读与书籍观点相反的书籍,把结论放到现实社会对比看等。
5.应用阶段
应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中很多存在潜意识中,这部分知识如果不去应用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例如我学习了高效阅读法,就将它用到实际阅读中,提升了学习效率。
6.测试
上述阶段的每一步都需要测试,测试有助于你迅速找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
整体性学习的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步骤之间可以调整,找出自己薄弱的环节,加以提升。例如获取阶段,可能阅读速度慢,笔记记得杂乱,那么我们就可以学习如何提升阅读速度,如何高效记笔记。书中对整体性学习技术做了详细讲解,如何感兴趣可以阅读下书本。
整体性学习方法本质就是深度思考,串联知识,深度学习。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就是像海绵一样,被动吸收,不会思考总结。深度思考是学渣和学霸之间的最大的区别,也是普通员工和优秀员工之间的区别,小老板和大老板之间的区别。要想提升自我,就要转变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思考,只有升级思维方式,人生才能得到真正升级。
感恩您的阅读,我一边学习一边分享。虽然现在想法不成熟,但通过不断记录反思,一个月后,一年后会有进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欢迎留言提出宝贵建议。